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人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正常情况下,人体每日需水量在2700-3100mL之间,当我们外出活动时,为了便于携带,瓶装水成了我们补充水分的主要来源。国家质检总局会定期对市场上销售的瓶装水进行抽查,检测其中的细菌和真菌是否符合安全标准,含量超标的品牌会被曝光,并被停售。
随着一些不合格品牌的曝光,瓶装水的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记者针对“购买或饮用瓶装水,你会注意哪些问题?”进行了实地访问,下面是被访记录:
市民A:购买瓶装水时,会特别关注标签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认为保质期内的瓶装水相对安全:
市民B:购买瓶装水时,尽量购买销售量比较高的品牌,大部分人认可的品牌相对安全:
市民C:瓶装水开盖后在一天内饮用完,未饮用完的矿泉水,存放时间长,越不安全。
某校的实验小组根据市民们的采访记录,对瓶装水中细菌和真菌的情况进行了检测。
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步骤并回答问题:
材料用具: 若干含有培养基的培养皿(己高温灭菌)、无菌滴管、放大镜、灭菌的涂布器、恒温培养箱、矿泉水若干等。
提出问题:同一品牌过期的与保质期内的矿泉水中细菌、真菌数量一样多吗?
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定计划并实施:
E.观察结果(如下图),记录菌落数。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与分析:
(1)在1号、2号培养皿的操作中,先取样后打开培养皿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欲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可以进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根据市民的采访记录,再提出一个可探究的问题:
随着一些不合格品牌的曝光,瓶装水的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记者针对“购买或饮用瓶装水,你会注意哪些问题?”进行了实地访问,下面是被访记录:
市民A:购买瓶装水时,会特别关注标签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认为保质期内的瓶装水相对安全:
市民B:购买瓶装水时,尽量购买销售量比较高的品牌,大部分人认可的品牌相对安全:
市民C:瓶装水开盖后在一天内饮用完,未饮用完的矿泉水,存放时间长,越不安全。
某校的实验小组根据市民们的采访记录,对瓶装水中细菌和真菌的情况进行了检测。
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步骤并回答问题:
材料用具: 若干含有培养基的培养皿(己高温灭菌)、无菌滴管、放大镜、灭菌的涂布器、恒温培养箱、矿泉水若干等。
提出问题:同一品牌过期的与保质期内的矿泉水中细菌、真菌数量一样多吗?
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定计划并实施:
A.取培养皿并标号:取3套培养皿并标号;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取样:用无菌滴管,分别取1mL保质期内的矿泉水和过期的矿泉水; |
C.________:将取样液滴分别滴在1、2号培养皿中,用涂布器涂匀; |
D.培养:将1、2、3培养皿同时放在________的条件下培养24小时: |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与分析:
(1)在1号、2号培养皿的操作中,先取样后打开培养皿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欲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可以进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根据市民的采访记录,再提出一个可探究的问题:
2.
识图作答:

(1)图中属于真菌的是________(填字母),判断标准是________。
(2)图中的大肠杆菌能否运动?判断依据是________。
(3)与菠菜叶肉细胞相比,酵母菌细胞没有的结构是________。
(4)青霉和曲霉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它们在适宜的情况下,先长出【G】_____菌丝,再长出直立菌丝【___】。

(1)图中属于真菌的是________(填字母),判断标准是________。
(2)图中的大肠杆菌能否运动?判断依据是________。
(3)与菠菜叶肉细胞相比,酵母菌细胞没有的结构是________。
(4)青霉和曲霉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它们在适宜的情况下,先长出【G】_____菌丝,再长出直立菌丝【___】。
3.
师大附中的杰出校友钱学森认为:模型是我们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利用学习来的原理,吸收一切重要的因素,略去一切不主要的因素创造出来的图、画或者立体结构。通过这种简化的形式可以再现原型的复杂结构、功能和联系,所以建立模型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
下图是一位同学根据教材中的提示,用两片长方形的木板(1、2)、两条松紧带(3、4)和一颗螺丝(5)制作的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请看图回答问题:

(1)图中[1]和[2]相当于________,[3]和[4]相当于________;[5]相当于________;图中虚线箭头表示[4]________的过程,此时[3]所代表的结构应该处于________状态。
(2)人体内的结构[5]外面还有一些坚韧的韧带使[5]更加________;________内有少量滑液,可增强[5]运动时的灵活性。
下图是一位同学根据教材中的提示,用两片长方形的木板(1、2)、两条松紧带(3、4)和一颗螺丝(5)制作的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请看图回答问题:

(1)图中[1]和[2]相当于________,[3]和[4]相当于________;[5]相当于________;图中虚线箭头表示[4]________的过程,此时[3]所代表的结构应该处于________状态。
(2)人体内的结构[5]外面还有一些坚韧的韧带使[5]更加________;________内有少量滑液,可增强[5]运动时的灵活性。
2.资料分析题- (共1题)
4.
1965年,Daniel Lehman及其团队对环鸽的繁殖行为进行研究。经观察发现:雄鸽和雌鸽放在一起不久后,雄鸽会向雌鸽求偶,接着出现交配,筑巢、产卵、孵卵等一系列行为。
这一系列的行为是如何启动的呢?
有关实验表明:在一系列繁殖行为中,鸽体内的状况会发生有规律的变化,特别是激素的种类和含量。例如,求偶行为的启动,雄激素是必要的;雄鸽的求偶行为会刺激雌鸽分泌有关激素,在激素的作用下,雌鸽开始筑巢。
那么,繁殖行为的启动与外部信号刺激有关吗?
以下是研究者进行的两项实验:
实验1:为研究配偶和筑巢材料的存在对雌鸽孵卵行为的影响,Daniel Lehman等人设计如下实验:①A组单独饲养雌鸽:②B组雌、雄鸽一起饲养;③C组雌、雄鸽一起饲养并放筑巢材料。同时为A组,B组、C组各提供一个含卵的“巢”,并记录孵卵雌鸽的百分数,结果如下图。

