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小明去超市买洗手液,发现洗手液种类繁多、价格不一,但都标明“本产品能有效抑制细菌”。他不禁产生了疑问,这些品牌的洗手液确实有抑菌功能吗?抑菌的效果有差异吗?他决定和课外小组的同学一起通过实验测试不同洗手液的抑菌功能。他们的实验流程如下:
①制备培养基并高压灭菌后倒入4个培养皿中
②在冷却后的固体培养基上各涂布0.5mL大肠杆菌培养液
③将A、B、C三种不同品牌的洗手液用无菌水稀释至相同倍数
④将20片相同大小的滤纸片灭菌后平分成四组,分别在上述洗手液稀释液和无菌水中浸湿
⑤将这四组滤纸片分别放在上述涂有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上,37℃恒温培养48小时
⑥测量抑菌圈(见下图)直径,并计算平均值,结果如下表(单位:毫米):

(1)在培养基上涂布大肠杆菌培养液,是培养细菌和真菌过程中的_________________。
(2)在固体培养基上,每个菌落是由一个大肠杆菌经过繁殖形成的,大肠杆菌进行_________生殖,繁殖速度快。
(3)实验步骤①②可否颠倒一下,即能否先将大肠杆菌放入培养基中再进行高压灭菌?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的单一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无菌水”一组起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5)计算无菌水组抑菌圈直径的平均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两位)。从实验结果看,_____________________品牌洗手液的抑菌功能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若要提高实验结论的可信性还需要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过程中小明发现其中一个培养基上长出了一个“独特”的菌落,该菌落体积大、形状不规则,有毛绒绒的丝状物,这个菌落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几个大肠杆菌的菌落连接在一起了
B.某种真菌的菌落
C.病毒的菌落
D.其他细菌的菌落
①制备培养基并高压灭菌后倒入4个培养皿中
②在冷却后的固体培养基上各涂布0.5mL大肠杆菌培养液
③将A、B、C三种不同品牌的洗手液用无菌水稀释至相同倍数
④将20片相同大小的滤纸片灭菌后平分成四组,分别在上述洗手液稀释液和无菌水中浸湿
⑤将这四组滤纸片分别放在上述涂有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上,37℃恒温培养48小时
⑥测量抑菌圈(见下图)直径,并计算平均值,结果如下表(单位:毫米):

组别 | 抑菌圈直径 | 平均值 | ||||
品牌A | 7.20 | 7.30 | 7.54 | 7.30 | 6.25 | 7.12 |
品牌B | 9.52 | 8.56 | 6.85 | 8.53 | 8.55 | 8.40 |
品牌C | 3.55 | 3.40 | 7.31 | 4.25 | 5.10 | 4.74 |
无菌水 | 0.01 | 0 | 0.04 | 0 | 0 | |
(1)在培养基上涂布大肠杆菌培养液,是培养细菌和真菌过程中的_________________。
(2)在固体培养基上,每个菌落是由一个大肠杆菌经过繁殖形成的,大肠杆菌进行_________生殖,繁殖速度快。
(3)实验步骤①②可否颠倒一下,即能否先将大肠杆菌放入培养基中再进行高压灭菌?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的单一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无菌水”一组起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5)计算无菌水组抑菌圈直径的平均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两位)。从实验结果看,_____________________品牌洗手液的抑菌功能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若要提高实验结论的可信性还需要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过程中小明发现其中一个培养基上长出了一个“独特”的菌落,该菌落体积大、形状不规则,有毛绒绒的丝状物,这个菌落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几个大肠杆菌的菌落连接在一起了
B.某种真菌的菌落
C.病毒的菌落
D.其他细菌的菌落
2.
三刺鱼是一种小型鱼类,适合在玻璃缸中饲养。到了繁殖季节,雄性三刺鱼的腹部会由银色变为红色,而雌性三刺鱼的腹部依然是银色且较圆鼓。雄性三刺鱼会对领域内的其它雄性个体进行攻击和驱赶,而对雌性三刺鱼则会表现出靠近、跳舞等“求爱”行为。同学们想要探究雄性三刺鱼的行为,进行了如下系列实验。
实验1:玻璃缸里有一条雄性三刺鱼。同学们用金属线将3种不同颜色的雄性三刺鱼蜡质模型分别吊进玻璃缸中,记录雄性三刺鱼对3种蜡制模型的攻击次数,结果见图1。

