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5题)
1.
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及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碣石 朗润(yùn) 着落(zhāo) 絮叨(xù) |
B.憔碎 黄晕(yùn) 侍弄(shì) 酝酿(liàng) |
C.诀别 应和(hè) 澄清(chéng) 捶打(chuí) |
D.竦峙 贮蓄(chǔ) 粗犷(guǎng) 抖擞(shǒu) |
2.
下列加点词语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
A.长沙正在争创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这件事情家喻户晓。 |
B.就要月考了,想到自己的知识掌握还不牢固,我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
C.如果我们在事情上占了理,也不要咄咄逼人让人难堪。 |
D.我很荣幸莅临长铁一中参加校庆活动。 |
3.
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长沙市交通管理部门加大了整治力度。 |
B.通过这次日本大地震造成的核泄漏事故,使我们充分认识到盲目修建核电站存在的隐患。 |
C.能否根治中小学生沉迷网上聊天和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
D.日前,学校开展的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意识。 |
4.
下面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野花遍地是,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 |
B.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
C.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
D.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
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
B.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
C.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我,我将不吝赐教。 |
D.听说你新买了房子,今天我有事走不开,改天我一定去寒舍坐坐。 |
2.文言文阅读- (共2题)
6.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太丘舍去 (2)去后乃至
(3)下车引之 (4)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2】下列各句中“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4】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太丘舍去 (2)去后乃至
(3)下车引之 (4)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2】下列各句中“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B.下车引之 |
C.择其善者而从之 | D.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4】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7.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小题1】解释下列词语。
(1)俄而: (2) 拟: (3) 欣然:
【小题2】句子翻译
未若柳絮因风起
【小题3】你认为“撒盐空中差可拟”和“未若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句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小题1】解释下列词语。
(1)俄而: (2) 拟: (3) 欣然:
【小题2】句子翻译
未若柳絮因风起
【小题3】你认为“撒盐空中差可拟”和“未若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句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3.现代文阅读- (共1题)
8.
阅读散文《最温暖的墙》,完成小题。
最温暖的墙
①我的朋友是一位中学教师,她的职业性质决定了她要经常与粉笔打交道。当粉笔灰尘雪花一样把她的世界装点得银装素裹的同时,也悄然腐蚀着她的手指。
②到了冬天,天冷的时候,她的手指常常被冻裂了,一堂课板书下来,疼痛不已。上课前擦的润肤油,不到几分钟的时间被粉笔灰吸得一千二净。为了减轻疼痛,下课后她经常用热水袋焐住冰凉疼痛的手指。
③有一堂课,她需要板书一黑板内客,写到一半的时候,她手上的裂口流出很多血,染红了手中的粉笔。坐在前排细心的学生发现了老师手上的血,那点点血迹像梅花一样,竟将白色的粉笔点缀得分外引人注目。
④她拿出纸擦掉手上的血,继续书写。不专心上课叽叽喳喳说话的学生见状后不再说话。教室里安静极了,只听见粉笔头在黑板上轻轻发出的沙沙声,就像秋天的叶子,一片一片凋落在草地上发出的轻微声音。
⑤第二天上课,她一走进教室,发现学生们的眼神和往常不一样,有一种期待、一种激动,那种神情意味深长,就像捉迷藏的孩子希望自己的秘密不被人发现。班长喊起立,全班学生向老师问好,他们并没有把目光放在老师身上,眼睛全盯着讲台上的粉笔盒。这让她感到很蹊跷,莫非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当她从粉笔盒里拿出粉笔准备书写时才发现,那些粉笔整整齐齐全部穿上了外套,一根根粉笔被五颜六色的彩纸裹了起来,像花园里多彩的花枝。
⑥老师以为学生们是开玩笑的,准备撕掉包裹粉笔的彩纸时,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喊:老师先不要撕,请先看看那些字!那纸上面有字!
⑦细看纸上,密密麻麻写着:“老师,天冷了,我们看到你板书时手上流血,就用纸把粉笔包起来。这样你写字时手就不会疼了!”在那些粉笔中有一支很特别,没有包纸,被一个硬壳的彩色笔筒包着。拿起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已经用尽,可以随意拧着伸缩的唇膏筒!这是多么富有诗意的独特创意啊!这些纯真的孩子,把母亲用来化妆的唇膏筒也给拿来了。
⑧几十双眼睛盯着老师。她的眼睛湿润了,泪水像地下泉水,慢慢地涌了出来。她微笑着向学生道谢.转过身,书写。粉笔灰像雪花一样飘落,竟在这寒冬的教室显得格外的婆娑和妩媚,弥散着温馨。握着那细细的粉笔,她感觉握着的不是一支粉笔,而是一双双温暖的小手,一支支有力的橹桨,在爱的海洋里划呀划。他们用薄薄的一张纸,在寒冬,给老师筑起了一堵最温暖的墙。此刻,她的心里涌动着一种说不出的力量。她知道,那些孩子的心,像细微的炭火一样,默默燃烧着……
【小题1】文章讲述了一个温暖感人的故事,请用一句话将故事内容概括出来。
【小题2】比喻修辞的使用,让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有很强的感染力。试分析下面两个比喻句的表达作用。
(1)坐在前排细心的学生发现了老师手上的血,那点点血迹像梅花一样,竟将白色的粉笔点缀得分外引人注目。
(2)教室里安静极了,只听见粉笔头在黑板上轻轻发出的沙沙声,就像秋天的叶子,一片一片凋落在草地上发出的轻微声音。
【小题3】第⑦段划线句说:“这是多么富有诗意的独特创意啊!”联系前后文思考,为什么说这独特的创意“富有诗意”?
