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测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29021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8/5

1.综合题(共9题)

1.
H5N1禽流感疫苗是否可以用来预防H7N9禽流感呢?下列是科研人员对有关动物进行的实验,请完善以下实验步骤,判断实验现象,分析实验原因:
(材料用具)健康小鸡若干只、H5N1禽流感疫苗、H7N9禽流感病毒、注射器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健康小鸡若干只均等地分为两组,甲组为实验组,乙组为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一段时间后,分别给甲、乙两组小鸡注射H7N9禽流感病毒,观察其状况。
(实验现象)甲组小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组小鸡感染了H7N9禽流感。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原因)注射H5N1禽流感疫苗,小鸡产生的抗体不能和H7N9禽流感病毒结合,因此这种免疫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
目前,铅污染已成为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隐形杀手”。调查发现,我国儿童血铅水平较发达国家儿童高,血铅增高对儿童神经系统发育、智力发展等方面存在负面影响。威胁儿童的铅污染有四大来源:①汽车尾气污染; ②家居装饰用品污染;③玩具和学习用品污染;④食品污染,如爆米花、松花蛋等都含有铅。血铅含量对人究竟有什么影响呢?有人做了这样一组实验,将质量2.0~2.5千克的20个家兔分为两组:
A组:用含1.83%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每3天皮下注射1次,10 mg/kg剂量,每隔10天测一次血红蛋白;
B组:用含3.66%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每3天皮下注射1次,10 mg/kg剂量,每隔10天测一次血红蛋白。
实验结果如下表: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血铅含量对家兔的____含量有何影响?
(2)上述实验还有缺陷,应另外设置一组:将10只家兔用_____________,每3天皮下注射1次,10 mg/kg剂量,每隔10天测一次血红蛋白,与A、B两组形成____。
(3)比较A、B两组的数据,简要叙述上述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题中所给信息,提一条防止儿童铅污染的合理建议:________
3.
1928年弗莱明对青霉素的发现揭开了人类与病菌抗争的历史。80多年后的今天,抗生素被许多人当成包治百病的“妙药”。由于抗生素的滥用,无意中培养出了许多“超级耐药菌”。面对病菌,人类将面临束手无策的尴尬局面。
(1)青霉素是从青霉菌的培养液中提取的。青霉菌属于________菌。
(2)抗生素药物必须凭处方购买,因此它属于_________药。
(3)在使用青霉素前必须对患者进行皮试,否则有些患者会因为对青霉素过敏而发生休克甚至死亡。过敏反应是人体______________功能的体现。
(4)细菌耐药的变异,对个体生存有利,并容易遗传给下一代。因此,“超级耐药菌”的出现,可以用达尔文的_____________学说解释。
(5)对于抗生素的使用,正确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
4.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和急性传染性,流感患者的鼻涕、唾液和痰液中含有大量的流感病毒。当流感患者讲话、咳嗽、打喷嚏时,会从鼻咽部喷出含有大量流感病毒的飞沫,飞沫悬浮于空气中,周围的人群吸入了这种带流感病毒的空气以后,就有可能患流感。与青壮年相比,老人、小孩更容易患流感。
(1)引起流感的病原体是_______,传播途径是________。
(2)假设你们班上的某同学A得了流感,从而引起了一小部分同学也患上了流感,则同学A是________。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注意一些卫生习惯,如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帕捂住口鼻,不要对着别人,这是为了______。
(4)当班上有同学患流感时,老师让患流感的同学停课回家接受治疗是为了_______。
5.
如图是某人在与罪犯搏斗时,被罪犯用刀刺伤了右上臂造成了大出血,血流猛急、鲜红,救护人员进行急救止血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外出血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出血、_______出血、和_________出血。
(2)根据图示判断,该受伤导致破裂的血管是_____________。
(3)你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且你的身上有止血带的话,此时你的措施应该是:在拨打紧急呼救电话的同时,用止血带在伤口的______________扎紧,进行压迫止血。
6.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现代社会关于“健康”的概念已超越了传统的医学观点,不仅包括躯体、生理健康,还包括精神、心理健康。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造成人们心理压力重,在校中小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存,面临升学压力,心理脆弱,心理压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另外,我国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也显得越来越严重;更有甚者,由于家庭的残缺,如父母离异、丧父或丧母的单亲家庭,留守儿童,隔代抚养孩子等现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学校里各种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各种失控越轨行为时有发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质差有极大的关系。我们不但要重视学生生理健康,更要重视心理健康,让学生学会自我调节的方法更为重要。
(1)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的良好状态。
(2)健康的生活不仅需要加强体育锻炼,搞好个人卫生,还要有(____)
①愉快的心情 ②积极向上的心态 ③良好的人际关系 ④个人爱好和特长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
(3)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海啸给灾区的儿童心理健康带来极大影响,必须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心理干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是(____)
A.肌肉发达 B.身高正常C.无疾病D.心情愉快
(4)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情绪问题。当情绪不好时,可以通过下列活动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使情绪得到缓解,其中不可取的是(____)
A.看电视电脑 B.摔枕头、打沙包C.自我安慰D.大哭一场
(5)孤单会增加烦恼,痛苦不要在心里,给知心朋友讲讲委屈,或给朋友打个电话,这样做可以使自己的身心处于(____)
A.积极健康的状态B.消除烦躁的心态C.注意力高度集中D.忙碌疲惫的状态
7.
如下三幅图表示人体对病原体的防御功能,请分析图片并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_______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如图____(填序号)所示,能够阻挡大多数病原体侵入人体。
(2)图②表示__________的作用,能够破坏多种病菌的__________,使病菌溶解。
(3)以上三幅图所示的免疫作用是人体生来就有的,对_____________都有防御作用,叫做非特异性免疫。
8.
安全用药关系到每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如图是晓红家A、B两种药物包装盒上的部分内容,请你仔细阅读后回答问题:

