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下图1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图2表示蜥蜴原种脚趾的两种性状(分趾、联趾)比例变化过程,请分析图解回答:

(1)小岛上蜥蜴原种脚趾有两种性状,分别是分趾、联趾,这两种性状称为______;蜥蜴原种不同个体具有不同的性状,说明蜥蜴存在_______。
(2)在蜥蜴进化过程中,有利性状个体生存下来,不利性状个体被淘汰掉,这个过程就是_______,该过程是定向的,其方向是由______决定的。
(3)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D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d代表蜥蜴脚趾的联趾(趾间有蹼)基因。图2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小岛陆地上食物由于短缺,导致_____型个体所占的比例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4)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图2所示群体中不同个体间的基因也不尽相同,每种生物都有一个丰富的基因库,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_____的多样性。

(1)小岛上蜥蜴原种脚趾有两种性状,分别是分趾、联趾,这两种性状称为______;蜥蜴原种不同个体具有不同的性状,说明蜥蜴存在_______。
(2)在蜥蜴进化过程中,有利性状个体生存下来,不利性状个体被淘汰掉,这个过程就是_______,该过程是定向的,其方向是由______决定的。
(3)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D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d代表蜥蜴脚趾的联趾(趾间有蹼)基因。图2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小岛陆地上食物由于短缺,导致_____型个体所占的比例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4)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图2所示群体中不同个体间的基因也不尽相同,每种生物都有一个丰富的基因库,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_____的多样性。
2.资料分析题- (共3题)
2.
根据下面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017年4月,美国费城儿童医院的阿南·弗雷克表示,他们团队打造的“人造子宫”首次通过动物试验。研究团队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了这一研究结果。
弗雷克等人研制出的人造子宫,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生物袋(如图所示)。这种特殊材质制成的大塑料袋模拟母羊子宫,其中充满了含有盐和其他电解质的羊水。另外弗雷克的团队在生物袋外部配置了一个机器A,其血管与早产小羊的脐带连通。早产羊羔靠机器来获得氧气和养料,含有养料和氧气的新鲜血液源源不断输送到羊羔体内,另一方面,羊羔心脏也将含有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物质的陈旧血液挤压到机器中进行更新。人造子宫接有专门管道,每天注入定量羊水,以模拟早产羊羔悬浮在母体子宫里的环境。早产羊羔被放进人造子宫中,在人造子宫中养育4周左右。在人造子宫孕育期间,羊羔发育正常,血压和其他健康指标稳定。
研究人员指出,这款设备目前并不能100%代替子宫的功能。 在胚胎发育的早期阶段,子宫的作用还无可替代。这款人造子宫在短期内,最大的应用是维系早产儿的生命,帮助他们更好地发育。
(1)图中小羊的母亲是通过_____生殖的方式孕育它的。其受精方式是______受精,这只小羊生命的起点是______。
(2)在人造子宫中的小羊靠机器A来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这个机器相当于怀孕母羊子宫中的_______。
(3)羊的性别也和人一样靠X和Y两种性染色体来决定,如果图中的小羊的性别是雄性,那么它的一对性染色体是______,小羊的父母是通过_____细胞将它们的遗传物质传递给小羊的。若这只小羊的父母再生下一只雌性小羊的几率是____。
(4)生物袋的研究前景最大的应用是维系人类早产儿的生命,帮助他们更好地发育,当胎儿出生后,他(她)的胚后发育最重要的时期是______。

2017年4月,美国费城儿童医院的阿南·弗雷克表示,他们团队打造的“人造子宫”首次通过动物试验。研究团队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了这一研究结果。
弗雷克等人研制出的人造子宫,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生物袋(如图所示)。这种特殊材质制成的大塑料袋模拟母羊子宫,其中充满了含有盐和其他电解质的羊水。另外弗雷克的团队在生物袋外部配置了一个机器A,其血管与早产小羊的脐带连通。早产羊羔靠机器来获得氧气和养料,含有养料和氧气的新鲜血液源源不断输送到羊羔体内,另一方面,羊羔心脏也将含有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物质的陈旧血液挤压到机器中进行更新。人造子宫接有专门管道,每天注入定量羊水,以模拟早产羊羔悬浮在母体子宫里的环境。早产羊羔被放进人造子宫中,在人造子宫中养育4周左右。在人造子宫孕育期间,羊羔发育正常,血压和其他健康指标稳定。
研究人员指出,这款设备目前并不能100%代替子宫的功能。 在胚胎发育的早期阶段,子宫的作用还无可替代。这款人造子宫在短期内,最大的应用是维系早产儿的生命,帮助他们更好地发育。
(1)图中小羊的母亲是通过_____生殖的方式孕育它的。其受精方式是______受精,这只小羊生命的起点是______。
(2)在人造子宫中的小羊靠机器A来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这个机器相当于怀孕母羊子宫中的_______。
(3)羊的性别也和人一样靠X和Y两种性染色体来决定,如果图中的小羊的性别是雄性,那么它的一对性染色体是______,小羊的父母是通过_____细胞将它们的遗传物质传递给小羊的。若这只小羊的父母再生下一只雌性小羊的几率是____。
(4)生物袋的研究前景最大的应用是维系人类早产儿的生命,帮助他们更好地发育,当胎儿出生后,他(她)的胚后发育最重要的时期是______。
3.
在自然界中 ,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如下图展示出其中的五类生物代表,为适应环境,它们有多种多样的生殖发育方式,请据图中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生物的受精方式属于____受精,与其具有相同受精方式的生物还有______(填字母)。
(2)图B为爬行动物,它能终生生活在陆地上的重要原因是它的____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3)图C动物卵的结构,将来可以发育成雏鸟的部分是_____,它里面含有_____。
(4)图D中的动物生殖和幼体的发育必须在______中进行,幼体要经过_____发育才能在陆地生活。
(5)图E中的动物发育要经过____、____ 、____ 、____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_______发育。
(6)青蛙的运动方式主要为跳跃,善于跳跃的动物具有发达的____;壁虎的四肢短小、身体腹部伏在地面上运动,适于_____;鸟的前肢进化成____,适于飞行。
(7)对各种动物来说,运动能扩大其活动和生存范围,有利于动物寻找栖息地、_____、繁殖、躲避天敌等活动。