实验2:同学们将图2所示3种蜡质模型吊进玻璃缸中,记录雄性三刺鱼对模型的求爱次数,结果见图2。

(1)实验1研究了雄性三刺鱼的____________________行为,实验2研究的是________________行为。
(2)据图1实验结果表明,入侵者身体红色越深,受到攻击的次数__________________。据图2实验结果表明,雄性三刺鱼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雌性三刺鱼求爱次数最多。为进一步验证实验2的结果,某同学在图2实验中加入图3所示模型,请根据你对实验的理解,推测雄性三刺鱼对该模型的求爱次数与图2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A”、“B”或“C”)柱状图最相似。
(3)某同学将实验1所用的蜡制模型做了改变,图1中3条鱼的上半部分(背部)都涂银色,下半部分(腹部)分别涂成银色、红色和深红色,所得到的结果与原实验没有明显差异。由此可知,无论是对同性的攻击还是对异性的求爱,雄性三刺鱼都是根据_______________的颜色来进行判断的。
实验1:玻璃缸里有一条雄性三刺鱼。同学们用金属线将3种不同颜色的雄性三刺鱼蜡质模型分别吊进玻璃缸中,记录雄性三刺鱼对3种蜡制模型的攻击次数,结果见图1。

实验2:同学们将图2所示3种蜡质模型吊进玻璃缸中,记录雄性三刺鱼对模型的求爱次数,结果见图2。

(1)实验1研究了雄性三刺鱼的____________________行为,实验2研究的是________________行为。
A.繁殖行为 | B.取食行为 | C.攻击行为 | D.防御行为 |
(3)某同学将实验1所用的蜡制模型做了改变,图1中3条鱼的上半部分(背部)都涂银色,下半部分(腹部)分别涂成银色、红色和深红色,所得到的结果与原实验没有明显差异。由此可知,无论是对同性的攻击还是对异性的求爱,雄性三刺鱼都是根据_______________的颜色来进行判断的。
3.
我国物种丰富,有很多珍惜动物需要我们关注和保护。请任选题目Ⅰ、Ⅱ中的一个作答,两题都做,按题目Ⅰ作答计分。
题目Ⅰ | 题目Ⅱ |
1.扬子鳄是生活在我国长江流域特有的一种鳄鱼,它是现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 _____纲动物。 2.扬子鳄体重覆盖_____,可以减少_____的散失。它能用_____呼吸,其生殖时进行_____(选填“体外”或吗“体内)受精,一般为卵生,卵外具有坚韧的_____,这些特征都有利于它适应陆地生活。 3.扬子鳄被称为“活化石”,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严禁捕杀,还在安徽、浙江等地建立了扬子鳄的_____。 | 1.大熊猫被誉为“中国国宝”,属于_____纲动物,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 2.大熊猫体表_____,具有_____作用,牙齿出现了分化,它们目前多以竹子为食,推测其_____(选填“门齿”、“犬齿”或“臼齿”)不发达。大熊猫的生殖方式为_____,母体还会对幼崽进行哺乳,这样有利于_____。 3.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物种,现存数量稀少,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更好地保护大熊猫,我国1963年就建立了卧龙国家级_____。 |
4.
北京市生物资源丰富,具有较多的生物种类,以下介绍的是几种常见的生物。
(1)在上述生物中,与迷卡蟋亲缘关系最近的是_____________,它们体表都有坚韧的
______________,支持和保护身体。身体和附肢都_______________,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两对________________。
(2)金鱼,又叫金鲫鱼,它在水中生活,用_____________呼吸,用_________________辅助游泳,因为有年年有余的美好寓意,一直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3)蚯蚓跟马陆外形相似,身体也分节,但所属类群不同,蚯蚓属于_______________动物门。
(4)与月季的果实不同,银杏所结“白果”外面没有_______________包被,所以银杏属于_____________植物。
![]() 迷卡蟋,俗称“蛐蛐儿”,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常掘洞而居,触角丝状:附肢3节,多数雄虫具发声结构,为了争地盘、配偶,会与其他个体进行决斗。 | ![]() 马陆,也叫千足虫,节肢动物门多足纲带马陆目,身体圆柱形,表面光滑。有多个体节,触角1对。多栖于阴湿地区,食草根及腐败的植物。 | ![]() 月季,是一种常见观赏植物,北京市市花。果实有内外两层果皮,外果皮骨质、坚硬;内果皮纤维质、柔韧。果实内有11-20粒种子,种皮膜质。 |
![]() 金鱼,脊索动物门鱼纲鲤形目,起源于中国,是世界观赏鱼史上最早的品种。在水中生活,其体表颜色、鳍的形状和姿态不同,深受人们喜爱。 | ![]() 花椒凤蝶,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幼虫与成虫个体差异大,头胸腹分部明显,成虫翅展90~110mm。体、翅的颜色随季节不同而变化。 | ![]() 银杏,落叶乔木,所结“白果”外种皮肉质,成熟后黄色,外被白粉;中种皮白色,骨质;内种皮膜质,淡红褐色。 |
(1)在上述生物中,与迷卡蟋亲缘关系最近的是_____________,它们体表都有坚韧的
______________,支持和保护身体。身体和附肢都_______________,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两对________________。
(2)金鱼,又叫金鲫鱼,它在水中生活,用_____________呼吸,用_________________辅助游泳,因为有年年有余的美好寓意,一直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3)蚯蚓跟马陆外形相似,身体也分节,但所属类群不同,蚯蚓属于_______________动物门。
(4)与月季的果实不同,银杏所结“白果”外面没有_______________包被,所以银杏属于_____________植物。
2.资料分析题- (共1题)
5.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北京雨燕(普通楼燕北京亚种)是北京地区常见的鸟类。在“四时无失序,八月自知归”的候鸟中,北京雨燕每年4月姗姗而来,繁殖后代,7月中下旬又要进行长途旅行——成群结队地由北方飞向遥远的南方,将严寒留给从不南飞过冬的山雀、松鸡和麻雀等。

