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1.
某班学生用围棋子模拟性染色体来探究生男、生女的几率问题。探究的方法是:甲袋中装入100粒白色围棋子,乙袋混合装入白色、黑色围棋子各50粒。每次从甲、乙两袋分别随机摸出1粒围棋子进行组合,1粒黑子和1粒白子的组合用A表示,2粒白子的组合用B表示,每个小组组合20次。全班5个小组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1)黑色围棋子模拟的性染色体是________。组合为A表示所生孩子的性别为________。
(2)从甲、乙两袋分别随机摸出1粒围棋子进行组合,模拟的是 _____过程。
(3)每个小组组合20次,并统计全班5个小组的实验结果,目的是 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1)黑色围棋子模拟的性染色体是________。组合为A表示所生孩子的性别为________。
(2)从甲、乙两袋分别随机摸出1粒围棋子进行组合,模拟的是 _____过程。
(3)每个小组组合20次,并统计全班5个小组的实验结果,目的是 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2.
下面分别为人体的关节结构模式图和屈肘动作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①的表面覆盖有一层_______,同时,③内有少量的_______,能减少运动时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增强了关节的 ____性。
(2)图乙中,处于收缩状态的是[___]。屈肘运动时,骨骼肌接受了______传来的兴奋而收缩,牵引骨绕着关节活动。完成屈肘运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肌细胞内______的氧化分解。

(1)①的表面覆盖有一层_______,同时,③内有少量的_______,能减少运动时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增强了关节的 ____性。
(2)图乙中,处于收缩状态的是[___]。屈肘运动时,骨骼肌接受了______传来的兴奋而收缩,牵引骨绕着关节活动。完成屈肘运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肌细胞内______的氧化分解。
3.
果蝇是研究生物遗传的常用材料。图中表示果蝇的长翅与残翅在亲代和子代的性状表现,用A、a表示控制显、隐性性状的基因。请分析作答:

(1)据图可判断,亲代果蝇的基因组成是 _______,子代残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______。
(2)某同学捕捉到一只长翅雄果蝇,为确定该果蝇的基因组成是AA还是Aa,该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从子代中随机选取一只______雌果蝇与该果蝇进行交配。
②实验结果及结论:
若后代全为____________,则该果蝇的基因组成为AA;若后代 ___________,则该果蝇基因组成为Aa。

(1)据图可判断,亲代果蝇的基因组成是 _______,子代残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______。
(2)某同学捕捉到一只长翅雄果蝇,为确定该果蝇的基因组成是AA还是Aa,该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从子代中随机选取一只______雌果蝇与该果蝇进行交配。
②实验结果及结论:
若后代全为____________,则该果蝇的基因组成为AA;若后代 ___________,则该果蝇基因组成为Aa。
4.
我是一个快乐的八年级女生,在学校里,生物老师把我带进了奇妙的生命世界,我的成长经历如下:
(1)我的生命起源于一个____,这个细胞在母亲的_____内壁着床、发育。
(2)在子宫内,我通过______和脐带从母体中获得养料和氧气,并将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排入母体的血液。
(3)现在的我正处于青春期,青春期发育有许多显著特点,其中之一是______。
(4)成长中的我有着父亲的双眼皮,微笑的时候和母亲一样有好看的小酒窝呢。这种与父母相似的性状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
(5)我的性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
(1)我的生命起源于一个____,这个细胞在母亲的_____内壁着床、发育。
(2)在子宫内,我通过______和脐带从母体中获得养料和氧气,并将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排入母体的血液。
(3)现在的我正处于青春期,青春期发育有许多显著特点,其中之一是______。
(4)成长中的我有着父亲的双眼皮,微笑的时候和母亲一样有好看的小酒窝呢。这种与父母相似的性状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
(5)我的性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
5.
下图是某家族中有无白化病性状的调查示意图,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

(1)人的肤色正常与白化,在遗传学中称为________。
(2)根据调查示意图的遗传结果,可以推断出白化病是___________性状。
(3)若用A和a分别表示人肤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则第二代2号的基因型为_______。
(4)第二代夫妇想再生一个孩子,孩子肤色正常的可能性(几率)为__________。