(1)图A中生物的受精方式属于____受精,与其具有相同受精方式的生物还有______(填字母)。
(2)图B为爬行动物,它能终生生活在陆地上的重要原因是它的____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3)图C动物卵的结构,将来可以发育成雏鸟的部分是_____,它里面含有_____。
(4)图D中的动物生殖和幼体的发育必须在______中进行,幼体要经过_____发育才能在陆地生活。
(5)图E中的动物发育要经过____、____ 、____ 、____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_______发育。
(6)青蛙的运动方式主要为跳跃,善于跳跃的动物具有发达的____;壁虎的四肢短小、身体腹部伏在地面上运动,适于_____;鸟的前肢进化成____,适于飞行。
(7)对各种动物来说,运动能扩大其活动和生存范围,有利于动物寻找栖息地、_____、繁殖、躲避天敌等活动。
4.
根据下面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囊性纤维病是北美白种人中常见的一种隐性单基因遗传病,患者汗液中氯离子的浓度升高,支气管被异常的黏液堵塞,管腔受阻,细菌在肺部大量生长繁殖,最终使肺功能严重受损。研究表明,引起该病的致病基因位于人类的第7对染色体的长臂上。这种基因控制产生一种叫CFTR的蛋白质,它的作用是用来控制氯离子进出细胞膜的。
过去,囊性纤维病病人,多数在婴儿或幼儿期死于感染、呼吸衰竭、心脏病等。 目前囊性纤维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但是随着医疗的进步,现在的患者都能活到二三十岁,而且可以用DNA检查法,从母亲的羊膜水中取得胎儿组织,查看胎儿是否有病变基因,如果是阳性的话,就得终止怀孕,这是最有效的防治病患的方法。

(1)假设一个正常人的家庭生了一个患有囊性纤维遗传病(显、隐性基因分别用字母N-n表示)的一个男孩(基因组成为nn),这个男孩的患病性状属于_____性状,请你利用所学遗传学知识推测:其父母的基因组成分别为______和______;
(2)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男孩的机率是______;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机率是_____;
(3)由资料中可知,引起囊性纤维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的长臂上,这种基因控制产生一种叫CFTR的_____,它的作用是用来控制氯离子进出细胞膜的。由此可知性状是由_____控制的;
(4)从如图的统计数字柱状图可以看出,同是囊性纤维病携带者的正常夫妇 ,产生后代的患者比例是_____%;产生携带者的比例是____%;表现正常的个体比例是____%。面对如此高的患病比例,预防这种遗传病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________。
囊性纤维病是北美白种人中常见的一种隐性单基因遗传病,患者汗液中氯离子的浓度升高,支气管被异常的黏液堵塞,管腔受阻,细菌在肺部大量生长繁殖,最终使肺功能严重受损。研究表明,引起该病的致病基因位于人类的第7对染色体的长臂上。这种基因控制产生一种叫CFTR的蛋白质,它的作用是用来控制氯离子进出细胞膜的。
过去,囊性纤维病病人,多数在婴儿或幼儿期死于感染、呼吸衰竭、心脏病等。 目前囊性纤维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但是随着医疗的进步,现在的患者都能活到二三十岁,而且可以用DNA检查法,从母亲的羊膜水中取得胎儿组织,查看胎儿是否有病变基因,如果是阳性的话,就得终止怀孕,这是最有效的防治病患的方法。

