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慈溪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300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7

1.字词书写(共1题)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亲情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秋天的怀念》里,史铁生竟来不及与母亲最后的jué(  )别;莫怀戚对散步时分qí(   )化解,亦能让人感到爱的责任重大;冰心说母亲就是一直荫bì(  )我们的荷叶。所以,不要再犹豫不jué( ),好好去珍惜爱我们的和我们爱着的人吧。

2.诗歌鉴赏(共1题)

2.
(一)次 北 固 山 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小题1】这首诗反映出来的季节是______季,从“________”词句中可以看出,理由是____________
【小题2】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对偶句发端,点明诗人出行的方式及途经的地点。
B.颔联“阔”写出春潮水涨之景,“悬”描写了舟顺风而行之态。
C.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生哲理。
D.全诗写景逼真,叙事确切,抒情真挚,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小地主”
周晓枫
⑴它歪着脑袋,嘴巴向上翘成45度角——我看不出恐惧和紧张,它的表情就像在示威。可以肯定,这是一只雏鸟,因为它的神态太天真了,有种孩子式的任性。我初见到它时,它正扑腾着翅膀,累得气喘吁吁却收效甚微地停在大树底下。我不知道它是急于成长趁父母不在就翻窗跳出家门,还是太过淘气,总在试飞练习中逃课才造成今天的危险局面。我弯腰捡起它,它用小翅膀用力拍打着我的手,并发出带着感叹号的抗议,非常反对。如同外婆威胁童年的我“大灰狼来了”以使我听话,我教育它说:“别动,有猫!”
⑵它的体形比麻雀大,羽色黑灰,我们宿舍为它的身份争论起来,有的说是喜鹊,有的说是乌鸦。我总结,说它是乌鸦的人肯定出于嫉妒。我相信每个人都愿意拥有救助小鸟的机会,只不过这次的幸运落在了我头上。我从感情上不希望它是乌鸦,也许这鸟类看来是种族歧视的表现。面前摆着小米、菜叶和清水,可它不吃不喝,就在那儿歪着脖子生气,也不知道是生自己的气,还是生我的。我质问它:“凑合吃吧!难道想让我给你满处捉虫子不成?”它一翻白眼,还是不领情,干脆转过头不理我了。根据它的脾气和对食物的挑剔,我给它起名“小地主”。
⑶为了让小地主进食,我在洗干净的眼药瓶里装上牛奶,然后我拿着它,像一枚导弹一样向它挤射过来。小地主不知何物,大叫一声——它一张嘴,牛奶就灌进去了。我怕热量不够才放的牛奶,我想大象都能靠喝奶长大,何况你这么个小东西。书上说幼鸟在发育期食量惊人,母鸟辛苦奔波,才能勉强满足它们的胃口。如今,让我像个保姆似的代劳了。由于小地主不配合,吃饭的时候,我不得不找一个人专门掰开它的嘴,我往里填,它吃得满脸都是。它昂着半只眼睛已被糊住的小脸,气愤地盯着我。
⑷很快就搞清楚小地主的身份了,因为我们宿舍被它的同类包围了。高高低低的树杈上,站了数十只灰喜鹊,也许不仅它的父母来了,连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房亲戚也来了。小地主一看家里来了人,马上趾高气扬,一声又一声地叫起来,也许是告我的状,反正听了它的一番陈述,灰喜鹊们纷纷声色俱厉地指责起来。为了破除扣押人质的嫌疑,我打开纱窗,让小地主自由地站在窗台。显然窗台与树枝之间的距离超过小地主的飞行能力,它张开翅膀,呆了一会儿,又理智地收拢了。灰喜鹊家长们似乎不再怀疑我的清白,当我把小地主重新拿进房间,它们没有表示出什么激烈的举动。
⑸灰喜鹊这种鸟相貌优雅,胸部是柔和的灰蓝色,还拖着长长的动人尾羽,只是叫声高亢、粗实,甚至带点儿沙哑。它们轮流看望小地主,问寒问暖,虽然亲情可以理解,但是制造出一片喧哗——读书看报的事儿在我们宿舍是进行不下去了,午休的美梦就更别想。为了不影响其他人休息,我只好每天中午把小地主带出来。烈日下,我在空无一人的校园操场上无奈地散步。我一边走一边跟小地主聊天,一个星期下来,我认同了这种说法:牙都被晒黑了。一次,小地主格外乖巧,后来我才发现事出有因,它竟然在我兜里拉屎——它使我成为一个有味道的女人。
【小题1】“我”为什么给捡来的鸟取名“小地主”?请阅读第⑴⑵段回答。
【小题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情就像在示威”,“神情太天真”,“孩子式的任性”,“趁父母不在就翻窗跳出家门”,“太过淘气”,“逃课”,“带着感叹号的抗议”。所有这一切,与其说是对小鸟的形容,不如说是对孩子的描述。其妙处在于把鸟的特点和孩子的特点,结合得很紧密,又错位得很智慧。
B.第⑴段中的“教育”这两个字,看起来很平常,但是,在这里却透露出作者的一种为自己对于小鸟的疼爱到了着迷的程度。疼爱竟使作者把小鸟真当成孩子,居然对它说起话来,对它进行“教育”。
C.文章第⑴⑵段写作者收养小鸟,用了大量的拟人手法来写小鸟:“不领情”、“翻白眼”、“不理人”、“气愤地盯人”,都很有趣。这种趣,一来是写出小鸟的无知,同时又写出了作者对它的欣赏:孩子气。流露出了作者对小鸟的一切,从任性到调皮,从娇气到放肆,都极其欣赏。
D.作者对小鸟如此宠爱,却给它起名叫“小地主”。用的不是美好的语言,而是带着贬义的词语。这种爱和贬的矛盾,是本文的一处败笔。
【小题3】请你根据选文内容,推测一下“小地主”是继续留在“我”的宿舍,还是回到了同伴身边。至少写出两条理由。

4.对比阅读(共1题)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刘义庆《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

(司马光《资治通鉴·魏文侯书》)

(注)①虞(yú)人:侍卫。

【小题1】仿照例句,补出下列句子中缺省的部分。
例句:(陈太丘与友)期日中。(友)过中不至。
(1)太丘舍去,(________)去后(________)乃至。
(2)(________)乃往,身自罢之。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小题3】(甲)(乙)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读完两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5.语言表达(共3题)

5.
传统文化选择题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如论语中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等,古人又把未满周岁的孩子称为 (1) ,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称为 (2) ,八九十岁称为 (3)
A. 总角 B. 耄耋 C. 襁褓
6.
阅读下面这段对话,请你替班干部对抄作业的同学进行劝说。要求表达合理、得体,80字以内。
班干部:××,你怎么又抄作业了!
××:我抄作业关你什么事?你管得着吗?
班干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解释加点的词语。
(1)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 (2)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
(3)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______    (4)太丘舍去____________

6.作文(共1题)

8.
在成长的道路上,你一定经历过许多事情,有进步的喜悦,成功的自豪;也有落后的沮丧,受挫的烦恼;还有……
请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以“______的滋味”为题,写一篇以记叙为主的文章。
要求: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⑵不少于500字。⑶文中不要出现含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对比阅读:(1道)

    语言表达:(3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