北京市海淀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中考试练习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301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5

1.选择题(共2题)

1.
下面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张老师眼睛一瞪,教室里立刻万籁俱寂,谁也不说话,等着听他的批评。
B.魔术师的表演往往是故弄玄虚,希望大家看了我的揭秘后不要有被骗的感觉。
C.无论狡猾的嫌疑犯如何据理力争,公正的审判员始终不为所动。
D.吕剧曲调虽少,但富于变化,唱词通俗易懂,唱腔朴实无华、优美流利,娓娓动听。
2.
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最后一课》的作者都德,德国小说家。文章真实地反映了沦陷区的法国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表现了法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B.《春望》的作者唐代诗人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该诗表现诗人目睹破碎衰败的祖国,黯然神伤,抒发了诗人忧国思家的心情。
C.《背影》作者萧乾,字佩弦,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江苏省扬州人。这是一篇叙事纪实散文。
D.《晏子春秋》是后人搜集齐国大夫晏婴的言行编辑而成。晏子,名婴,字平仲,战国后期著名的政治家,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3.
四、课内外古文对比阅读
【甲】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魏学洢《核舟记》)
【乙】
昔京师有琢冰为人物之形者,被以衣裳,缀以丹碧,神色如生,形制如真。京师天寒,置之堂背,逾日不变;变则修饰之。往观者日数百人皆叹其巧惊其神。
一日,语众曰:“孰能与我三斗粟,吾授之以吾技。”人无应者。乃问之曰:“子之技诚巧矣。子何不范金琢玉,为夏、殷、周、汉之器,可以宝而不坏?今乃琢冰为玩物,其形虽有,不日而化矣!吾甚惜事之技巧而非真,心劳而无用,可以娱目前而不可以传之远也。”
(唐甄《琢 冰》)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______________
② 绝类弥勒     ______________
③ 孰能与我三斗粟 ______________
④ 子之技诚巧矣 __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句中的“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篛篷覆之
B.闭之
C.石青糁之
D.子之技诚巧矣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①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往观者日数百人皆叹其巧惊其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甲文中的核舟和乙文中的冰人你更喜欢哪个,说说理由。

3.语言表达(共1题)

4.
在青岛作者故居的庭院中,矗立着骆驼祥子拉人力车的铜质雕像,可谓是馆区的标志之一。请你仔细观察,细致描写,为游客介绍这尊雕像(100字左右)

4.综合性学习(共1题)

5.
读下列语段,按要求完成问题。
阅读“爱国情怀”这一单元中的课文,倾听已届fēng zhú cán nián的海外游子的心声,品味著名科学家始终juàn liàn着祖国的深情,领悟志士仁人面对山河破碎而壮志难酬的忧愤,被他们为回到祖国倔强而顽强的品格所感动,被他们为维护国家尊严、不辱使命的凛然正气所折服……
无论你走到哪里,始终是一个“炎黄子孙”,始终祈祷自己的祖国能繁荣昌盛。
(1)根据拼音写出规范的词语:
ēng zhú cán nián juàn  lià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给加点的字注音。
倔强  ________     祈祷    _________

5.作文(共2题)

6.
小作文
为了让学生渡过美好的初中时光,我校组织全体初二学生到昌平苹果主题公园,进行以 “亲近自然 乐享体验 ”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写一段精彩的开场白。(100字左右)
7.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不是空谈,而是要去发现,去体验,去感受,去欣赏。同学们,生活中美无处不在,你认为最美的是什么呢?

请将题目“最美的 ”(时光、风景、课堂、瞬间、人……)补充完整后作文。
要求:(1)写出真情实感,拒绝套用(2)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文言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