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1.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
B.元坊的瓜很甜,几十里外就闻到瓜香了。 |
C.他擦过的玻璃,就像没有玻璃那样亮。 |
D.面对青春时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信念:珍惜,珍惜,再珍惜。 |
2.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世说新语》选自《世说新语笺疏》。南朝宋临川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
B.《骆驼祥子》《飞鸟集》《朝花夕拾》《论语》的作者分别是老舍、冰心、鲁迅和孔子。 |
C.“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一句中“钻”是动词,“小草”“里”是名词。 |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如“尊君”是尊称对方的父亲,“家君”是谦称自己的父亲。 |
2.字词书写- (共1题)
3.
根据拼音写汉字。
初心永志不忘,使命催人奋进。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传遍城镇、社区、厂矿、企业、乡村,在神州大地升腾jī dàng,引发共鸣,各地干部群众gǎn kǎi万千,信心盈怀,充满企盼。
初心永志不忘,使命催人奋进。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传遍城镇、社区、厂矿、企业、乡村,在神州大地升腾jī dàng,引发共鸣,各地干部群众gǎn kǎi万千,信心盈怀,充满企盼。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二)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③去后乃至
④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小题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未若柳絮因风起
②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3】上述两文都选自《世说新语》,而且都在字里行间表达了对睿智儿童的赞许之意。文中谢道温和元方的聪颖机智分别表现在哪个方面?请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
(一)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二)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③去后乃至
④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小题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未若柳絮因风起
②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3】上述两文都选自《世说新语》,而且都在字里行间表达了对睿智儿童的赞许之意。文中谢道温和元方的聪颖机智分别表现在哪个方面?请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
4.现代文阅读- (共2题)
5.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想起那年读书时
谷煜
真的,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
十来岁,三年级,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觉,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到了别人家里,是安静的,不声不响,微笑,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那些报纸,是一些富裕人家不知从哪里弄来的,贴在墙上,给土屋一点美观,不至于到处露着暗灰的墙皮。有字,可读,真好。
看着看着,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清了。而下面的报纸,往往是更旧一些,泛着黄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的味道。而于我,是温润,是隆重,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
慢慢读完一面墙,真畅快呀。
当时,除了课本之外,再也找不到书可读,偶然在同学家发现这样的“报纸墙”,自是欣喜若狂,也就有了这“串门”的雅好。
慢慢地,很多人知道我喜欢“读字”,便有人告诉我,谁谁那里有小人书,可以借着看看的。听了那些陌生的名字,怵头,哪里认识人家呀?怎么办?
便央求妈妈去借,大人总会和人家说上话的吧。
那时候的小人书,人人当宝贝的,自是不会轻易借出。便苦口婆心地求人家,一遍遍保证,不会弄丢的,不会弄脏的,不会弄扯的,一定按时还……终于,在人家一遍遍的叮嘱里,在犹豫的眼光里,拿到了小人书。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夜,深了,抚摸着小人书,恋恋不舍地睡去,天亮,它就该物归原主了。
还有让人欢喜的,是过年放鞭炮,很多的鞭炮是用废弃的书本卷成的,鞭炮在炸开的刹那,很多带着字的碎片,仿佛一个个精灵,舞蹈着,纷纷而来。我笑着跑着去迎接着那些碎片,在碎片里,看到一个个的“断句”,或者几个词语,那种此起彼伏的文字阅读,仿佛海边的波浪,一波波的涌动而来,真好。
当然,也会有大的收获,就是包鞭炮的纸张是大一些的(有时放学路上也会捡到一张大大的报纸,然后一路开心),捡来,展开,抚平,偶尔会读到一段故事,也许没有开头,也许没有结尾,但有一些词:万水千山,碧波荡漾,寂静芬芳,花来衫里,影落池中……它们,总像是春天拂过的风,暖暖的,通身清透。
拥有淋漓畅快的读书机会,是因为村里一户人家,做起了废品收购的买卖。他家的院子里,堆满了瓶瓶罐罐,纸箱书本。没有任何人邀请,我就成了人家的“座上客”,只要一有空闲,就跑到人家的院子里,那个小小的院落,被我一寸寸地丈量过了。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看到了一本本完整的杂志,一本本很旧很破,几乎还是繁体字的《西游记》《后唐演义》……一路读起来,磕磕绊绊的,但总算能读过去。
坐在小小的院子里,有书天地,满心欢喜。
看不完的时候,要拿回家看,人家说不行。谁会无缘无故相信一个不认识的小姑娘呢?
怎么办?
