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练习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28756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9/15

1.综合题(共1题)

1.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两位同学利用盛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装置,分别设计了“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的探究实验方案,请分析回答:
 
(1)两位同学作出的假设为 ______.
(2)你认为 ______同学设计合理,理由是 ______.
(3)该实验中,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 ______.
(4)将培养装置放在28℃环境中,其原因是 ______.
(5)当实验培养48小时后,发现洗手前按指印的培养装置中有大量细菌繁殖,洗手后按指印的培养装置中有较少细菌繁殖.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2.单选题(共3题)

2.
下列哪项不是“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所进行的研究( )
A.证明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B.发现了青霉素
C.提出了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
D.发现了保存酒和牛奶的消毒法
3.
将某种细菌接种于已消毒的培养基上,加盖后以不同方式处理,并置于不同温度中,培养24小时后,观察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培养基
处理方法
温度
观察现象
1
接种细菌
40℃
全表面呈浑浊
2
接种细菌
0℃
全表面清晰
3
接种细菌
100℃
全表面清晰
4
接种细菌,并置一吸有抗生素X的圆纸片于其上
40℃
全表面呈浑浊
5
接种细菌,并置一吸有抗生素Y的圆纸片于其上
40℃
纸片周围呈现一清晰区,其表面则呈浑浊
 
A.1,4,5培养基中观察到的浑浊现象是细菌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菌落
B.将培养基2和3再放在40℃一段时间,观察到的现象都是全表面清晰
C.依据实验结果推测,如果人体感染该种细菌,可用抗生素Y进行治疗
D.以上实验运用对照实验方法,探究温度、抗生素对该种细菌生活的影响
4.
下图所示的培养基上有两处菌斑:A处较小且表面光滑黏稠,B处为黑色呈绒毛状,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B处可能是某种真菌的菌落B.A处可能是某种细菌的菌落
C.A处可能是细菌或真菌的个体D.B处可能是由一种霉菌形成的

3.填空题(共1题)

5.
短稳杆菌悬浮剂是我国自主创制的新型微生物杀虫剂,对人、畜、禽等生物较安全。为了验证短稳杆菌悬浮剂对茶尺蠖(茶园主要害虫之一)的防控效果,确定最佳用药量,以氯氰菊酯(农业杀虫剂)为对照,对福建某地茶园的茶尺蠖进行了药效试验。下表是短稳杆菌悬浮剂和氯氰菊酯使用的不同天数对茶尺蠖致死率(%)的效果对比:
  用药量
时间
短稳杆菌悬浮剂
氯氰菊酯
833.3毫升/公顷
1071.4毫升/公顷
1500毫升/公顷
900毫升/公顷
3天
87.65%
100%
100%
49.37%
7天
93.93%
100%
100%
60.21%
21天
100%
100%
100%
73.39%
 
(1)茶尺蠖的天敌有蜘蛛和食虫鸟等,请写出一条有关茶尺蠖的食物链______。
(2)短稳杆菌与真菌在细胞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没有______。
(3)由上表实验数据可知,短稳杆菌悬浮剂与氯氰菊酯相比较,______的防治效果更好。
(4)不同用药量的短稳杆菌悬浮剂都要在茶尺蠖幼虫孵化的相同时期用药,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该实验变量是______。
(5)通过对三种不同用药量的短稳杆菌悬浮剂使用不同天数的药效分析,选用用药量为______的短稳杆菌悬浮剂,用药量最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3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