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大葱埋在土中的部分是白色的(细胞内没有叶绿素),而暴露在外的部分是绿色的(细胞 内有叶绿素).同样,白萝卜埋在土中的部分是白色的,而暴露在外的部分是绿色的.小 馨想:叶绿素的形成需要什么条件呢?于是她设计了如下实验加以探究.
(1)从小馨的实验设计分析,她提出的假设是_____.
(2)有人认为“应将实验材料各改为1株,可以提高实验的效率”,你是否认同以上观点,为什么?_____.
(3)若小馨的假设成立,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
| 甲组 | 乙组 |
环境条件 | 阴暗、25℃适宜温度 | 光照充足、25℃适宜温度 |
实验材料 | 长势相似的 10 株蒜苗 | 长势相似的 10 株蒜苗 |
处理方法 | 将甲、乙两组植物栽种在各自环境中生活一段时间 |
(1)从小馨的实验设计分析,她提出的假设是_____.
(2)有人认为“应将实验材料各改为1株,可以提高实验的效率”,你是否认同以上观点,为什么?_____.
(3)若小馨的假设成立,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
2.
为了探究食品上滋生微生物的某些条件,小科将新鲜猪肉和水加热煮沸一段时间,冷却,取澄清的猪肉汁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一:将等量的猪肉汁分别加入标有A、B、C的三只锥形瓶中。静置1小时,然后用脱脂棉花塞住瓶口。
步骤二:把A锥形瓶放入电冰箱的冷藏室内,冷藏室的温度为6℃。
步骤三:把B锥形瓶放在实验室的桌子上,此时室温是25℃。
步骤四:把C锥形瓶加热煮沸后,放在实验室的桌子上,此时室温是25℃。
步骤五:几天后,用放大镜对三只锥形瓶内的猪肉汁进行观察,结果记录在如表内(观察不到微生物,用“一”表示;观察到有微生物,用“+”表示:微生物较多用“++”表示;微生物很多用“+++”表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锥形瓶B在实验中起_____作用。
(2)通过A、B两只锥形瓶的实验及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3)根据以上实验,请你写出一条日常生活中保存食品的方法_____。
步骤一:将等量的猪肉汁分别加入标有A、B、C的三只锥形瓶中。静置1小时,然后用脱脂棉花塞住瓶口。
步骤二:把A锥形瓶放入电冰箱的冷藏室内,冷藏室的温度为6℃。
步骤三:把B锥形瓶放在实验室的桌子上,此时室温是25℃。
步骤四:把C锥形瓶加热煮沸后,放在实验室的桌子上,此时室温是25℃。
步骤五:几天后,用放大镜对三只锥形瓶内的猪肉汁进行观察,结果记录在如表内(观察不到微生物,用“一”表示;观察到有微生物,用“+”表示:微生物较多用“++”表示;微生物很多用“+++”表示)。
锥形瓶 | 观察结果 |
A | + |
B | +++ |
C | ﹣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锥形瓶B在实验中起_____作用。
(2)通过A、B两只锥形瓶的实验及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3)根据以上实验,请你写出一条日常生活中保存食品的方法_____。
2.单选题- (共4题)
3.
目前全球的气候均在变暖,近150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1℃,这个数字在气象学上是个不可忽视的数字。对全球的气候为什么会变暖,有些科学家猜测:可能是排放大量二氧化碳而造成的温室效应。科学家提出这种观点是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 B.建立假设 |
C.收集证据,检验假设 | D.作出解释 |
4.
在观察蜗牛的生物特征时,当用书本遮在爬行的蜗牛上面,使它的一半身体处于阴影时,蜗牛会往阴影处移动。该实验说明蜗牛具有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
A.能运动 | B.有视觉 | C.对外界刺激有反应 | D.能生长 |
3.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4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