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6题)
1.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感慨(kǎi) 窠巢(kē) 憔悴(cùi) 拆散(chāi) |
B.一霎时(shà) 脸颊(jiá) 匿笑(nì) 菡萏(dàn) |
C.静谧(mì) 菜畦(wā) 难堪(kān) 确凿(zuó) |
D.优雅(yǎ) 酝酿(yùn) 黄晕(yùn) 应和(hé) |
3.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这次的考试成绩令老师喜出望外。 |
B.他翻来覆去地想,仍想不起来把钥匙放在哪儿了。 |
C.没人陪奶奶的时候,她就喜欢边做事边絮絮叨叨。 |
D.这次活动为了顾全大局,使大家各得其所,所以有一小部分人对其不是很满意。 |
4.
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礼是由传统和习俗形成的行为规范。 |
B.传统文化培养了中国民众高尚文雅的气质和彬彬有礼的精神风貌。 |
C.重礼仪的民族,都是古代经济较为发达,衣食生活比较充足。 |
D.礼尚往来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喻户晓的礼节,也是人们交往的准则。 |
5.
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朱自清的《春》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全文围绕一个“春”字,通过盼春、绘春、颂春三部分内容,描绘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 |
B.《观沧海》是东汉末年曹操写的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 |
C.《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 |
D.《次北固山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诗,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宋词。 |
6.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散步》《秋天的怀念》的作者分别是莫怀戚和史铁生。 |
B.冰心,原名谢婉莹,是我国著名的诗人、作家、翻译家和儿童文学家。 |
C.泰戈尔是日本诗人、哲学家和民族主义者,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
D.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除编有《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
2.文言文阅读- (共1题)
7.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与友期行(_____) (2)去后乃至(_____)
(3)相委而去(______) (4)下车引之(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3】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是如何对答反驳的?
【小题4】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什么?
【小题5】你认为陈元方这样的待客方式和待客态度是否合适?你的理由是什么?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与友期行(_____) (2)去后乃至(_____)
(3)相委而去(______) (4)下车引之(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3】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是如何对答反驳的?
【小题4】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什么?
【小题5】你认为陈元方这样的待客方式和待客态度是否合适?你的理由是什么?
3.现代文阅读- (共1题)
8.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1)“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
(2)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3)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了。“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4)春天像 ,从头里脚是新的,它生长着。
(5)春天像 ,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6)春天像 ,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小题1】《春》是一篇写春的精美________(体裁),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___________。
【小题2】根据课文内容补全文章空白处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并明确这三处依次突出了春天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各用一个字填空)
【小题3】“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话中的杨柳风指什么?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小题4】第(2)段的画线句采用了______和______的修辞手法,请选任何一修辞方法指出其使用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以上语段生动细致地描绘了春天的动人画面,请给(1)-(3)段加上一个小标题:
(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
(1)“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
(2)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3)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了。“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4)春天像 ,从头里脚是新的,它生长着。
(5)春天像 ,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6)春天像 ,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小题1】《春》是一篇写春的精美________(体裁),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___________。
【小题2】根据课文内容补全文章空白处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并明确这三处依次突出了春天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各用一个字填空)
【小题3】“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话中的杨柳风指什么?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小题4】第(2)段的画线句采用了______和______的修辞手法,请选任何一修辞方法指出其使用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以上语段生动细致地描绘了春天的动人画面,请给(1)-(3)段加上一个小标题:
(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
4.语言表达- (共1题)
9.
(题文)仿写句子,使前后构成排比句。
亲情是树,每个人都是它的一条根,让它吸收营养永葆青春;
亲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亲情是火,每个人都是它的一根火柴,让它永不熄灭温暖四方。
亲情是树,每个人都是它的一条根,让它吸收营养永葆青春;
亲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亲情是火,每个人都是它的一根火柴,让它永不熄灭温暖四方。
5.综合性学习- (共1题)
10.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
(1)你班将召开一次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班会,届时想邀请本校心理咨询室的袁老师参加,班上推荐你去邀请,你会对袁老师这样说:“ ”
(2)“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人生在世,离不开朋友。然而,大千世界,鱼龙混杂,友分益损。古人这样告诫我们:“匹夫不可不慎取友”,可见,如何认识和选择朋友,是十分重要的人生课题。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的班级正在举行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拟写标语)为激发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热情,请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设计活动)请为本次活动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活动一:
活动二:
(探究材料)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用一句话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①15岁的小明在同学的生日宴会上认识了出手大方的王大哥,王大哥经常请他去餐馆吃喝,带他去网吧玩游戏。工作繁忙的父母没时间陪他,王大哥则成了好朋友和崇拜的偶像。一天,王大哥突然对他说:“有一个小子总跟我过不去,我不便出面,你替我教训教训他,反正他也不认识你。”被王大哥这么一蛊惑,原本老实听话的小明手拿木棍,朝那个人的头上猛击一棒,致其重伤。
②小刘、小彭、小陈都是某校初三学生,也曾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父母眼里的好孩子。一次外出游玩时,三人结识了社会青年郑某。郑某通过钱和烟的诱惑,逐渐将他们拉拢成自己的小弟,三人跟随郑某四处游荡,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
探究结果:
(1)你班将召开一次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班会,届时想邀请本校心理咨询室的袁老师参加,班上推荐你去邀请,你会对袁老师这样说:“ ”
(2)“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人生在世,离不开朋友。然而,大千世界,鱼龙混杂,友分益损。古人这样告诫我们:“匹夫不可不慎取友”,可见,如何认识和选择朋友,是十分重要的人生课题。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的班级正在举行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拟写标语)为激发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热情,请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设计活动)请为本次活动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活动一:
活动二:
(探究材料)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用一句话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①15岁的小明在同学的生日宴会上认识了出手大方的王大哥,王大哥经常请他去餐馆吃喝,带他去网吧玩游戏。工作繁忙的父母没时间陪他,王大哥则成了好朋友和崇拜的偶像。一天,王大哥突然对他说:“有一个小子总跟我过不去,我不便出面,你替我教训教训他,反正他也不认识你。”被王大哥这么一蛊惑,原本老实听话的小明手拿木棍,朝那个人的头上猛击一棒,致其重伤。
②小刘、小彭、小陈都是某校初三学生,也曾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父母眼里的好孩子。一次外出游玩时,三人结识了社会青年郑某。郑某通过钱和烟的诱惑,逐渐将他们拉拢成自己的小弟,三人跟随郑某四处游荡,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
探究结果:
6.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