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5题)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愚氓(méng) 柔媚(mèi) 呜咽(yè) 山岚雾气(nán) |
B.矗立(zhù) 踉跄(liàng) 绚丽(xuàn) 鳞次栉比(zhì) |
C.祈祷(qí) 狼藉(jí) 翘望(qiào) 旁逸斜出(yì) |
D.琐屑(xiè) 镂空(lòu) 雄踞(jù) 争妍斗艳(yán) |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个别同学平时学习马虎而考试作弊,对这种铤而走险的行为,学校将会加大教育的力度。 |
B.一首《扬州慢》,她仅读了两遍就记住了,如此惊人的记忆力,我们这些普通的学生是鞭长莫及的。 |
C.超市正在举行“反季节促销”活动,许多顾客慷慨解囊,大量抢购。 |
D.新的交通规则将在全国施行,而个别司机却不以为意,没能引起他们的重视。 |
3.
下列对各句的判断与分析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交头接耳 思维敏捷 竞选班长 销售计划 ——这几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 |
B.窗外的阳光柔和地洒向大地。——“窗外”是形容词,“柔和”是副词,“洒”是动词。 |
C.北京西城区党政代表团先后考察了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史公祠等,详细了解我市城市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等民生实事建设情况。——这句的主干是“代表团了解情况”。 |
D.雪映梅花梅映雪。——与此形成对偶句的是“春游人醉水中天”。 |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暑假前,赞化学校向全体同学发出了不要到陌生水域游泳、更不要独自一人去游泳。 |
B.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着。 |
C.有些错误不需要道歉,那些善心和宽容下的“错误”,正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基石和动力。 |
D.据调查显示,目前有超过八成的家长选择给孩子们报课外辅导班,其中,报一个辅导班的比例是17%。 |
5.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准确的一项是( )
A.《春望》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绝句,首联、颔联有“望”字统领,抒发了诗人触景生情、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 |
B.余秋雨的《阳关雪》,通过描写对阳关雪这一自然景观背后所沉淀的历史文化内涵的探寻表现中国古代文人不朽的地位,并追寻古人曾经经历的生命体验来表现他们悲剧性的命运。 |
C.季羡林在《幽径悲剧》一文中,揭露了令人无比痛心的“愚氓灭美”的现实,抒发了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
D.亲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之一。朱自清的叙事散文《背影》,抒写的是父子情深;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小说《父母的心》,赞美了父母对子女的至诚爱心。 |
2.字词书写- (共1题)
6.
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书法是中华国cuì(______),其历史源远流长,一直可追sù(______)到文字产生之时。书法与个性的关系错综复杂,许多看似柔弱的文人却有一副奇jué(______)的笔墨。王羲之的行书匀称俊俏、潇洒流丽;颜真卿的楷书结构缜密、挺拔遒劲……书法负zài(_______)了千年文人的松风梅骨。
书法是中华国cuì(______),其历史源远流长,一直可追sù(______)到文字产生之时。书法与个性的关系错综复杂,许多看似柔弱的文人却有一副奇jué(______)的笔墨。王羲之的行书匀称俊俏、潇洒流丽;颜真卿的楷书结构缜密、挺拔遒劲……书法负zài(_______)了千年文人的松风梅骨。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7.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乌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挈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太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念无与为乐者 (_________) (2)湖中人鸟声俱绝 (_________)
(3)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_________) (4)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_________)
【小题2】下面选项中加点的词语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小题3】翻译画线句子。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甲文“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与乙文“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景物特点有何不同?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乌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挈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太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念无与为乐者 (_________) (2)湖中人鸟声俱绝 (_________)
(3)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_________) (4)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_________)
【小题2】下面选项中加点的词语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盖竹柏影也。 盖一癞蛤蟆也(《幼时记趣》) |
B.相与步于中庭。 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使楚》) |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闻爷娘唤女声(《木兰诗》) |
D.余强饮三太白而别 远嫌而避怨(《治水必躬亲》) |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甲文“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与乙文“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景物特点有何不同?
4.现代文阅读- (共2题)
8.