(1)人的肤色正常与白化,在遗传学中称为________。
(2)根据调查示意图的遗传结果,可以推断出白化病是___________性状。
(3)若用A和a分别表示人肤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则第二代2号的基因型为_______。
(4)第二代夫妇想再生一个孩子,孩子肤色正常的可能性(几率)为__________。
2.资料分析题- (共2题)
6.
小刚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课余时间喜欢做一些小实验。在他学习完“生物的无性生殖”以后,便把四个大马铃薯切成许多小块进行种植。结果发现种植的马铃薯小块有的发了芽,有的没有。他将马铃薯拿来观察,并查阅资料得知,马铃薯属于块茎,有许多芽眼,芽眼内有芽。他认为有芽眼的马铃薯小块才能发芽。 为了验证假设是否成立,小刚又重新进行了实验。
①取两个盛有潮湿的、肥沃土壤的花盆。
②将挑选好的四个马铃薯切成大小相等的20个小块,分为甲、乙两组。将带有芽眼的10个马铃薯小块(甲组)种在一个花盆内,将______________(乙组)种在另一个花盆内。将两个花盆放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结果,甲组马铃薯小块都发芽了,而乙组的都没发芽。
请据此回答:
(1)马铃薯切成大小相等的小块并放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的原因是为了控制___。
(2)甲组和乙组是一组________实验。
(3)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①取两个盛有潮湿的、肥沃土壤的花盆。
②将挑选好的四个马铃薯切成大小相等的20个小块,分为甲、乙两组。将带有芽眼的10个马铃薯小块(甲组)种在一个花盆内,将______________(乙组)种在另一个花盆内。将两个花盆放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结果,甲组马铃薯小块都发芽了,而乙组的都没发芽。
请据此回答:
(1)马铃薯切成大小相等的小块并放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的原因是为了控制___。
(2)甲组和乙组是一组________实验。
(3)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7.
朱鹮是一种稀有珍贵的鸟,原先生活在我国北方、日本、朝鲜半岛、东南亚等地。20世纪50年代,我国陕西秦岭山区还有不少朱鹮,后来因大片树林被砍伐,朱鹮失去了营巢繁殖的条件,数量锐减,几乎灭绝。80年代,科学家们经过艰苦搜寻,终于找到7只朱鹮。现在,在陕西省建立了洋县保护区并经过大力保护,朱鹮已有80多只。请根据以上资料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1)人类活动引起生态环境破坏是导致朱鹮灭绝的主要原因之一。(____)
(2)建立保护区的措施是保护动物的最有效措施。(____)
(3)在陕西省洋县建立保护区保护朱鹮属于易地保护。(____)
(4)在适当的时候,也可以猎杀朱鹮。(____)
(1)人类活动引起生态环境破坏是导致朱鹮灭绝的主要原因之一。(____)
(2)建立保护区的措施是保护动物的最有效措施。(____)
(3)在陕西省洋县建立保护区保护朱鹮属于易地保护。(____)
(4)在适当的时候,也可以猎杀朱鹮。(____)
3.单选题- (共19题)
10.
杜鹃将自己的卵产到别的小鸟巢中,小鸟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食杜鹃的雏鸟。对小鸟这种行为的解释,正确的是
①是先天性行为 ②是学习行为 ③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④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①是先天性行为 ②是学习行为 ③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④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②④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③ |
23.
学习了“遗传的物质基础”后,小路同学找来一根白色长绳,在长绳上用红橙黄绿等颜色涂出了长短不一的区段。长绳、各色区段可分别代表的是
A.DNA和染色体 | B.基因和DNA |
C.DNA和基因 | D.蛋白质和DNA |
25.
新疆的哈密瓜因甜度大而著称,有人将其引进到福建种植,其果实甜度大大降低,再引种回新疆种植,果实又恢复到以往的甜度。从哈密瓜引种的过程看出
A.在引种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 B.甜度不是生物的性状,不会遗传 |
C.由环境条件引起甜度的变化不遗传 | D.甜度的变化不属于变异 |
4.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资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9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