偷呗。悄悄偷回家,连夜看,赶紧看。第二天去的时候,再悄悄把书放下,生怕人家发现找到家里来,那样,肯定会是一顿暴揍的。也会有晚放的时候,是因为看到了喜欢的地方,要抄下来,就会晚一些送过去。还好,一直没有发生血腥事件。
慢慢地,条件好了,来到乡里读书,可读的书多了起来。但是,却因为爱熬夜,受到了妈妈的限制。为了防止妈妈批评我,我钻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电池没得太快,也不是长久之策,就和妈妈打游击战。
那时候,没有雾霾,夜晚总是清亮亮的,我就盼着每个月的十五六,在月光下看,但眼睛看得疼啊,试了几次之后,也就放弃了。
月光下,窗台边,一股清凉,几声蟋蟀鸣的浪漫场景,却是在少年的记忆里,飘飘欲仙。
后来啊,读书的种类,读书的桌子,读书的茶台,读书的座椅,读书的场地……慢慢丰富起来,读书的每一个刹那,都仿佛是时光滋养的花枝,慢慢开出耀眼的花来。
多年以后,到底还是因为这书,生出了一些灵性,鲜亮了人生。
蓦然回首,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在阳光丽日里,散发着温暖、生动、可爱、亲切。一纸一片,在呼啦啦的青春里,依然于素色中呈现着夺目的光芒,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原文有删改)
【小题1】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
【小题2】下面句子的语言富有表现力,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小题3】作者回味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写到“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句中的“花”指的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小题4】结合全文,写出你对文末画线句子的理解。
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想起那年读书时
谷煜
真的,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
十来岁,三年级,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觉,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到了别人家里,是安静的,不声不响,微笑,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那些报纸,是一些富裕人家不知从哪里弄来的,贴在墙上,给土屋一点美观,不至于到处露着暗灰的墙皮。有字,可读,真好。
看着看着,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清了。而下面的报纸,往往是更旧一些,泛着黄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的味道。而于我,是温润,是隆重,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
慢慢读完一面墙,真畅快呀。
当时,除了课本之外,再也找不到书可读,偶然在同学家发现这样的“报纸墙”,自是欣喜若狂,也就有了这“串门”的雅好。
慢慢地,很多人知道我喜欢“读字”,便有人告诉我,谁谁那里有小人书,可以借着看看的。听了那些陌生的名字,怵头,哪里认识人家呀?怎么办?
便央求妈妈去借,大人总会和人家说上话的吧。
那时候的小人书,人人当宝贝的,自是不会轻易借出。便苦口婆心地求人家,一遍遍保证,不会弄丢的,不会弄脏的,不会弄扯的,一定按时还……终于,在人家一遍遍的叮嘱里,在犹豫的眼光里,拿到了小人书。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夜,深了,抚摸着小人书,恋恋不舍地睡去,天亮,它就该物归原主了。
还有让人欢喜的,是过年放鞭炮,很多的鞭炮是用废弃的书本卷成的,鞭炮在炸开的刹那,很多带着字的碎片,仿佛一个个精灵,舞蹈着,纷纷而来。我笑着跑着去迎接着那些碎片,在碎片里,看到一个个的“断句”,或者几个词语,那种此起彼伏的文字阅读,仿佛海边的波浪,一波波的涌动而来,真好。
当然,也会有大的收获,就是包鞭炮的纸张是大一些的(有时放学路上也会捡到一张大大的报纸,然后一路开心),捡来,展开,抚平,偶尔会读到一段故事,也许没有开头,也许没有结尾,但有一些词:万水千山,碧波荡漾,寂静芬芳,花来衫里,影落池中……它们,总像是春天拂过的风,暖暖的,通身清透。
拥有淋漓畅快的读书机会,是因为村里一户人家,做起了废品收购的买卖。他家的院子里,堆满了瓶瓶罐罐,纸箱书本。没有任何人邀请,我就成了人家的“座上客”,只要一有空闲,就跑到人家的院子里,那个小小的院落,被我一寸寸地丈量过了。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看到了一本本完整的杂志,一本本很旧很破,几乎还是繁体字的《西游记》《后唐演义》……一路读起来,磕磕绊绊的,但总算能读过去。
坐在小小的院子里,有书天地,满心欢喜。
看不完的时候,要拿回家看,人家说不行。谁会无缘无故相信一个不认识的小姑娘呢?
怎么办?