阅读尉克冰的《紫藤花开》一文,回答下列小题
紫藤花开
尉克冰
①春天来了,树枝吐绿了,柔润,舒展。花儿们赶趟似的竞相开放,拥挤,热闹。可园子里的紫藤花架上还是一片沉寂,没有一丝生机,似乎连鸟儿都不愿意光顾它。
②我走近那架老藤。它扭着灰褐色的身躯攀爬在花架上,苍老而粗粝。它的枝干没有一寸肌肤是完好无损的,被凌厉的寒冬侵蚀得黯淡,皲裂,有的几乎要剥落掉。花架顶上错综的枝条是它的蓬头垢发,风一吹,更显得干枯凌乱。
③整整一个冬天几乎没有雪。好不容易盼来了春天,可它也十分吝啬雨水,土地饥渴得张大了嘴巴,难受地喘着气。紫藤就生长在这样的园子里。
④它不会是死了吧,我总是这样猜测着。我用手掐了下它的枝尖,“咔吧”一下就断了,干黄,粗糙,里面没有一点水分,看不到任何生命的迹象。每次我路过园子的时候,就会向它投去怜惜的一瞥,不忍心多看一眼。
⑤春光易逝,花落无声。轰轰烈烈开过后,花儿们渐渐地凋谢了各自的容颜,一抹抹灿黄,一片片绯红,一瓣瓣雪白都湮没在春天的匆匆脚步声里。
⑥当我又一次经过紫藤花架时,不由得怔住了。看,是谁在它身体上画出几片绿叶?挂了一串又一串的“绒毛虫”?那几片叶子里淌着怎样的绿啊,明媚得逼人眼,温润得沁人心脾。每片叶子分成五小片,像花一样绽放在枝头,像手一样抚摸着母亲苍老温暖的身体。一串串的“绒毛虫”,是春风写在紫藤花架上的诗行?是包裹着美丽生命的魔法布?用不了几天,那“绒毛虫”里便会毕毕剥剥地飞出一群紫色的蝴蝶来。
⑦不几日,紫藤架上的“绒毛虫”越来越多。起初,从“绒毛虫”里钻出的是一串紫色的花蕾,形状像豆花,似弯弯的月亮。两三天后,花蕾便伸展了羽翼,化成翩跹的紫蝶。这时候你再看吧,紫藤架上叶子更多更绿了,花已密集成了一串串,一团团,一簇簇,远远望去,似翠绿的浪花中升腾起淡紫色的云霞,典雅而清丽。微风过处,清香四溢。
⑧这时的花架已经完全被花和叶子覆盖了,几缕阳光调皮地从枝叶间挤进来,跳跃在花瓣上,演奏出一首明丽的春日乐曲。我站在花架下,聆听着花开的声音。是的,花开是有声音的。时而如管弦,发出丝丝的细碎声;时而似泉水,流泻出叮咚的清脆声,时而如瀑布,爆发出訇訇的宣响。每一小朵花都有一张笑脸,仰望着蓝天;每一小朵花都有一个嘴巴,甜甜地微笑,每一小朵花都有一双翅膀,在风中飞翔。不仅是单朵的花,每一串花,每一团花也如此,都呈现出一种飞翔的姿态,飞翔在属于它们自己的天空中。紫藤的美,便是美在它的姿态上。它恬静优雅,从容内敛;它美而不媚,秀而不娇;它昂扬而不张扬,灿烂而不浮华;它不与百花争宠,不与同类比艳。正是因了这份特质,它才更有韵致,更具风情。
⑨土壤依然干旱,枝干依然枯老。紫藤没有生长在花柳繁华地,也没有生长在温柔富贵乡。就是这样一片贫瘠的土地,在仲春时节,竟孕育出蓬蓬勃勃的满树花香,满眼碧绿。我抚摸着它粗粝的枝干,那里面沉积着多少生活的磨难和艰辛,又承载着多少憧憬与梦想。每一次春天的萌动,都要走过冰冻尘封的冬日;每一朵花开,都会伴随着成长的疼痛,需要奋力剥开生命的躯壳。它们懂得这些,所以,才会把苦难当作养料,把考验当成磨砺,将梦想开成精致的花朵。
⑩时至暮春,紫藤花已谢。花架上浓密的叶子,呈送给人们一片清凉的绿荫。我捡拾起零落在地上枯萎的花朵,它早已失去了往日的丰姿。令我惊奇的是,它依然展开翅膀,呈现出凌空飞翔的姿态......