(1)不需医师的处方就可购买的药称为非处方药,简称_____。从说明书上可以看出:_____是非处方药;是_____药物。
(2)晓红的小表弟最近有感冒发烧的症状,你认为上述两种药哪一种适合他服用_____。
(3)在使用该药前应仔细阅读_____。
9.
夏季是青少年溺水身亡的多发季节。请观察下图,思考回答:

(1)如果你碰到有人落水,你会________和拨打__________急救电话。
(2)你在电话里应告诉前来救护的医务人员_____________并到路口引导救护车。
(3)救护人员为溺水者施救时,首先清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进行人工呼吸时,医务人员将患者平躺,并使其仰头举颏如图2,这样做的目的是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22题)

10.
以下调节情绪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A.通过听音乐、看电视、打球、下棋或散步以缓解不良情绪
B.通过摔枕头、打沙袋等方式,宣泄内心的烦恼
C.心情不好时,随时大声说话或打骂他人以缓解心中的不快
D.为了减少考试失误带来的痛苦,找一些理由来安慰自己
11.
张明不幸遭遇车祸,鲜红的血液从脚腕处喷射而出,应该如何处置伤口(  )
A.在A点止血B.在B点止血
C.消毒后贴创可贴D.只消毒即可
12.
下列关于网瘾、酗酒、吸烟、吸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叙述正确的是(  )
A.网瘾只影响同学们的成绩,对健康没有影响
B.酗酒主要危害到人体的呼吸系统
C.吸烟容易引起肝硬化甚至肝癌
D.吸毒会损害人的大脑,降低人的免疫力
13.
关于用药、急救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处方药可以根据自己的病情随意购买,按说明服用
B.吸烟能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C.对病人进行心肺复苏的顺序是“人工呼吸→开放气道→胸外按压”
D.对因溺水、触电等意外事故突然停止呼吸的人,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进行急救
14.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危急情况或意外伤害。下列急救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
A.在急救车到达之前,应采取一些必要的救治措施,如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等
B.野外被毒蛇咬伤,要迅速扎住伤口近心端
C.遭受踩蹋时要顺势侧躺,用上肢护住头颈部,双膝并拢屈胸前,护住重要脏器
D.遇到心肌梗死患者要迅速搬运送往医院抢救
15.
下列不属于传染源的是(  )
A.带狂犬病病毒的狗
B.乙肝患者
C.体内带有疟原虫的蚊子
D.患血吸虫病的人
16.
对于因病死亡的鸡、鸭、鹅、猪等家禽和家畜,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A.深埋或彻底焚毁
B.制成饲料
C.腌制后卖给他人
D.留作食用
17.
日常生活中,下列预防传染病的做法和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对所有传染源都进行隔离治疗
B.接种疫苗提高人体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
C.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D.加强体育锻炼
18.
某人得了流行性感冒,为了防止传染给别人,他采取以下一些做法,其中不合理的是(  )
A.去公共场所,戴上口罩
B.给家里人喝板蓝根等药物预防
C.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
D.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
19.
在下列预防疾病或治疗疾病的措施中,人体一般不会产生抗体的是(  )