偷呗。悄悄偷回家,连夜看,赶紧看。第二天去的时候,再悄悄把书放下,生怕人家发现找到家里来,那样,肯定会是一顿暴揍的。也会有晚放的时候,是因为看到了喜欢的地方,要抄下来,就会晚一些送过去。还好,一直没有发生血腥事件。
慢慢地,条件好了,来到乡里读书,可读的书多了起来。但是,却因为爱熬夜,受到了妈妈的限制。为了防止妈妈批评我,我钻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电池没得太快,也不是长久之策,就和妈妈打游击战。
那时候,没有雾霾,夜晚总是清亮亮的,我就盼着每个月的十五六,在月光下看,但眼睛看得疼啊,试了几次之后,也就放弃了。
月光下,窗台边,一股清凉,几声蟋蟀鸣的浪漫场景,却是在少年的记忆里,飘飘欲仙。
后来啊,读书的种类,读书的桌子,读书的茶台,读书的座椅,读书的场地……慢慢丰富起来,读书的每一个刹那,都仿佛是时光滋养的花枝,慢慢开出耀眼的花来。
多年以后,到底还是因为这书,生出了一些灵性,鲜亮了人生。
蓦然回首,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在阳光丽日里,散发着温暖、生动、可爱、亲切。一纸一片,在呼啦啦的青春里,依然于素色中呈现着夺目的光芒,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原文有删改)
【小题1】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
【小题2】下面句子的语言富有表现力,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小题3】作者回味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写到“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句中的“花”指的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小题4】结合全文,写出你对文末画线句子的理解。
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6.
写字的故事
李 冰
①写字能有什么故事呢?对用电脑写字的人来说,无非就是敲敲打打,我是写毛笔字的,关于写字,实在有很多的事情可说。
②说起学写字,还得从家乡说起。我的家乡是北方的一个普通小村,山清水秀,村里有个姑娘叫娥子,因为生得俊俏,方圆几十里都有名,求亲得人快踏破了门槛,可娥子就是谁也不应。
③有一天,娥子要嫁了!嫁的人是邻村老赵家的二林,二林又黑又瘦的,长得也不济,大家伙都有些纳闷儿。
④二林是倒插门儿,就是落户到娥子家来。不久,便开始教我们写毛笔字,写毛笔字在我们村上是很光显的一件事。村子上只有老王头有毛笔,逢年过节或哪家娶媳妇的时候,他才肯摆出来写一写,可去年老王头过世了。
⑤二林写得一手好字!人也和气,即使我们跟他捣乱,他也不生气,还是耐心地教。后来,我们才知道,娥子嫁给二林没别的,图的就是这手好字,二林教我们写字的时候,娥子总是躲在一边美滋滋地看着。
⑥在我的记忆中,娥子家房后那棵正在开花的大槐树是十分清晰的,满树的花在阳光下灿烂娴静,我觉得它特别像娥子。墨香和花香混在一起,有种很特别的味道,我是在朦胧中喜欢着娥子的。
⑦在我爹眼里,二林是靠着一手好字才娶了个俏媳妇。于是,爹设法在城里给我找了个老师。老师名叫黄绮,刚从牛棚里放出来。黄绮老师教我写字时是极少让我在宣纸上写的,他总是让我捡一些废旧的报纸回来,用湿布在上面擦一擦,这样一来,被擦掉油光的报纸就抓笔了。字只有写到十分把握时,老师才允许我在宣纸上写一张。这时候我会用十二分的小心铺好宣纸,浓浓地磨好一砚墨,用笔一舔,雪白的宣纸,黑生生的字。写完之后,再轻轻按上一枚艳红的章。洒脱委和的气息立即扑面而来,心头顿时会涌起一种生命的喜悦。
⑧在书法道路上,我一直在探索着古与今的契合点,寻找着独属自己的风格。
⑨去年春天,我回了趟老家,归乡时节,恰逢槐花盛开,雪白的花一片片的,开得满山满沟。山中寂无一人,只能听见自己的脚步声,我在山石中禹禹独行,石块屹然矗立,岁月雕下的沟痕凝重清醒,浑然构成一种张力,透出华夏文明的古老与厚重,而上面的落花则显得潇洒飘逸。
⑩苍石与落花,我的心不由为之一动:凝重如苍石卧地,潇洒似落花飞空,这不正是我要追求的书法风格吗?
(选自中央电视台电视诗歌散文,选文有删改)
【小题1】【小题2】文章围绕“写字”写了那些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小题3】【小题4】结合文章内容,品析第⑦段划线句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这时候我会用十二分的小心铺好宣纸,浓浓地磨好一砚墨,用笔一舔,雪白的宣纸,黑生生的字。
【小题5】【小题6】联系上文,说说“我”追求的写作风格是什么?
这不正是我要追求的书法风格吗?