【小题1】阅读全文,梳理文章的内容。
枝尖干黄粗糙→______________→钻出紫色花蕾→______________→紫藤花已谢
【小题2】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用不了几天,那“绒毛虫”里便会毕毕剥剥地飞出一群紫色的蝴蝶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是因了这份特质,它才更有韵致,更具风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从修辞角度品析第⑧段中画线句子的妙处。
每一小朵花都有一张笑脸,仰望着蓝天;每一小朵花都有一个嘴巴,甜甜地微笑,每一小朵花都有一双翅膀,在风中飞翔。
【小题4】第③段中作者为什么描写土地“饥渴得张大了嘴巴,难受地喘着气”?
【小题5】文章第⑨段中写道:“它们懂得这些,所以,才会把苦难当作养料,把考验当成磨砺,将梦想开成精致的花朵。”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紫藤花开
尉克冰
①春天来了,树枝吐绿了,柔润,舒展。花儿们赶趟似的竞相开放,拥挤,热闹。可园子里的紫藤花架上还是一片沉寂,没有一丝生机,似乎连鸟儿都不愿意光顾它。
②我走近那架老藤。它扭着灰褐色的身躯攀爬在花架上,苍老而粗粝。它的枝干没有一寸肌肤是完好无损的,被凌厉的寒冬侵蚀得黯淡,皲裂,有的几乎要剥落掉。花架顶上错综的枝条是它的蓬头垢发,风一吹,更显得干枯凌乱。
③整整一个冬天几乎没有雪。好不容易盼来了春天,可它也十分吝啬雨水,土地饥渴得张大了嘴巴,难受地喘着气。紫藤就生长在这样的园子里。
④它不会是死了吧,我总是这样猜测着。我用手掐了下它的枝尖,“咔吧”一下就断了,干黄,粗糙,里面没有一点水分,看不到任何生命的迹象。每次我路过园子的时候,就会向它投去怜惜的一瞥,不忍心多看一眼。
⑤春光易逝,花落无声。轰轰烈烈开过后,花儿们渐渐地凋谢了各自的容颜,一抹抹灿黄,一片片绯红,一瓣瓣雪白都湮没在春天的匆匆脚步声里。
⑥当我又一次经过紫藤花架时,不由得怔住了。看,是谁在它身体上画出几片绿叶?挂了一串又一串的“绒毛虫”?那几片叶子里淌着怎样的绿啊,明媚得逼人眼,温润得沁人心脾。每片叶子分成五小片,像花一样绽放在枝头,像手一样抚摸着母亲苍老温暖的身体。一串串的“绒毛虫”,是春风写在紫藤花架上的诗行?是包裹着美丽生命的魔法布?用不了几天,那“绒毛虫”里便会毕毕剥剥地飞出一群紫色的蝴蝶来。
⑦不几日,紫藤架上的“绒毛虫”越来越多。起初,从“绒毛虫”里钻出的是一串紫色的花蕾,形状像豆花,似弯弯的月亮。两三天后,花蕾便伸展了羽翼,化成翩跹的紫蝶。这时候你再看吧,紫藤架上叶子更多更绿了,花已密集成了一串串,一团团,一簇簇,远远望去,似翠绿的浪花中升腾起淡紫色的云霞,典雅而清丽。微风过处,清香四溢。
⑧这时的花架已经完全被花和叶子覆盖了,几缕阳光调皮地从枝叶间挤进来,跳跃在花瓣上,演奏出一首明丽的春日乐曲。我站在花架下,聆听着花开的声音。是的,花开是有声音的。时而如管弦,发出丝丝的细碎声;时而似泉水,流泻出叮咚的清脆声,时而如瀑布,爆发出訇訇的宣响。每一小朵花都有一张笑脸,仰望着蓝天;每一小朵花都有一个嘴巴,甜甜地微笑,每一小朵花都有一双翅膀,在风中飞翔。不仅是单朵的花,每一串花,每一团花也如此,都呈现出一种飞翔的姿态,飞翔在属于它们自己的天空中。紫藤的美,便是美在它的姿态上。它恬静优雅,从容内敛;它美而不媚,秀而不娇;它昂扬而不张扬,灿烂而不浮华;它不与百花争宠,不与同类比艳。正是因了这份特质,它才更有韵致,更具风情。
⑨土壤依然干旱,枝干依然枯老。紫藤没有生长在花柳繁华地,也没有生长在温柔富贵乡。就是这样一片贫瘠的土地,在仲春时节,竟孕育出蓬蓬勃勃的满树花香,满眼碧绿。我抚摸着它粗粝的枝干,那里面沉积着多少生活的磨难和艰辛,又承载着多少憧憬与梦想。每一次春天的萌动,都要走过冰冻尘封的冬日;每一朵花开,都会伴随着成长的疼痛,需要奋力剥开生命的躯壳。它们懂得这些,所以,才会把苦难当作养料,把考验当成磨砺,将梦想开成精致的花朵。
⑩时至暮春,紫藤花已谢。花架上浓密的叶子,呈送给人们一片清凉的绿荫。我捡拾起零落在地上枯萎的花朵,它早已失去了往日的丰姿。令我惊奇的是,它依然展开翅膀,呈现出凌空飞翔的姿态......
