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实验探究
(一)生活中一些人酗酒后,情绪激动,喜怒无常……酗酒对人体有危害吗?仕轩同学希望通过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来寻找答案。在室温条件下,他选用10只大小一致的成年水蚤做了A、B两组实验,观察水蚤10秒心跳次数。方法是:
① A组:每只水蚤先放在清水中计数,重复3次。
② B组:将A组的水蚤分别移入体积分数为5%的酒精中计数,同样重复3次。
③ 处理数据:分别计算出A、B两组实验数据的平均值。
(二)为了进一步了解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仕轩同学用同样的方法,得到如下数据: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仕轩同学在实验中所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组和B组是对照实验,你认为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仕轩同学在实验中,用了10只水蚤,并且重复做3次,然后将实验数据取平均值。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4)将上面表格中的数据转换成曲线图。
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表格和曲线可知,随着酒精体积分数的增加,水蚤心率逐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至死亡。
(6)结合这个探究实验,请你谈谈酗酒对健康有什么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生活中一些人酗酒后,情绪激动,喜怒无常……酗酒对人体有危害吗?仕轩同学希望通过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来寻找答案。在室温条件下,他选用10只大小一致的成年水蚤做了A、B两组实验,观察水蚤10秒心跳次数。方法是:
① A组:每只水蚤先放在清水中计数,重复3次。
② B组:将A组的水蚤分别移入体积分数为5%的酒精中计数,同样重复3次。
③ 处理数据:分别计算出A、B两组实验数据的平均值。
(二)为了进一步了解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仕轩同学用同样的方法,得到如下数据: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仕轩同学在实验中所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组和B组是对照实验,你认为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仕轩同学在实验中,用了10只水蚤,并且重复做3次,然后将实验数据取平均值。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4)将上面表格中的数据转换成曲线图。

(5)根据表格和曲线可知,随着酒精体积分数的增加,水蚤心率逐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至死亡。
(6)结合这个探究实验,请你谈谈酗酒对健康有什么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如图为宣泄烦恼的三种方法示意图,据图回答:

(1)日常生活中,你遇到的烦恼主要有哪些?答:________,你是 怎样宣泄这些烦恼的?答_________
小明遇到烦心事,他采取图A所示方法宣泄烦恼,不过他是在午夜朋友休息时,打电话诉说烦恼,你认为他这样做合适吗?为什么?答:_________
(3)有些人采取图C方法宣泄烦恼,不过宣泄的对象不是沙袋,而是家里的日常用品等,他们这样做会造成哪些不良后果?答________.

(1)日常生活中,你遇到的烦恼主要有哪些?答:________,你是 怎样宣泄这些烦恼的?答_________
小明遇到烦心事,他采取图A所示方法宣泄烦恼,不过他是在午夜朋友休息时,打电话诉说烦恼,你认为他这样做合适吗?为什么?答:_________
(3)有些人采取图C方法宣泄烦恼,不过宣泄的对象不是沙袋,而是家里的日常用品等,他们这样做会造成哪些不良后果?答________.
3.
近年来,苍南县交警进行交通严管,其中酒后驾车是重点整治对象.交警依据血液中酒精含量来判断是否酒后驾驶(如右表所示),但测量驾驶人员有无酒后 驾车最简单可行的方法是现场检测驾驶员呼气中的酒精含量.据有关研究表明,人体肺部的酒精气体浓度与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存在着如图乙所示的关系:

(1)当酒精进入人体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可产生麻醉作用,影响人的________ 系统,从而使人反应时间变长,发生事故的概率大大增加.
(2)酒精通过消化系统吸收进入血液,少部分通过呼吸系统离开人体,酒精分子在肺泡和肺泡毛细血管间扩散的方向为________ .(选填“肺泡毛细血管→肺泡”或“肺泡→肺泡毛细血管”)
(3)交警在市区某酒店门口对一司机进行呼气酒精测试,呼出气体酒精浓度为0.2563mg/100ml时,属于________ 驾驶.

