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下面是小明同学探究“蚂蚁是否爱吃甜的食物”这一问题设计的一个实验方案。 请你协助小明完善该实验方案:

实验用具:一截劈开的竹筒(约15cm)、5只蚂蚁、一杯浓糖水、一杯清水、一个放大镜、两支滴管。
(1)提出的问题是:_____
(2)作出的假设是:_____
(3)实验步骤:
①分别用滴管在竹筒的两端各滴上一滴浓糖水和一滴清水;
②将5只蚂蚁等距离放在浓糖水与清水之间,如图所示。
③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觅食行为
(4)按实验设计的步骤完成实验。
(5)实验现象的预测和分析:
①如果蚂蚁爬向淸水一端或停留在原处不动或不定向爬动,则不能说明蚂蚁爱吃甜食。
②如果蚂蚁爬向浓糖水一端取食,则说明_____。
(6)把探究过程和实验结果跟同学交流,最后把蚂蚁放回大自然。
以上实验设计中清水对浓糖水起_____作用,为了使以上实验设计更具有科学性,需要补充的环节是:_____。

实验用具:一截劈开的竹筒(约15cm)、5只蚂蚁、一杯浓糖水、一杯清水、一个放大镜、两支滴管。
(1)提出的问题是:_____
(2)作出的假设是:_____
(3)实验步骤:
①分别用滴管在竹筒的两端各滴上一滴浓糖水和一滴清水;
②将5只蚂蚁等距离放在浓糖水与清水之间,如图所示。
③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觅食行为
(4)按实验设计的步骤完成实验。
(5)实验现象的预测和分析:
①如果蚂蚁爬向淸水一端或停留在原处不动或不定向爬动,则不能说明蚂蚁爱吃甜食。
②如果蚂蚁爬向浓糖水一端取食,则说明_____。
(6)把探究过程和实验结果跟同学交流,最后把蚂蚁放回大自然。
以上实验设计中清水对浓糖水起_____作用,为了使以上实验设计更具有科学性,需要补充的环节是:_____。
2.单选题- (共6题)
2.
将如图中的植物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水绵→葫芦藓→肾蕨→油松→玉米 |
B.水绵→肾蕨→葫芦藓→油松→玉米 |
C.葫芦藓→水绵→肾蕨→玉米→油松 |
D.葫芦藓→肾蕨→水绵→玉米→油松 |
5.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生物兴趣小组通过调查发现校园里有①榕树、②葫芦藓、③侧柏、④月季、⑤相思草、⑥蚂蚁、⑦蜜蜂、⑧小鸟,组员们将这些生物进行分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按照以上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来进行分类,可分为两类:一类是⑥⑦⑧;另一类是①②③④⑤ |
B.把①②③④⑤按有无种子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其中种子植物有①③④⑤ |
C.把⑥⑦⑧按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分为两类:⑧是脊椎动物;⑥⑦是无脊柱动物 |
D.种子植物①③④⑤全部属于木本植物 |
6.
关于以下动物主要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①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用鳃呼吸,体温不恒定 |
B.②幼体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体温不恒定 |
C.③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胸肌发达,用肺呼吸,并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 |
D.④体表被毛,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体温恒定,哺乳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