【小题1】阅读全文,梳理文章的内容。
枝尖干黄粗糙→______________→钻出紫色花蕾→______________→紫藤花已谢
【小题2】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用不了几天,那“绒毛虫”里便会毕毕剥剥地飞出一群紫色的蝴蝶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是因了这份特质,它才更有韵致,更具风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从修辞角度品析第⑧段中画线句子的妙处。
每一小朵花都有一张笑脸,仰望着蓝天;每一小朵花都有一个嘴巴,甜甜地微笑,每一小朵花都有一双翅膀,在风中飞翔。
【小题4】第③段中作者为什么描写土地“饥渴得张大了嘴巴,难受地喘着气”?
【小题5】文章第⑨段中写道:“它们懂得这些,所以,才会把苦难当作养料,把考验当成磨砺,将梦想开成精致的花朵。”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9.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东坛井的陈皮匠
何 晓
①一个地方只 要历史长了,就会产生些离奇的故事。
②古城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当你花费了比去欧洲还要多的时间,从大城市曲里拐弯地来到这里时,疲惫的身心会猛然因眼前远离现代文明的古奥而震颤:唐宋格局、明清街院,这化石一样的小城里,似乎每一扇刻着秦琼尉迟恭的老木门后面,都有一个传承了五千年的大家族在繁衍生息……而每一个迎面过来的人,他穿得越是普通,你越是不敢小瞧他,因为他的身上自然地洋溢着只有在这样的古城里生长的人才有的恬静和自信,哪怕他只是一个绱鞋掌钉的小皮匠。
③沿袭着“食不过午”老规矩的,似乎只有传统小吃。但古城里曾经严格遵守另一种做生意“时不过午”老规矩的,却还有一个人,那就是东坛井的陈皮匠。
④东坛井是一条老街,街头有一口叫东坛井的千年老井。老井现在是文物,周围砌了台子,被重点保护了。陈皮匠的家就是陈家大院子,在老井东边,大院有两套天井一个后花园,一栋小巧的绣楼,后面一套天井是皮匠的藏书室。陈家大院子的正门在与街面丁对着的巷子里,除了家人进出,平时总关着。隔了街道,皮匠的摊子在老井西面的醋吧街沿上。皮匠从十九岁开始就在那里摆摊,没人说他不能在那里摆摊,他是这条街上最正宗的土著。
⑤皮匠的手艺好,补的鞋既巴适又牢实。了解他的人都说:可惜哟,一个老高中生,灵巧得能绣花,随便做啥也能成气候嘛,去当皮匠。皮匠才不这样想,他悠闲自在地守在摊子上,不管生意好坏,中午十二点都要准时收摊。他上午挣了多少钱,下午就要买多少钱的书。古城收售旧书和收藏旧书的人,都认得他,晓得他在意哪一类书,只要看到他来了,立马抱一摞出来任他选。钱不够,也没关系,第二天拿来就是了。古城的人都爱老书,或者自己读,或者倒来倒去当古董卖。
⑥晚上,皮匠一般都待在他的藏书室里。至于他在里面干些啥,皮匠娘子从不过问。要休息的时候,只是在外面喊:老汉,等你哈。皮匠听了,先咳嗽一声,然后才出来。
⑦皮匠的生活一直都像这样,很平静。古城其他人的生活也很平静——直到上个月皮匠的女儿回来。
⑧女儿是在上飞机的时候才打电话说要回来的。黄昏时,女儿回来了,后面还跟了一个干巴老头。女儿一进屋就介绍说:这是我的导师,历史学家牟汉达教授。爸爸,老教授想看看我们的族谱。
⑨皮匠一听来人是历史专家,心里就已经有数了。第二天,皮匠和女儿陪着教授在藏书室里整整待了六个小时,这六个小时里,从《续〈资治通答〉长编》《宋人轶事汇编》《宋史选举志》到《南充史志》《保宁府志》《将相堂记》《重修三陈书院记》《陈氏家谱》……教授一直在翻书,皮匠的女儿一直在拍照,皮匠一直在回答教授的提问。
⑩他们终于从藏书室里出来时,教授说:你已经有了我想有的一切。
⑪皮匠回应说:我这一辈子,就等这一天哩。