【小题7】【小题8】如果从下面选择一句作为文章的结尾,你选择哪一句?说说理由。
A. 一张宣纸静静地躺在书桌上,本来洁白的面目在昏黄灯光的映衬下,仿佛一个饱受沧桑的老者。我拿起毛笔,让柔软的笔触与粗糙的纸面碰撞出激情,写下对美好生命的虔诚礼赞。
B. 桃花开着,二林老了,他依然保持着老习惯,摆上方桌写对联,娥子呢,还是先前那样坐在一边美滋滋地看着。
我选( )。因为:
【小题9】【小题10】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它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阐释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近年来,中国书法引起了许多外国人的兴趣,他们纷纷拿起毛笔练起了中国书法。然而许多中国学生却很难写出一手规范美观的汉字,字体“龙飞凤舞”、字迹潦草难辨,甚至不会用毛笔。学生对待中国语言文字的草率态度让不少教师、家长头痛,也引起了政协委员的关注。两会期间,40余位委员联名提案呼吁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汉字写能力。请你拟写一则公益广告,呼吁中国青少年学习中国书法,争取写出一手规范美观的汉字。
写字的故事
李 冰
①写字能有什么故事呢?对用电脑写字的人来说,无非就是敲敲打打,我是写毛笔字的,关于写字,实在有很多的事情可说。
②说起学写字,还得从家乡说起。我的家乡是北方的一个普通小村,山清水秀,村里有个姑娘叫娥子,因为生得俊俏,方圆几十里都有名,求亲得人快踏破了门槛,可娥子就是谁也不应。
③有一天,娥子要嫁了!嫁的人是邻村老赵家的二林,二林又黑又瘦的,长得也不济,大家伙都有些纳闷儿。
④二林是倒插门儿,就是落户到娥子家来。不久,便开始教我们写毛笔字,写毛笔字在我们村上是很光显的一件事。村子上只有老王头有毛笔,逢年过节或哪家娶媳妇的时候,他才肯摆出来写一写,可去年老王头过世了。
⑤二林写得一手好字!人也和气,即使我们跟他捣乱,他也不生气,还是耐心地教。后来,我们才知道,娥子嫁给二林没别的,图的就是这手好字,二林教我们写字的时候,娥子总是躲在一边美滋滋地看着。
⑥在我的记忆中,娥子家房后那棵正在开花的大槐树是十分清晰的,满树的花在阳光下灿烂娴静,我觉得它特别像娥子。墨香和花香混在一起,有种很特别的味道,我是在朦胧中喜欢着娥子的。
⑦在我爹眼里,二林是靠着一手好字才娶了个俏媳妇。于是,爹设法在城里给我找了个老师。老师名叫黄绮,刚从牛棚里放出来。黄绮老师教我写字时是极少让我在宣纸上写的,他总是让我捡一些废旧的报纸回来,用湿布在上面擦一擦,这样一来,被擦掉油光的报纸就抓笔了。字只有写到十分把握时,老师才允许我在宣纸上写一张。这时候我会用十二分的小心铺好宣纸,浓浓地磨好一砚墨,用笔一舔,雪白的宣纸,黑生生的字。写完之后,再轻轻按上一枚艳红的章。洒脱委和的气息立即扑面而来,心头顿时会涌起一种生命的喜悦。
⑧在书法道路上,我一直在探索着古与今的契合点,寻找着独属自己的风格。
⑨去年春天,我回了趟老家,归乡时节,恰逢槐花盛开,雪白的花一片片的,开得满山满沟。山中寂无一人,只能听见自己的脚步声,我在山石中禹禹独行,石块屹然矗立,岁月雕下的沟痕凝重清醒,浑然构成一种张力,透出华夏文明的古老与厚重,而上面的落花则显得潇洒飘逸。
⑩苍石与落花,我的心不由为之一动:凝重如苍石卧地,潇洒似落花飞空,这不正是我要追求的书法风格吗?
(选自中央电视台电视诗歌散文,选文有删改)
【小题1】【小题2】文章围绕“写字”写了那些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小题3】【小题4】结合文章内容,品析第⑦段划线句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这时候我会用十二分的小心铺好宣纸,浓浓地磨好一砚墨,用笔一舔,雪白的宣纸,黑生生的字。
【小题5】【小题6】联系上文,说说“我”追求的写作风格是什么?
这不正是我要追求的书法风格吗?
【小题7】【小题8】如果从下面选择一句作为文章的结尾,你选择哪一句?说说理由。
A. 一张宣纸静静地躺在书桌上,本来洁白的面目在昏黄灯光的映衬下,仿佛一个饱受沧桑的老者。我拿起毛笔,让柔软的笔触与粗糙的纸面碰撞出激情,写下对美好生命的虔诚礼赞。
B. 桃花开着,二林老了,他依然保持着老习惯,摆上方桌写对联,娥子呢,还是先前那样坐在一边美滋滋地看着。
我选( )。因为:
【小题9】【小题10】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它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阐释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近年来,中国书法引起了许多外国人的兴趣,他们纷纷拿起毛笔练起了中国书法。然而许多中国学生却很难写出一手规范美观的汉字,字体“龙飞凤舞”、字迹潦草难辨,甚至不会用毛笔。学生对待中国语言文字的草率态度让不少教师、家长头痛,也引起了政协委员的关注。两会期间,40余位委员联名提案呼吁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汉字写能力。请你拟写一则公益广告,呼吁中国青少年学习中国书法,争取写出一手规范美观的汉字。
5.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字词书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