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300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29

1.选择题(共9题)

1.
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
A.黄晕(yùn)  抖擞(sǒu)    粗犷(guǎng)   确凿(zuó)
B.分歧(qí)   碣石(jié)    攲(jī)斜 攒钱(zǎn)
C.菡萏(dàn)  棱镜(líng)   干涩(sè) 竦峙(chì)
D.应和(yìng)   着落(zhuó) 澄清(dèng)    倜傥(dǎng)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瘫痪 决别 和蔼 静谧 人迹罕至
B.奥秘 企盼 感慨 发髻 浑为一谈
C.笃志 锡箔 云宵 莲蓬 人声鼎沸
D.酝酿 贮蓄 荫蔽 徘徊 花枝招展
3.
下列句子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
①我决定 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②雨已经 ,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③青春大好时光,不应该被网络游戏  掉。
A.委曲  化装    消耗B.委屈   化装   消耗
C.委屈  化妆    消磨D.委曲   化妆   消磨
4.
下面句子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家户口本不见了,妈妈在抽屉里翻来覆去,最终还是没找着。
B.国庆节期间,广场上摆满了一串红,真是花团锦簇
C.母亲节,小薇送给妈妈一大束康乃馨,妈妈满心地说:“这花这么漂亮,让妈妈美不胜收了!”
D.职业本没有高低贵贱,每个人养家糊口都不易,就算有理也不必咄咄逼人
5.
下面句中“绝”字的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
B.最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上一身黑。
C.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
D.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真捏绝了!
6.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春天的花、夏天的树、秋天的果、冬天的雪,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不同季节。
B.央视举办的“汉字听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C.书架上放着语文课本、数学课本、英语课本和许多教材.
D.赵州桥修建于大约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7.
下列加横线的敬辞或谦辞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A.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老人家就行了。
B.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家乡土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
C.我因临时有急事要办,不能光临贵校座谈会,深表歉意。
D.我因事不能参加您的生日会,还望见谅
8.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
七年级的课文告诉我们,学习语文的天地非常广阔。我们既可以探访历史, ,又可以走进自然, ,还可以体察亲情, ,更可以了解社会,
①品味人世百态  ②享受温暖盛宴  ③感受风云变幻  ④观赏世间美景
A.③①②④B.④①③②C.①③②④D.③④②①
9.
下列句子陈述内容无误的一项是  ( )
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茶馆》,话剧《龙须沟》《四世同堂》。
B.《世说新语》是南朝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C.《再塑生命的人》节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海伦·凯勒是英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百草园的趣味和三味书屋的枯燥乏味。

2.诗歌鉴赏(共1题)