⑫数月后,一篇学术论文震惊了整个历史学界:《南宋三陈故里之重考》。而同时被震惊的还有古城的官员、文人和实业家:那么著名的历史人物原来是古城人啊!于是,古城迅速掀起了一股宣传、发现、挖掘的热浪,无限的商机突然摆在了眼前,安静的古城人一下子变得疯狂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被导游带来参观陈家大院,一批又一批的说客拥来劝皮匠合伙开发陈家大院……皮匠想:这东坛井陈家大院的大门,怕是再也关不上了。
⑬收到女儿寄回的报纸、杂志,皮匠认认真真地把老教授的论文和与论文相关的评论文章,读了一遍又一遍。然后他歇了十多天业,把家里的藏书整理出来,重新造册,一一核对之后,全部送给了牟汉达教授。
⑭从此,陈皮匠和古城的其他皮匠一样,下午也要补鞋了。
【小题1】文中第②段的环境描写,突出了古城怎样的特点?这对塑造陈皮匠的形象有何作用?
【小题2】陈皮匠的藏书有什么特点?请根据文本予以说明。
【小题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陈皮匠是怎么样的人。
【小题4】结合文章内容,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传统文化面临商机的看法。(80字左右)
东坛井的陈皮匠
何 晓
①一个地方只 要历史长了,就会产生些离奇的故事。
②古城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当你花费了比去欧洲还要多的时间,从大城市曲里拐弯地来到这里时,疲惫的身心会猛然因眼前远离现代文明的古奥而震颤:唐宋格局、明清街院,这化石一样的小城里,似乎每一扇刻着秦琼尉迟恭的老木门后面,都有一个传承了五千年的大家族在繁衍生息……而每一个迎面过来的人,他穿得越是普通,你越是不敢小瞧他,因为他的身上自然地洋溢着只有在这样的古城里生长的人才有的恬静和自信,哪怕他只是一个绱鞋掌钉的小皮匠。
③沿袭着“食不过午”老规矩的,似乎只有传统小吃。但古城里曾经严格遵守另一种做生意“时不过午”老规矩的,却还有一个人,那就是东坛井的陈皮匠。
④东坛井是一条老街,街头有一口叫东坛井的千年老井。老井现在是文物,周围砌了台子,被重点保护了。陈皮匠的家就是陈家大院子,在老井东边,大院有两套天井一个后花园,一栋小巧的绣楼,后面一套天井是皮匠的藏书室。陈家大院子的正门在与街面丁对着的巷子里,除了家人进出,平时总关着。隔了街道,皮匠的摊子在老井西面的醋吧街沿上。皮匠从十九岁开始就在那里摆摊,没人说他不能在那里摆摊,他是这条街上最正宗的土著。
⑤皮匠的手艺好,补的鞋既巴适又牢实。了解他的人都说:可惜哟,一个老高中生,灵巧得能绣花,随便做啥也能成气候嘛,去当皮匠。皮匠才不这样想,他悠闲自在地守在摊子上,不管生意好坏,中午十二点都要准时收摊。他上午挣了多少钱,下午就要买多少钱的书。古城收售旧书和收藏旧书的人,都认得他,晓得他在意哪一类书,只要看到他来了,立马抱一摞出来任他选。钱不够,也没关系,第二天拿来就是了。古城的人都爱老书,或者自己读,或者倒来倒去当古董卖。
⑥晚上,皮匠一般都待在他的藏书室里。至于他在里面干些啥,皮匠娘子从不过问。要休息的时候,只是在外面喊:老汉,等你哈。皮匠听了,先咳嗽一声,然后才出来。
⑦皮匠的生活一直都像这样,很平静。古城其他人的生活也很平静——直到上个月皮匠的女儿回来。
⑧女儿是在上飞机的时候才打电话说要回来的。黄昏时,女儿回来了,后面还跟了一个干巴老头。女儿一进屋就介绍说:这是我的导师,历史学家牟汉达教授。爸爸,老教授想看看我们的族谱。
⑨皮匠一听来人是历史专家,心里就已经有数了。第二天,皮匠和女儿陪着教授在藏书室里整整待了六个小时,这六个小时里,从《续〈资治通答〉长编》《宋人轶事汇编》《宋史选举志》到《南充史志》《保宁府志》《将相堂记》《重修三陈书院记》《陈氏家谱》……教授一直在翻书,皮匠的女儿一直在拍照,皮匠一直在回答教授的提问。
⑩他们终于从藏书室里出来时,教授说:你已经有了我想有的一切。
⑪皮匠回应说:我这一辈子,就等这一天哩。
