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有同学提出,蚂蚁不会发声,它们是靠什么传递信息呢?于是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针对这个问题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请予以完善.

(1)实验方法与步骤
①准备实验用的蚂蚁:捕获的蚂蚁应来自________ , 同时将这些受惊的蚂蚁饲养一段时间.
②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清水的容器内,创建三个小岛A、B、C,小岛间用两根小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他小岛.
③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上________ ,观察蚂蚁的行为.
④一段时间后将连接B、C岛之间的“桥”和A、B岛对换,观察蚂蚁的行为有什么变化.
⑤在蚂蚁爬过的“桥”上,喷一些有气味的物质(如香水),观察蚂蚁的行为表现.
(2)实验结果:
步骤③:蚂蚁会沿着B、C岛之间的“桥”到达C岛,获取食物.
步骤④:蚂蚁会沿着对换后的“桥”________ .
步骤⑤:蚁蚁的行动________ .
(3)实验结论:蚂蚁依靠________ 进行通讯.
(4)实验拓展:请就该实验再提出一个具有探究意义的其他问题.________ ?

(1)实验方法与步骤
①准备实验用的蚂蚁:捕获的蚂蚁应来自________ , 同时将这些受惊的蚂蚁饲养一段时间.
②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清水的容器内,创建三个小岛A、B、C,小岛间用两根小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他小岛.
③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上________ ,观察蚂蚁的行为.
④一段时间后将连接B、C岛之间的“桥”和A、B岛对换,观察蚂蚁的行为有什么变化.
⑤在蚂蚁爬过的“桥”上,喷一些有气味的物质(如香水),观察蚂蚁的行为表现.
(2)实验结果:
步骤③:蚂蚁会沿着B、C岛之间的“桥”到达C岛,获取食物.
步骤④:蚂蚁会沿着对换后的“桥”________ .
步骤⑤:蚁蚁的行动________ .
(3)实验结论:蚂蚁依靠________ 进行通讯.
(4)实验拓展:请就该实验再提出一个具有探究意义的其他问题.________ ?
2.
我市某中学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某天下午,耿老师领着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来到了郊区的田间,在一块白菜地边驻足观察,眼尖的赵华发现了一条深绿色的小虫正在啃食白菜,耿老师告诉大家,这是菜青虫,专门啃食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善于动脑的李青提出了“菜青虫是否天生爱吃十字花科的植物呢?”耿老师因势利导,说:现在就以李青的问题为题,进行实验探究.
(1)提出问题:略
(2)作出假设:__.
(3)实验步骤:①找到有菜青虫卵的叶片.②将菜青虫卵封闭孵化和饲养,其目的是__.③选取几种十字花科的叶片作__,选取几种非十字花科植物叶片作__.④把刚孵化的幼小菜青虫若干条分别放入十字花科植物和非十字花科植物中.
(4)实验现象:菜青虫喜食十字花科植物.
(5)实验结论:__.
(1)提出问题:略
(2)作出假设:__.
(3)实验步骤:①找到有菜青虫卵的叶片.②将菜青虫卵封闭孵化和饲养,其目的是__.③选取几种十字花科的叶片作__,选取几种非十字花科植物叶片作__.④把刚孵化的幼小菜青虫若干条分别放入十字花科植物和非十字花科植物中.
(4)实验现象:菜青虫喜食十字花科植物.
(5)实验结论:__.
3.
图为关节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1是________ ,4是________ ,其表面覆盖一层光滑的5________ ,它可减少运动时两骨之间的________ 。
(2)图中2是________ ,由________ 组织构成。
(3)图中3是________ 。