10.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小题1】结合诗歌分析“歌以咏志”中的“志”的含义。
【小题2】请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11.
阅读下面两则文段,回答问题。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
【小题1】用/划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①即 公 大 兄 无 奕 女, 左 将 军 王 凝 之 妻 也。
②元 方 时 年 七 岁 ,门 外 戏。
【小题2】解释加横线的词。
俄而雪骤  ____________ ②撒盐空中差可 ____________
③相而去  ____________ ④太丘舍去,去后至 ____________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未若柳絮因风起。
②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小题4】对文中内容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有画面美感,写出了大雪漫天的氛围。
B.“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写实,描摹出了大雪的色彩和下落之态。
C.“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有诗歌意蕴,以春景喻冬景非常巧妙。
D.“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情感更饱满,表现对大雪的喜爱。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12.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墙丝瓜满院香
走在家乡小街上,家家户户的墙都绿了,上面爬满了丝瓜藤。飒飒秋风,艳艳秋阳,窄窄小街,面面绿墙,格外有田园风情。
母亲每年都会在墙根下撒一些丝瓜籽,丝瓜好打理,不用搭篱笆,它们就会顺着墙根往上爬。秋风起,一墙丝瓜形成农家小院特有的风景。满墙宽大的绿叶,密密麻麻,挨挨挤挤,把矮墙铺得厚厚的,绿了个水泄不通。有细嫩的藤蔓伸展出来,末端卷曲,像一只只翘起的兰花指。绿叶间,散落着星星点点的丝瓜花,明黄色,很耀眼。这些花朵极为可人,娇嫩嫩,俏滴滴,仿佛一群俏皮的阿妹,在风中笑着闹着,无限欢欣。等到丝瓜花开得繁盛之时,千朵万朵齐齐开放,绿莹莹的丝瓜墙像是布满了繁星,亮亮的闪烁在阳光下。花朵们与秋风耳语,与蜂蝶嬉戏,还有的昂首与飞过的鸟儿打招呼。一墙丝瓜,在悄悄酝酿着一场秋日盛事——待到丝瓜爬满墙时,满院都是秋天的香。
丝瓜长出来了!没过几天,已经有手指大小了,头上还顶着黄花。它们个个像羞涩的顽童,从妈妈的身后钻出来,怯怯地打量着陌生的世界。它们探头探脑的样子真是太可爱了,风起时,还羞涩地躲进绿叶中与人捉迷藏。又过了几天,很多小丝瓜开始急不可耐,捷足先登抢占先机,大大方方垂落在一墙绿叶上。此时,它们的身躯变得细长,稍稍弯曲,仿佛袅娜的少女的曲线。再看那一墙丝瓜,更加富有活力了,绿墙如一道天然的艺术屏风,上面是一幅生动的图画,黄花如珠散落,丝瓜垂满绿墙,蜂蝶飞舞其间,农家小院因此显得格外有情趣。
站在一墙丝瓜前,从绿墙中摘取丝瓜,真有点“采菊东篱下”的悠然自得。清晨刚摘下的丝瓜顶花带露,新鲜无比。母亲把丝瓜洗净,要给我们做丝瓜炒鸡蛋。这道菜应该算是纯粹的农家菜,丝瓜是刚摘的,鸡蛋是自家养的鸡下的。青嫩嫩的丝瓜,黄灿灿的鸡蛋,单从视觉上就算得上完美搭档。这道菜清脆爽口,我们一家人都很喜欢。
丝瓜还可以做很多道菜,什么丝瓜蛋汤、爆炒丝瓜,等等。有一次,母亲竟然还别出心裁,把家里剩下的两根油条和丝瓜一起炒,出锅前放上些蒜,没想到还别有风味呢。我总觉得,丝瓜里有家的味道,虽然普通平常,却胜过山珍海味。
记得小时候,我家的丝瓜都从墙里长到了墙外,母亲就让四邻都来摘丝瓜吃,路过的人也会毫不客气地摘墙外的丝瓜吃,母亲见了很高兴,好像她的“作品”终于有人赏识了一样。如今,农村家家都有一道丝瓜墙,母亲就摘下丝瓜,让我带到城里给邻居们尝鲜。
到了秋风萧瑟的深秋时节,一墙丝瓜绿色已褪,叶子和藤蔓都枯萎了,墙上宛如枯笔画。几只老去的丝瓜零星地挂着,也已经干瘪枯黄了,却可以拿来当做洗碗的用具,非常好用。母亲总说,丝瓜是宝啊!在我看来,丝瓜几乎成了家的符号,总让我念念不忘它的好。
一墙丝瓜满院香,香在流年里。丝瓜岁岁枯荣,却留下美味和真情在心间。
【小题1】结合文意分析标题“一墙丝瓜满院香”中的“香”有哪些含义。
【小题2】母亲说“丝瓜是宝”,请你从文中找出依据。
【小题3】从修辞的角度出发,用横线在文中标出你喜欢的句子,并做赏析。
【小题4】文章主要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名著阅读(共1题)

13.
名著阅读。
(1)《朝花夕拾》原名____________,是______所写的唯一一部__________集。
(2)班级开展《朝花夕拾》阅读交流活动,同学们踊跃发言,畅谈自己的阅读心得。小明抢先说:“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真切地感受到小主人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请你从《朝花夕拾》其余的篇目中选择你熟悉的一篇,仿照划横线的小明的阅读心得简述你的阅读心得。

6.作文(共1题)

14.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秋天是碧云天,黄叶地。秋天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秋天是稻浪滚滚,硕果累累。秋天是丰富多彩的,秋天是生机勃勃的。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品味秋天!请以“我眼中的秋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50字的文章。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生活中有你崇拜的偶像,他们清纯、活泼、靓丽;有你敬重的父辈,他们勤劳、淳朴、守责;有你尊崇的名家,他们热诚、创新、立业……你是否觉得你自己也很出色?譬如:勤奋学习,兴趣广泛,洁身自好,……请以“瞧我这个人”为题目写一篇鼓励自己的文章。要求:通过事或细节突出自己的特点,有恰当的外貌和神态描写,字数不少于550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9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