⑫数月后,一篇学术论文震惊了整个历史学界:《南宋三陈故里之重考》。而同时被震惊的还有古城的官员、文人和实业家:那么著名的历史人物原来是古城人啊!于是,古城迅速掀起了一股宣传、发现、挖掘的热浪,无限的商机突然摆在了眼前,安静的古城人一下子变得疯狂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被导游带来参观陈家大院,一批又一批的说客拥来劝皮匠合伙开发陈家大院……皮匠想:这东坛井陈家大院的大门,怕是再也关不上了。
⑬收到女儿寄回的报纸、杂志,皮匠认认真真地把老教授的论文和与论文相关的评论文章,读了一遍又一遍。然后他歇了十多天业,把家里的藏书整理出来,重新造册,一一核对之后,全部送给了牟汉达教授。
⑭从此,陈皮匠和古城的其他皮匠一样,下午也要补鞋了。
【小题1】文中第②段的环境描写,突出了古城怎样的特点?这对塑造陈皮匠的形象有何作用?
【小题2】陈皮匠的藏书有什么特点?请根据文本予以说明。
【小题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陈皮匠是怎么样的人。
【小题4】结合文章内容,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传统文化面临商机的看法。(80字左右)
5.名著阅读- (共1题)
10.
(题文)名著阅读。
A低声说下去:“这件事不能完全怪我,B和他的革命浪漫主义也有责任。有一些书塑造了革命者的鲜明形象,他们英勇无畏,刚毅坚强,彻底献身于革命事业,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我产生了做这样的人的愿望。对你的感情,我就是照B的方式处理的。这样做,我现在感到很可笑,不过更多的是遗憾。”
“这么说,现在你对B的评价改变了?”
“不, C , 基本上没有改变!我否定的只是毫无必要地以苦行考验意志的悲剧成分。至于B的主要方面,那我是肯定的,我赞成他的勇敢,他的非凡的毅力,赞成他这种类型的人,能够忍受巨大的痛苦而不在任何人面前流露。我赞成这种革命者的典型,对他来说,个人的一切同集体事业相比较,是微不足道的。”
“A,这番话三年以前就应该说,可是直到现在才说,只有使人感到遗憾了。”C面带笑容,若有所思地说。
(1)这段文字选自名著《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文中的A是_________,B是_________,C是_________。
(2)结合全书,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情节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低声说下去:“这件事不能完全怪我,B和他的革命浪漫主义也有责任。有一些书塑造了革命者的鲜明形象,他们英勇无畏,刚毅坚强,彻底献身于革命事业,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我产生了做这样的人的愿望。对你的感情,我就是照B的方式处理的。这样做,我现在感到很可笑,不过更多的是遗憾。”
“这么说,现在你对B的评价改变了?”
“不, C , 基本上没有改变!我否定的只是毫无必要地以苦行考验意志的悲剧成分。至于B的主要方面,那我是肯定的,我赞成他的勇敢,他的非凡的毅力,赞成他这种类型的人,能够忍受巨大的痛苦而不在任何人面前流露。我赞成这种革命者的典型,对他来说,个人的一切同集体事业相比较,是微不足道的。”
“A,这番话三年以前就应该说,可是直到现在才说,只有使人感到遗憾了。”C面带笑容,若有所思地说。
(1)这段文字选自名著《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文中的A是_________,B是_________,C是_________。
(2)结合全书,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情节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字词书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