近几年鸟类研究工作者开始应用新型定位装置——光敏定位仪(净重仅0.65克,对雨燕飞行的影响较小),通过对太阳高度角及日出日落时间进行记录,分析出雨燕每天所处的大概位置,来进一步了解北京雨燕迁徙路径与迁徙策略。根据光敏定位仪的数据,下图显示了北京雨燕迁徙的路线与距离。它们从颐和园八方亭出发,经过短短4个月的时间,11月上旬到达非洲南部越冬,全年迁徙距离约3.8万公里,接近地球赤道的长度!这种平均体重只有40克的小家伙们竟然拥有如此惊人的飞行能力!

北京雨燕为什么要迁徙?仅仅是因为北京冬天的寒冷吗?其实不然。北京雨燕是以飞行的昆虫为食,既不像山雀一样善于在树缝和地隙中搜寻食物,也不能像松鸡和麻雀那样杂食浆果、种子。可是,北方的冬季是没有飞虫可供燕子捕食的。根据目前的数据来看,雨燕在迁徙的过程中会选择在某些地点徘徊停留,时间上基本与当地的雨季重合。温暖湿润的雨季能够促进当地昆虫的大量羽化,为雨燕提供充足的食物以补充能量。因此,食物的匮乏使雨燕每年进行秋去春来的南北大迁徙,成为鸟类家族中的“游牧民族”。
复杂且漫长的迁徙路途,对于雨燕来说充满危险,天敌、气候、捕鸟网,都成为雨燕在迁徙过程中面临的巨大挑战。因此,迁徙路径上的保护对北京雨燕尤为重要,可以帮助这些远途的精灵们安全往返。
(1)北京雨燕的繁殖行为和迁徙行为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先天性”或“学习”)行为。
(2)为更好地追踪北京雨燕的迁徙路线与策略,近几年鸟类研究工作者使用________________(装置)来进行追踪定位研究,这运用了科学研究方法中的_________________法。
(3)文中发出“平均体重只有40克的小家伙们竟然拥有如此惊人的飞行能力!”的感叹,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两条北京雨燕善于飞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资料信息,__________________等(写出一种即可)留鸟没有迁徙行为。“雨燕在迁徙的过程中会选择在某些地点徘徊停留,时间上基本与当地的雨季重合。”这样温暖湿润的雨季环境有利于_______________,也揭示了雨燕从北向南迁徙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5)假如你所处的地区是北京雨燕的迁徙经过区,有哪些措施可以帮助它们安全迁徙? _________________。
北京雨燕(普通楼燕北京亚种)是北京地区常见的鸟类。在“四时无失序,八月自知归”的候鸟中,北京雨燕每年4月姗姗而来,繁殖后代,7月中下旬又要进行长途旅行——成群结队地由北方飞向遥远的南方,将严寒留给从不南飞过冬的山雀、松鸡和麻雀等。