对雄鸽进行类似实验,结果表明:雌鸽和筑巢材料的存在对雄鸽的孵卵行为是必要的。
实验2:研究者让雄鸽求偶,与雌鸽交配并参加筑巢。当雌鸽产卵并开始孵卵后,将上述雄鸽分为A、B两组,A组的雄鸽透过玻璃能看到雌鸽孵卵,但自己不能孵卵;B组雄鸽不能看到雌鸽孵卵,自己也不参与孵卵,结果发现,A组雄鸽嗉囊都能正常发育并能正常喂雏。B组雄鸽嗉囊没能发育,也不能喂雏。由此可见,参与筑巢的雄鸽,不一定需要参与孵卵:只要受到雌鸽孵卵的视觉刺激就可以实现嗉囊发育,为嗉囊乳的产生做准备。
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问题:
(1)鸟类的繁殖行为,从获得途径上看属于________(先天性/学习)行为。
(2)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
(3)实验1中A组实验结果表明:单独喂养雌鸽,1-8天内雌鸽均无孵卵行为:
请从B、C两组实验结果中,任选一组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在实验1的基础上研究卵对雌鸽孵卵行为的影响,实验组和对照组应保持一致的条件是________:
(5)实验2要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
(6)综合文中信息可知,鸟类繁殖行为的启动与环境因素如________和体内________变化有关。
这一系列的行为是如何启动的呢?
有关实验表明:在一系列繁殖行为中,鸽体内的状况会发生有规律的变化,特别是激素的种类和含量。例如,求偶行为的启动,雄激素是必要的;雄鸽的求偶行为会刺激雌鸽分泌有关激素,在激素的作用下,雌鸽开始筑巢。
那么,繁殖行为的启动与外部信号刺激有关吗?
以下是研究者进行的两项实验:
实验1:为研究配偶和筑巢材料的存在对雌鸽孵卵行为的影响,Daniel Lehman等人设计如下实验:①A组单独饲养雌鸽:②B组雌、雄鸽一起饲养;③C组雌、雄鸽一起饲养并放筑巢材料。同时为A组,B组、C组各提供一个含卵的“巢”,并记录孵卵雌鸽的百分数,结果如下图。

对雄鸽进行类似实验,结果表明:雌鸽和筑巢材料的存在对雄鸽的孵卵行为是必要的。
实验2:研究者让雄鸽求偶,与雌鸽交配并参加筑巢。当雌鸽产卵并开始孵卵后,将上述雄鸽分为A、B两组,A组的雄鸽透过玻璃能看到雌鸽孵卵,但自己不能孵卵;B组雄鸽不能看到雌鸽孵卵,自己也不参与孵卵,结果发现,A组雄鸽嗉囊都能正常发育并能正常喂雏。B组雄鸽嗉囊没能发育,也不能喂雏。由此可见,参与筑巢的雄鸽,不一定需要参与孵卵:只要受到雌鸽孵卵的视觉刺激就可以实现嗉囊发育,为嗉囊乳的产生做准备。
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问题:
(1)鸟类的繁殖行为,从获得途径上看属于________(先天性/学习)行为。
(2)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
(3)实验1中A组实验结果表明:单独喂养雌鸽,1-8天内雌鸽均无孵卵行为:
请从B、C两组实验结果中,任选一组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在实验1的基础上研究卵对雌鸽孵卵行为的影响,实验组和对照组应保持一致的条件是________:
A.均有巢及筑巢材料 | B.均有巢及卵 | C.均有雄鸽存在 |
(6)综合文中信息可知,鸟类繁殖行为的启动与环境因素如________和体内________变化有关。
3.单选题- (共12题)
6.
如图示是探究“微生物生长条件”实验。一星期后只有乙中有大量微生物生长。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甲乙这一实验对照组中,变量是微生物的有无 |
B.甲、丙不能构成一组对照实验 |
C.通过甲乙的对照,说明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水 |
D.通过乙丙的对照,说明这些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有机物 |
7.
下图所示的培养基上有两处菌斑:A处较小且表面光滑黏稠,B处为黑色呈绒毛状,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B处可能是某种真菌的菌落 | B.A处可能是某种细菌的菌落 |
C.A处可能是细菌或真菌的个体 | D.B处可能是由一种霉菌形成的 |
8.
在巴斯德的曲颈瓶实验中,甲瓶的瓶口是竖直向上;乙瓶的瓶口是拉长呈S型的曲颈:将两个烧瓶内的肉汤同时煮沸放凉后,观察肉汤的变化。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


A.烧瓶容量的大小 |
B.微生物的有无 |
C.烧瓶放置时间的长短 |
D.氧气的有无 |
10.
运动员们在完成4×100米接力赛过程中,身体内需要参与的系统有()
①呼吸系统②循环系统③运动系统④神经系统⑤泌尿系统⑥消化系统⑦生殖系统
①呼吸系统②循环系统③运动系统④神经系统⑤泌尿系统⑥消化系统⑦生殖系统
A.①②③④⑤ | B.②③④⑥⑦ | C.①②③④⑥ | D.①②③④⑤⑥ |
12.
某实验小组利用三种动物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得到如下结果。分析数据可知,三种动物学习能力由弱到强的顺序可能是( )
动 物 | 甲 | 乙 | 丙 |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 28 | 7 | 56 |
A.甲、乙、丙 | B.乙、甲、丙 | C.丙、乙、甲 | D.丙、甲、乙 |
15.
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动物的行为从其获得途径上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
B.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
C.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 |
D.动物的学习行为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资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