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A.大熊猫憨态可掬,小猴子顽皮可爱,逗得一向严肃的大人们都忍.俊.不.禁.地笑了。 |
B.他不但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且还要据.理.力.争.,试图推卸责任,逃避惩罚。 |
C.这时万.籁.俱.寂.,只听得嘀嗒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 |
D.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是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同学的作文要么文.不.加.点.,要么一逗到底。 |
A.《七律·长征》是一首气势恢宏、大气磅礴的革命史诗,它热情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 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
B.《枣核》的作者是现代翻译家、记者萧乾,课文以“枣核”为线索,表现了旅居海外的美籍华人对故乡、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
C.《最后一课》以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一个小学生在“最后一课”上的见闻感受,再现了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丧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
D.《背影》是一篇抒情氛围浓郁的叙事散文,作者深情回忆了父亲为我买橘子的过程,浓墨重彩地渲染了血浓于水的父子亲情。 |
2.字词书写- (共1题)
3.诗歌鉴赏- (共1题)
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注】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历经坎坷的诗人来到成都,在朋友的帮助下,在城郊的 浣花溪畔建了一间草堂,世称“杜甫草堂”,本诗即作于此时。
【小题1】阅读全诗,说说诗人描绘的哪些画面具体表现了首联中的“事事幽”。
【小题2】请结合《春望》,谈谈你对“微躯此外更何求”的理解。
4.文言文阅读- (共1题)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⑴值.胡贼攻郡(________)
⑵友人语.巨伯曰 (________)
⑶贼既.至 (________)
⑷不忍委.之 (________)
【小题2】下列句中的“而”与“而入有义之国”中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
B.濯清涟而不妖 |
C.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D.缚一人过王而行 |
⑴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你认为荀巨伯是一个怎样的人?
5.现代文阅读- (共1题)
父亲不写信
⑴同学拿出家信给我看,一行亲切的字映入眼帘:“亲爱的孩子……”感动之余不禁想 起了自己千里之外的父亲。父亲从来没给我写过信。
⑵父亲是个民办教师,在记忆中,我从来没有享受过在他臂弯里、脊背上撒娇的幸福。 父爱,在我童年的回忆中一片空白。每当看到别的孩子在他们自己父亲怀里尽情玩闹时,我 幼小的心灵里总有说不出的失落,但慢慢地我也习惯了这种弃儿般的生活。“父亲”仅仅意 味着两个冷冰冰的汉字。他永远是威严的,话很少 ,冷峻的脸上很难见到笑容。他没打过我没骂过我也从没对我表示过一点亲昵,不表扬我不批评我也不约束我。我总感到自己和他很疏远,在他面前总是一阵阵的紧张,我怕他。由于怕,我总是有意地远离他。
⑶直到有一天父亲打开啤酒给我也倒上一杯时我才意识到,在他眼中我已经长大了。然 而我们俩之间的话仍然很少,往往是他问一句,我答一句;他不问,我便不语。我们在一起 常常是长时间的沉默,我隐隐感到一条无形的、深深的代沟已经横亘在我们父子之间了。
⑷我读高三那年,母亲去世了,本来就不大宽裕的家庭变得更紧巴了。偏偏那年我又没 有考上大学,心情坏 到了极点,父亲并没说我什么,只是话语更少了。一天中午,他忽然给 了一沓钱:“你去复读吧。”我奇怪哪里来的钱,但终究没问他。后来才发现,那头跟了我 们家多年的毛驴没了。从此父亲更加艰难地挑起了家里所有的担子,从那年起,他的白发我 再也数不清了。
⑸我把泪咽进肚里,苦读了一年。一年后当我把通知书交到父亲手上时,他也并没表现 出太多的高兴,只记得他喝了许多酒,过后他看着地图自言自语地说:“兰州,到底远了点。” 我分明看到他冷峻的脸上有了一丝难以掩饰的慈祥的伤感,但很快他便忙着给我打点行李,到处借学费去了。
⑹我临走时正赶上父亲要去市里的一所师范进修,他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淡淡地 笑了笑说:“到时候我就不送了,你自己去吧,大学生了,还能丢了吗?”我也笑一笑,但 不知怎么,一开口鼻子却酸了。
⑺没想到在我走的前一天晚上,他却风尘仆仆地从百里之外赶了回来(这时他才去了两 天),“老觉着不放心呢,回来看看,看看!”看着父亲那一头汗淋淋的灰发,泪,在我眼里 打转。夜里,父亲说:“到了兰州给家里回句话。”我应着。沉默了一阵子,他又说:“用 钱就言语一声,一个人在外头,别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让人家瞧不起,家里怎么也好对付……”⑻我没让父亲送我,一个人登上了西去的列车。二十年了,当我第一次离开家,才真正 懂了父亲——那是平静水波深处的激流啊!
⑼大学里我常给父亲写信,告诉他我生活得很好,告诉他学校里的一切。没别的,我只 想让他高兴,让他知道儿子没有忘记他。父亲从不给我写信,我理解他,他是个不善表露感 情的人,再说他也很忙。去年寒假回到家,邻居对我说:“你每来一封信,你爸都乐得像个 孩子似的,给这个看给那个看。”蓦地,我心头一震!
⑽妹妹来信说:哥,爸爸每天看完新闻联播总要看兰州的天气预报,他整天看石家庄至 兰州的铁路线,我说:“爸爸,您老惦记着哥吗?”他说:“不惦记,你哥这孩子,让人放 心……”
⑾泪光中,我又看见了父亲那冷峻的面孔。父亲,您这句话顶得上千万封信了。
【小题1】结合文意,说说第⑵段中“父爱,在我童年的回忆中一片空白”一句具体体现在哪里。【小题2】第⑻段画线句“那是平静水波深处的激流啊”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作用?
【小题3】父亲“冷峻的脸(面孔)”在文中共出现三次,这其中有变的也有不变的。结合全文,说 说你的理解。
【小题4】说说第⑾段最后一句“父亲,您这句话顶得上千万封信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6.语言表达- (共2题)
汉字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唯一一种表意文字。汉字字形和字义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例如 “休”,由“人”和“木”两部分构成,人倚在树旁,表示休息。你能猜出下面两个汉字的本 来意思吗?
①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文-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