A.注射麻疹疫苗
B.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
C.注射胰岛素
D.注射卡介苗
20.
抗体是由______产生的特殊的______。(  )
A.肝脏细;蛋白质B.脊髓;氨基酸
C.淋巴细胞;蛋白质D.大脑;维生素
21.
病毒性脑炎患者痊愈后在一段时间内不会再患此病,图中能正确解释此现象的曲线(①表示首次感染,②表示再次感染)是(  )
A.B.
C.D.
22.
下列关于非处方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以缓解轻微病症或不适,只有在医生的指导下,才能长期服用
B.可以治疗甚至根治某些疾病,可以根据需要确定是否长期服用
C.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因此服用时间越长越好,越多越好
D.完全可以将一些疑难杂症根治,因此非处方药是所有药中最好的
23.
家庭药箱中备的碘酒和红药水属于(  )
A.处方药B.外用药
C.内服药D.医疗用具
24.
下列各种疾病中,哪一种是不传染的(  )
A.流行性乙型脑炎B.蛔虫病
C.肺结核D.白化病
25.
青少年应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下列选项中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  )
A.不吸烟少喝酒B.熬夜学习到天亮C.为减肥不吃饭D.积极参加劳动
26.
下列关于保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
B.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的先天性免疫
C.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肝属于第三道防线的防御作用
D.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屏障
27.
下列几种生理反应,与人体的免疫机能无关的是
A.皮肤的屏障作用B.发炎反应
C.剧烈运动后大量排汗D.人患过麻疹后就不再患麻疹
28.
下列关于日常用药的做法,合理的是(  )
A.用药前要明确诊断
B.可凭经验服用“OTC”标志的药物,无需看标志和说明
C.痛就用药,不痛就不用药
D.为了快速缓解病痛而大剂量用药
29.
下列分泌物中,具有免疫作用的是(  )
A.泪液B.胰液C.胆汁D.激素
30.
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中,叙述正确的是(  )
A.用滴管从水中吸取水蚤,滴在盖玻片上
B.选取一只水蚤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C.生石灰吸水,固定水蚤的活动范围
D.做完实验后将水蚤倒入垃圾中
31.
某同学一到春暖花开的季节就会出现全身红肿,后经医生诊断为花粉过敏,这里的“花粉”是(   )
A.抗原B.免疫球蛋白C.抗体D.以上都不是

3.(共1题)

32.
下表是某班级同学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的实验数据。请回答:
实验组号
1
2
3
4
5
6
7
不同浓度的酒精
0(清水)
3%
5%
8%
10%
15%
20%
水蚤个数
10
10
10
10
10
10
10
10秒内心脏跳动平均次数
33
29
25
22
19
15
死亡
 
(1)该实验中,1组实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为了保证实验中只有一个变量,除了要注意水蚤大小、身体状况相同外,还要注意_____________(写出1项即可)。
(3)本实验需要的器材有:清水、酒精、水蚤、________等。
(4)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的酒精浓度范围内,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9道)

    单选题:(22道)

    :(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