最温暖的墙
①我的朋友是一位中学教师,她的职业性质决定了她要经常与粉笔打交道。当粉笔灰尘雪花一样把她的世界装点得银装素裹的同时,也悄然腐蚀着她的手指。
②到了冬天,天冷的时候,她的手指常常被冻裂了,一堂课板书下来,疼痛不已。上课前擦的润肤油,不到几分钟的时间被粉笔灰吸得一千二净。为了减轻疼痛,下课后她经常用热水袋焐住冰凉疼痛的手指。
③有一堂课,她需要板书一黑板内客,写到一半的时候,她手上的裂口流出很多血,染红了手中的粉笔。坐在前排细心的学生发现了老师手上的血,那点点血迹像梅花一样,竟将白色的粉笔点缀得分外引人注目。
④她拿出纸擦掉手上的血,继续书写。不专心上课叽叽喳喳说话的学生见状后不再说话。教室里安静极了,只听见粉笔头在黑板上轻轻发出的沙沙声,就像秋天的叶子,一片一片凋落在草地上发出的轻微声音。
⑤第二天上课,她一走进教室,发现学生们的眼神和往常不一样,有一种期待、一种激动,那种神情意味深长,就像捉迷藏的孩子希望自己的秘密不被人发现。班长喊起立,全班学生向老师问好,他们并没有把目光放在老师身上,眼睛全盯着讲台上的粉笔盒。这让她感到很蹊跷,莫非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当她从粉笔盒里拿出粉笔准备书写时才发现,那些粉笔整整齐齐全部穿上了外套,一根根粉笔被五颜六色的彩纸裹了起来,像花园里多彩的花枝。
⑥老师以为学生们是开玩笑的,准备撕掉包裹粉笔的彩纸时,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喊:老师先不要撕,请先看看那些字!那纸上面有字!
⑦细看纸上,密密麻麻写着:“老师,天冷了,我们看到你板书时手上流血,就用纸把粉笔包起来。这样你写字时手就不会疼了!”在那些粉笔中有一支很特别,没有包纸,被一个硬壳的彩色笔筒包着。拿起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已经用尽,可以随意拧着伸缩的唇膏筒!这是多么富有诗意的独特创意啊!这些纯真的孩子,把母亲用来化妆的唇膏筒也给拿来了。
⑧几十双眼睛盯着老师。她的眼睛湿润了,泪水像地下泉水,慢慢地涌了出来。她微笑着向学生道谢.转过身,书写。粉笔灰像雪花一样飘落,竟在这寒冬的教室显得格外的婆娑和妩媚,弥散着温馨。握着那细细的粉笔,她感觉握着的不是一支粉笔,而是一双双温暖的小手,一支支有力的橹桨,在爱的海洋里划呀划。他们用薄薄的一张纸,在寒冬,给老师筑起了一堵最温暖的墙。此刻,她的心里涌动着一种说不出的力量。她知道,那些孩子的心,像细微的炭火一样,默默燃烧着……
【小题1】文章讲述了一个温暖感人的故事,请用一句话将故事内容概括出来。
【小题2】比喻修辞的使用,让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有很强的感染力。试分析下面两个比喻句的表达作用。
(1)坐在前排细心的学生发现了老师手上的血,那点点血迹像梅花一样,竟将白色的粉笔点缀得分外引人注目。
(2)教室里安静极了,只听见粉笔头在黑板上轻轻发出的沙沙声,就像秋天的叶子,一片一片凋落在草地上发出的轻微声音。
【小题3】第⑦段划线句说:“这是多么富有诗意的独特创意啊!”联系前后文思考,为什么说这独特的创意“富有诗意”?
4.语言表达- (共1题)
9.
阅读下面的故事,写出一个从故事的主要角度探究出的道理。
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围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天鹅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去把它射下来。虽然和前一个人一起学棋,但棋艺不如前一个人好。
你的探究结果是:
三、综合运用。
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围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天鹅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去把它射下来。虽然和前一个人一起学棋,但棋艺不如前一个人好。
你的探究结果是:
三、综合运用。
5.综合性学习- (共1题)
10.
为了让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更广泛地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班级想开展一次“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的活动。
(1)请写出与下列节日有关的内容。如:故事、传统习俗、传说、诗句等。(至少写出两项内容)
中秋节:
(2)如果你是本次活动的策划人,你准备设计哪种活动项目?请仿照示例写出一项,并说明活动目的。
【示例】:项目:元宵灯谜大竞猜
目的:增强对灯谜的了解,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仿写:
项目:
目的:
(1)请写出与下列节日有关的内容。如:故事、传统习俗、传说、诗句等。(至少写出两项内容)
中秋节:
(2)如果你是本次活动的策划人,你准备设计哪种活动项目?请仿照示例写出一项,并说明活动目的。
【示例】:项目:元宵灯谜大竞猜
目的:增强对灯谜的了解,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仿写:
项目:
目的:
6.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