(1)图中1是________ ,4是________ ,其表面覆盖一层光滑的5________ ,它可减少运动时两骨之间的________ 。
(2)图中2是________ ,由________ 组织构成。
(3)图中3是________ 。
4.
导盲犬是经过严格训练的人,是工作犬的一种.经过训练后的导盲犬可帮助盲人去学校、商店、洗衣店、街心公园等.它们习惯于颈圈、导盲牵引带和其他配件的约束,懂得“来”“前进”“停止”等口令,可以带领盲人安全地走路,当遇到障碍和需要拐弯时,会引导主人停下以免发生危险.一条训练有素的导盲犬会引领主人穿梭在繁忙的人流和街道中.此外,导盲犬还具有自然平和的心态,会适时站立、拒食、帮助盲人乘车、传递物品,对路人的干扰不予理睬,同时也不会对他们进行攻击.
(1)参加残奥会的运动员来自世界各地,经过特殊训练的导盲犬能理解英语、汉语和手语三种指令.对这种行为的解答错误的是______.
A. 这是一种复杂反射B. 这是一种学习行为C. 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D. 能增强导盲犬的适应性
(2)狗即使走很远也不会忘记回家的路,这是由于它出去时走一段路就要撒尿,这样做的目的是.
A. 生理活动的需要 B. 留下记号 C. 与其他狗沟通信息 D. 吸引异性的狗前来
(3)在训练导盲犬中心,训练师要对执行口令准确的导盲犬进行食物奖励,这样做的目的是.
A. 饲喂导盲犬 B. 巩固形成的复杂反射 C. 巩固已有的简单反射 D. 熟悉训练师
(4)导盲犬的运动都是接受主人的口令,在大脑发出神经冲动,当骨骼肌受到________传来的刺激而收缩时,牵动着所附着的________绕着________活动而产生.
(1)参加残奥会的运动员来自世界各地,经过特殊训练的导盲犬能理解英语、汉语和手语三种指令.对这种行为的解答错误的是______.
A. 这是一种复杂反射B. 这是一种学习行为C. 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D. 能增强导盲犬的适应性
(2)狗即使走很远也不会忘记回家的路,这是由于它出去时走一段路就要撒尿,这样做的目的是.
A. 生理活动的需要 B. 留下记号 C. 与其他狗沟通信息 D. 吸引异性的狗前来
(3)在训练导盲犬中心,训练师要对执行口令准确的导盲犬进行食物奖励,这样做的目的是.
A. 饲喂导盲犬 B. 巩固形成的复杂反射 C. 巩固已有的简单反射 D. 熟悉训练师
(4)导盲犬的运动都是接受主人的口令,在大脑发出神经冲动,当骨骼肌受到________传来的刺激而收缩时,牵动着所附着的________绕着________活动而产生.
2.连线题- (共1题)
3.资料分析题- (共2题)
6.
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资料1: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就像喂自己的雏鸟一样,一连喂了好几个星期.后来,美国红雀一飞到岸边,接着有很多金鱼会游过来张口等待.
资料2:猫捉老鼠是天经地义的事,然而有时却发现正在哺育后代的母猫也能接受并喂养刚出生的小老鼠,并不伤害它们.
(1)美国红雀这种喂金鱼的行为是哪一类行为?这种行为是否会持续很长时间?为什么?
(2)红雀飞来,金鱼游到岸边张口等待,对金鱼来说这是________行为,原因是________.
(3)母猫的这种行为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产生这种行为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________
资料1: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就像喂自己的雏鸟一样,一连喂了好几个星期.后来,美国红雀一飞到岸边,接着有很多金鱼会游过来张口等待.
资料2:猫捉老鼠是天经地义的事,然而有时却发现正在哺育后代的母猫也能接受并喂养刚出生的小老鼠,并不伤害它们.
(1)美国红雀这种喂金鱼的行为是哪一类行为?这种行为是否会持续很长时间?为什么?
(2)红雀飞来,金鱼游到岸边张口等待,对金鱼来说这是________行为,原因是________.
(3)母猫的这种行为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产生这种行为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________
7.
小明同学上网检索到狗和狼的相关资料(见表格),请你分析:
(1)由资料可以推测“狗起源于狼”,表格中狗的分类地位漏填了一项,请补上:狗在分类上属于________科.
(2)研究发现,狗和狼的骨骼结构极其近似,它们的运动系统由________和骨骼肌组成,狼更善于奔跑,这与它的关节有很大的关系,它的关节面表面有光滑的________ , 能减少运动时两骨之间的摩擦,________内有滑液,对关节起润滑作用,使关节运动灵活自如.
(3)狼是群居性极高的物种,狼群有着极为严格的等级,通过气味、叫声沟通;类似这样的行为称为________ .
中文学名 | 纲 | 目 | 科 | 属 | 种 | 亚种 |
家犬(狗) | 哺乳纲 | 食肉目 | | 犬属 | 狼 | 家犬 |
狼 | 哺乳纲 | 食肉目 | 犬科 | 犬属 | 狼 | |
(1)由资料可以推测“狗起源于狼”,表格中狗的分类地位漏填了一项,请补上:狗在分类上属于________科.
(2)研究发现,狗和狼的骨骼结构极其近似,它们的运动系统由________和骨骼肌组成,狼更善于奔跑,这与它的关节有很大的关系,它的关节面表面有光滑的________ , 能减少运动时两骨之间的摩擦,________内有滑液,对关节起润滑作用,使关节运动灵活自如.
(3)狼是群居性极高的物种,狼群有着极为严格的等级,通过气味、叫声沟通;类似这样的行为称为________ .
4.单选题- (共15题)
11.
失去雏鸡的母鸡会把小猫当成自己的雏鸡,对小猫的关心无微不至.这种现象说明了( )
A.猫与鸡的血缘关系很近 | B.动物界的所有动物都能和平相处 |
C.母鸡的育雏行为是一种先天性行为 | D.母鸡的识别能力很差 |
21.
楚汉相争末期,汉王刘邦派谋士在项王必经之地“召集”蚂蚁排出“项王必死于此地”几个字,项王因此被攻破心理防线。在这一事件中,汉王的谋士主要利用了蚂蚁的
A. 学习行为 B. 社群行为 C. 取食行为 D. 领域行为
A. 学习行为 B. 社群行为 C. 取食行为 D. 领域行为
5.选择题- (共2题)
23.有一种专门存放贵重物品的“银行”,为了防止物品被冒领,“银行”必须记录下存放者的“手纹”、“眼纹”和“声纹”,今后存放者只能凭借这些本人独有的特征才能取走物品.这里的“声纹”主要记录的是人说话的( )
6.填空题- (共1题)
25.
每年6月中旬,海拔4600米的可可西里腹地的卓乃湖畔,集结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藏羚羊。7月初,天气晴好,水草丰美,藏羚羊进入大规模的集中产仔期。小藏羚羊出生后,将会有5个月左右的哺乳期,在3个月大时,它们就可以在吃奶的同时进食一些草。当小藏羚羊体重长到八九斤时,母藏羚羊便带着小藏羚羊从卓乃湖出发,前往越冬地与公藏羚羊会合,共同返回栖息地,完成每年一次的迁徙过程。
(1)母藏羚羊用乳汁喂养小藏羚羊,这一特征说明藏羚羊属于_________动物。
(2)刚出生的藏羚羊就会吮吸母乳,这种行为属于_________(选填“先天性”或“学习”)行为,是由其体内的_________物质决定的。
(1)母藏羚羊用乳汁喂养小藏羚羊,这一特征说明藏羚羊属于_________动物。
(2)刚出生的藏羚羊就会吮吸母乳,这种行为属于_________(选填“先天性”或“学习”)行为,是由其体内的_________物质决定的。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连线题:(1道)
资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