(1)当酒精进入人体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可产生麻醉作用,影响人的________ 系统,从而使人反应时间变长,发生事故的概率大大增加.
(2)酒精通过消化系统吸收进入血液,少部分通过呼吸系统离开人体,酒精分子在肺泡和肺泡毛细血管间扩散的方向为________ .(选填“肺泡毛细血管→肺泡”或“肺泡→肺泡毛细血管”)
(3)交警在市区某酒店门口对一司机进行呼气酒精测试,呼出气体酒精浓度为0.2563mg/100ml时,属于________ 驾驶.
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小汽车已经走进我们的家庭.仔细观察和思考,可以发现小汽车的一些设计和使用过程中的许多现象都与科学知识有关,请你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解答下面的问题:

新道路交通法对“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制定了严格的界定标准,如表所示.
①青田县交警在某次安全行车检查中,检测到某驾驶员100mL的血液中酒精含量为72mg,那么,该驾驶员属于_____;
②“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这已经成为湖州市民中的流行语.醉酒的人驾车时明显表现为反应慢、动作不协调,从而影响各项操作.造成驾车人动作不协调的主要原因是酒精麻醉了人的_____.
A.大脑 B.脊髓 C.小脑 D.脑干.

新道路交通法对“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制定了严格的界定标准,如表所示.
饮酒驾车 | 20mg/100mL≤血液中的酒精含量<80mg/100mL |
醉酒驾车 | 血液中的酒精含量≥80mg/l00mL |
①青田县交警在某次安全行车检查中,检测到某驾驶员100mL的血液中酒精含量为72mg,那么,该驾驶员属于_____;
②“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这已经成为湖州市民中的流行语.醉酒的人驾车时明显表现为反应慢、动作不协调,从而影响各项操作.造成驾车人动作不协调的主要原因是酒精麻醉了人的_____.
A.大脑 B.脊髓 C.小脑 D.脑干.
2.单选题- (共14题)
5.
科学探究中,我们经常要相互交流。下列哪种做法不对?( )
A.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
B.要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不要轻易发言,以免同学笑话 |
C.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
D.当科学探究的结果与原有的知识发生矛盾时,自己应大胆修正原有的知识 |
14.
某同学有着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针对这一点,对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他的身体很灵活 |
B.他至少可以说出三种做得很好的事情 |
C.他的睡眠很好 |
D.他与其他同学合作时,能听取和接受他人的意见或建议 |
17.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防止食品腐败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
B.克隆技术可以加速家畜遗传改良进程,促进优良畜群繁殖 |
C.新药、贵药、进口药比普通药的疗效更好,更安全 |
D.因烦恼而吸烟、酗酒,不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 |
18.
我市中小学积极响应教育部“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号召,广泛开展“阳光大课间”活动,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健康水平。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运动能使心肌发达,收缩有力 |
B.运动能使参与呼吸的肺泡数目增多 |
C.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
D.运动时间越长,运动量越大越有利于身体健康 |
3.选择题- (共1题)
4.填空题- (共1题)
20.
材料分析题:
第64届世界卫生大会于2011年5月16日在日内瓦举行。本次会议的议题包括流感疫情的防控、流感病毒和疫苗的共享、慢性病的防治等。其中慢性病(指心脏病、癌症、糖尿病等)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据统计,仅我国每年就有370万人因慢牲病死亡。为了远离疾病,专家建议禁烟、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请根据材料回答:
(1)材料中提及的“健康”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选填“生理健康”或“心理健康”)
(2)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可能导致_________分泌不足,诱发糖尿病。
(3)吸烟是一个慢性致病的过程,它直接影响 系统的功能。
(4)流感病毒和疫苗作为________进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______免疫。
(5)除了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及生活习惯外,你还可以通过什么途径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第64届世界卫生大会于2011年5月16日在日内瓦举行。本次会议的议题包括流感疫情的防控、流感病毒和疫苗的共享、慢性病的防治等。其中慢性病(指心脏病、癌症、糖尿病等)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据统计,仅我国每年就有370万人因慢牲病死亡。为了远离疾病,专家建议禁烟、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请根据材料回答:
(1)材料中提及的“健康”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选填“生理健康”或“心理健康”)
(2)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可能导致_________分泌不足,诱发糖尿病。
(3)吸烟是一个慢性致病的过程,它直接影响 系统的功能。
(4)流感病毒和疫苗作为________进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______免疫。
(5)除了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及生活习惯外,你还可以通过什么途径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