近几年鸟类研究工作者开始应用新型定位装置——光敏定位仪(净重仅0.65克,对雨燕飞行的影响较小),通过对太阳高度角及日出日落时间进行记录,分析出雨燕每天所处的大概位置,来进一步了解北京雨燕迁徙路径与迁徙策略。根据光敏定位仪的数据,下图显示了北京雨燕迁徙的路线与距离。它们从颐和园八方亭出发,经过短短4个月的时间,11月上旬到达非洲南部越冬,全年迁徙距离约3.8万公里,接近地球赤道的长度!这种平均体重只有40克的小家伙们竟然拥有如此惊人的飞行能力!

北京雨燕为什么要迁徙?仅仅是因为北京冬天的寒冷吗?其实不然。北京雨燕是以飞行的昆虫为食,既不像山雀一样善于在树缝和地隙中搜寻食物,也不能像松鸡和麻雀那样杂食浆果、种子。可是,北方的冬季是没有飞虫可供燕子捕食的。根据目前的数据来看,雨燕在迁徙的过程中会选择在某些地点徘徊停留,时间上基本与当地的雨季重合。温暖湿润的雨季能够促进当地昆虫的大量羽化,为雨燕提供充足的食物以补充能量。因此,食物的匮乏使雨燕每年进行秋去春来的南北大迁徙,成为鸟类家族中的“游牧民族”。
复杂且漫长的迁徙路途,对于雨燕来说充满危险,天敌、气候、捕鸟网,都成为雨燕在迁徙过程中面临的巨大挑战。因此,迁徙路径上的保护对北京雨燕尤为重要,可以帮助这些远途的精灵们安全往返。
(1)北京雨燕的繁殖行为和迁徙行为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先天性”或“学习”)行为。
(2)为更好地追踪北京雨燕的迁徙路线与策略,近几年鸟类研究工作者使用________________(装置)来进行追踪定位研究,这运用了科学研究方法中的_________________法。
(3)文中发出“平均体重只有40克的小家伙们竟然拥有如此惊人的飞行能力!”的感叹,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两条北京雨燕善于飞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资料信息,__________________等(写出一种即可)留鸟没有迁徙行为。“雨燕在迁徙的过程中会选择在某些地点徘徊停留,时间上基本与当地的雨季重合。”这样温暖湿润的雨季环境有利于_______________,也揭示了雨燕从北向南迁徙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5)假如你所处的地区是北京雨燕的迁徙经过区,有哪些措施可以帮助它们安全迁徙? 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16题)
6.
梅雨季节,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某小组同学对“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进行了探究,根据如表,可以判断霉菌生活需要的非生物因素是( )
组别 | 甲 | 乙 | 丙 |
处理方法 | 将烤干的面包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 将湿润的面包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 将湿润的面包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冰箱中 |
一周后实验结果 | 不发霉 | 发霉 | 不发霉 |
A.水分 | B.温度 |
C.水分和有机物 | D.水分和温度 |
9.
“引体向上”是北京市中考体育测试项目之一,下列关于“引体向上”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靠上肢力量,只有上肢骨骼肌参与 |
B.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 |
C.需要呼吸、循环等多个系统的配合 |
D.练习时要适度热身,以免受伤 |
11.
三位美国科学家分离出一个控制日常生物节律的基因,解释了生命内部“生物钟”如何工作,并因此获得了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生物钟”现象就是一种节律行为,下列属于节律行为的是
A.金蝉脱壳 | B.金鸡报晓 | C.蜘蛛结网 | D.孔雀开屏 |
14.
对下表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动物种类 | 甲 | 乙 | 丙 |
完成取食用的尝试次数 | 65 | 6 | 32 |
A.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学习行为 |
B.乙的学习能力最强 |
C.动物的行为都受遗传物质控制 |
D.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资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