(1)假设一个正常人的家庭生了一个患有囊性纤维遗传病(显、隐性基因分别用字母N-n表示)的一个男孩(基因组成为nn),这个男孩的患病性状属于_____性状,请你利用所学遗传学知识推测:其父母的基因组成分别为______和______;
(2)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男孩的机率是______;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机率是_____;
(3)由资料中可知,引起囊性纤维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的长臂上,这种基因控制产生一种叫CFTR的_____,它的作用是用来控制氯离子进出细胞膜的。由此可知性状是由_____控制的;
(4)从如图的统计数字柱状图可以看出,同是囊性纤维病携带者的正常夫妇 ,产生后代的患者比例是_____%;产生携带者的比例是____%;表现正常的个体比例是____%。面对如此高的患病比例,预防这种遗传病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________。
3.单选题- (共24题)
5.
如下图所示,在一个黑暗的空间内架设Y字型走道,放置数只昆虫幼虫于起点,并在走道中间放一个隔板,阻挡光线,再从甲处放置一个光源,观察到幼虫都朝甲处移动。若重新把这些幼虫再放回起点,那么可以再由下列哪一实验及结果可以推测此幼虫具有趋光行为


A.将光源移走,幼虫仍朝甲处移动;将光源移到乙处,幼虫朝甲处移动 |
B.将光源移走,幼虫仍朝甲处移动;将光源移到乙处,幼虫随机到处移动 |
C.将光源移走,幼虫随机到处移动;将光源移到乙处,幼虫朝乙处移动 |
D.将光源移走,幼虫随机到处移动;将光源移到乙处,幼虫随机到处移动 |
6.
下图表示的是青少年的错误坐姿和正确坐姿,长期错误的坐姿会使同学们的骨变形,下列对此的解释正确的是


A.儿童和青少年骨中,有机物稍多于2/3,使骨的弹性大,但容易变形 |
B.儿童和青少年骨中,有机物稍多于1/3,使骨的弹性大,但容易变形 |
C.儿童和青少年骨中,有机物稍多于2/3,使骨的硬度大,所以容易变形 |
D.儿童和青少年骨中,有机物稍多于1/3,使骨的硬度大,所以容易变形 |
7.
据报道,TFBOYS某成员参加某音乐节目录制时,老毛病犯了,他坦言:“我牙齿有个错位,一张嘴就咯咯的响,一直都这样,今天比较严重,叫下颌骨脱位(脱臼)。”请你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


A.关节囊受到损伤 |
B.关节软骨发生病变 |
C.关节头从关节囊中脱出 |
D.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出 |
13.
白化病是人类的遗传病,有一对夫妇表现正常,他们生的第一个孩子却是白化病,而第二个孩子是正常的,根据这一事实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化病是一种显性遗传病 |
B.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 |
C.白化病是一种由内外条件引起的遗传病 |
D.白化病只能遗传给一个孩子,所以第一个孩子有病,而第二个孩子正常 |
17.
下列操作方法中,不能得到可遗传变异的是
A.进行品种间杂交,之后逐代培养进行选育 |
B.用搭载过太空船的种子进行繁殖 |
C.用药物处理植物种子,之后进行选育 |
D.选育水肥充足条件下生长健壮的农作物种子进行培育 |
21.
一对同卵双胞胎的姐妹俩,2018年高考分别考上了食品监测和体育两个不同专业的大学,半年后她们的体重相差了20公斤,其原因是
A.显性基因发挥了作用 |
B.生活习惯和环境有所不同 |
C.染色体的结构发生了变化 |
D.隐性基因发挥了作用 |
22.
下列生物的性状变化和基因没有关系的是
A.一只白色的猫生了一只黑色的小猫 |
B.父母都是高鼻梁,他们的孩子却是矮鼻梁 |
C.一棵红色的月季花上开出一朵黄色的花 |
D.一棵桃树上结的桃子有大有小 |
23.
有诗中描述了家燕的一些特点。其中“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下列描述中表现出鸟类在生殖发育的过程中特点是①梳理羽毛②筑巢③育雏④孵卵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24.
将产量中等的小麦种子分别种在肥沃和贫瘠的试验田中,得到产量高的小麦种子(甲)和产量低的小麦种子(乙)。将甲和乙同时种在同样的普通农田中,预计产量是
A.甲高产,乙低产 |
B.甲低产,乙高产 |
C.甲、乙都是中产 |
D.甲、乙都高产或低产 |
25.
下列选项中能够最恰当地解释图中兔子背部毛色变化的是


A.兔子的身体内产生了局部可遗传的变异 |
B.环境能够影响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
C.极低温度导致兔子的基因发生改变 |
D.极低温度导致兔子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
26.
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可见,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近亲结婚容易生出畸形的孩子,或身体残缺,或弱智痴愚,以致后代不能繁盛。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理论依据是
A.人类的遗传病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 |
B.近亲婚配的子女将全部患遗传病 |
C.近亲婚配的子女中,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显著提高 |
D.近亲结婚的男女双方都易患遗传病 |
27.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正在研究将玉米的高产基因转入水稻,使水稻产量提高,这一项目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转基因技术的基本原理是( )
A.基因控制性状 | B.性状控制基因 |
C.基因就是性状 | D.基因与性状无关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资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21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