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安陆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296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28

1.选择题(共2题)

1.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项是    (    )
针对安陆市正在进行的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省住建厅要求,要进一步 城市公园绿地布局,不断 城市绿地体系;要进一步 城市特色,充分 植物乡土性与多样性。
A.均衡 改善 体现  彰显B.平衡 完善 彰显  体现
C.均衡 完善 彰显  体现D.平衡 完善 体现  彰显
2.
选出下列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是日裔英英国作家石黑一雄。
B.和谐社会是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的社会。
C.10月l8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
D.作为新时代的公民,我们要养成并且提高认真阅读的习惯。

2.字词书写(共1题)

3.
为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社区的夜平时总是静mì(______)的,国庆节期间却—下子人声鼎(______)沸,热闹起来。操场上烟火bīn(______)纷绚烂,大妈们的广场舞跳得正欢,小孩子也兴高采烈地跑来跑击,一派祥和景象。看着这些,我在心里默默祈(______)祷:愿我们的祖国富强,人民幸福,早日实现中国梦。

3.诗歌鉴赏(共1题)

4.
阅读《天净沙·秋思》小令,完成题目。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张磊同学平时朗读基础不好,向你请教朗诵该小令的技巧。请你给他一些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小桥流水人家”这一句与全诗的感情基调不符,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5.
阅读《世说新语》二则,完成下面小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儿子胡儿曰:“撤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咏雪》)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成语中的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白雪纷纷何所似(似是而非)
B.撒盐空中差可拟(无可比拟)
C.待君久不至,已去(死而后已)
D.友人惭(大言不惭)
【小题2】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小题3】用现代汉语表达文中划线的句子。
(1)俄而雪聚,公欣然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尊君在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奕女指谢道韫,王凝之指王羲之的二儿子。
B.两文中的“公”“尊君”“家君”等称呼,都是尊称。
C.陈太丘、元方父子都是个性鲜明的人。
D.友人虽然存在缺点,但知错即改,善莫大焉。
【小题5】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人认为元方用无札应对无礼,有失涵养,不值得推崇。你觉得呢?

5.现代文阅读(共2题)

6.
《金色花》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寻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中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和膝上时,我便要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个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所要说的话了。
【小题1】选篇散文诗写了“我”和母亲捉迷藏的三个面面,请仿照示例概括内容。
画面一:变花在树上跳舞
画面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面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作者在诗中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小题3】品析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
(1)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理解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体会对话描写中两人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本诗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爰。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表现对父母的爱。(50字左右)
7.
母亲的启蒙
童年是一张白纸,要写什么字,画什么画,全靠设计师的设计。这个设计师无疑就是我们的母亲。母亲是孩子最亲的人,孩子一落地,第一声叫的就是妈妈。母亲的一言一行,自然就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母亲就是孩子的第一个偶像。一个人能茁壮成长,母亲的启蒙是至关重要的。
我的母亲主是我最好的启蒙老师,她虽是一个农村妇女,没有什么文化,但她不仅心地善良、正直、勤劳,而且聪明、能干,善于面对各种困难,她爱我们爱在心里,从不惯我们,宠我们。我的母亲关心我们的身心健康,教导我们办事认真,对人和气,要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我童年住在四川万县一个偏僻的山区,山高路险,交通不便,生活条件极其艰苦。我家有六口人,父亲、母亲、小叔,我和两个弟弟。父亲天天外出打工,母亲、小叔天天下地干活。母亲走出家门时,常对我说:“你是老大,家就交给你了,要注意安全,放羊时要关好门,看好两个弟弟。”其实我当时 还不满6岁,正好《红灯记》里唱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母亲的话,在我小小心灵里播下了自强、自立、自信,敢于负责、敢于担当的种子。
有一年大旱,粮食不够吃,父亲很发愁,而我母亲却不以为然。她笑着对父亲说:“不要发愁,你只管打工挣钱,吃的问题我自有办法。一是省吃俭用,二是多种高产作物,三是多搞点副业。”我们小孩子上山除多采野菜,还跟着母亲学养蚕,种瓜菜。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年不仅南瓜、红薯、蚕丝大丰收,过年还杀了一头猪,卖了两只羊。
我的童年,日出而起,日落而息,白天干活的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成为习惯。那时,我们的餐桌上很光见到肉,但五谷杂粮,南瓜、红薯、土豆等食物餐餐都有,每餐都是一扫而空。我们清晨越来,就跟着母亲干活,一直忙到天黑,精气神十足,母亲高兴地说:“真像几只小老虎。”日子过得真快,转眼我就该上学了。父母亲为了不让我们一辈子在山里放羊,费尽心思,想尽办法,终于在我6岁的时候,告别了小山村,把家迁到山外,让我高高兴兴地上学了,从而也结束了我的童年生活。
我体会到,在童年,无论什么活动,都是陌生的,也是好奇的。一切事物只要尝试了,参与了,都会深深地印在脑子里,牢牢地记在心中,只要智慧的大门打开了,就能不断受益,让你更聪明,身体发育更健壮,这扇门打开得越早越好。现在看来,父母在孩子起步的时候,早早地帮孩子打开智慧的大门。让孩子在第一时间得到最好的教育,真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只要开好头,起好步,基础打好了,就能扬帆远航,到达幸福的彼岸,我这一生,之所以身强体壮,平易近人,家庭和睳,与我母亲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最好、最早的启蒙教育是分不开的。
我感谢母亲,爱我的母亲。
(熊巨全/文,选自《中国艺术报》2016年8月)
【小题1】为什么说“一个人能茁壮成长,母亲的启蒙是至关重要的”呢?
【小题2】作者具体写了三件事情表现母亲的优秀品质。请用简短的话概括。
【小题3】按要求品析语言。
①童年是一张白纸,要写什么字,画什么画,会靠设计师的设计。(从修辞的角度品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她笑着对父亲说:“不要发愁,……三是多搞点副业。”(品味加点的字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说说你是如何理解“母亲的启蒙”的内涵的?

6.名著阅读(共1题)

8.
名著阅读。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①以上文字出自《朝花夕拾》中的《______》。
②请选择文中的一处语句画上横线,并在文段右边作批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请你写出你在读《朝花夕拾》后设计的探究专题,并说说你的探究成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文(共1题)

9.
步入初中生活,我们又迈进了一个新的天地。一路走来,陪伴我们成长的,有父母,有老师,有同学,有好友:还有爱、友谊、知识、美景……请以“与 同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书写整洁;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得抄袭和套作。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