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红腹滨鹬是一种体重仅大约140克的小鸟(见下图),每年春天都不远万里从大洋洲飞往北极地区繁殖。途中它们只在中国的渤海湾滩涂停歇一次,以补充能量。


(1)研究动物的行为,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确定红腹滨鹬的迁徙时间和路线,主要使用________法,研究环境因素对红腹滨鹬迁徙行为的影响主要使用________法。
(2)红腹滨鹬的身体就像一个完美的飞行器,它的许多结构及生理特点都有助于长途飞行。下面方框内所列举的特征中,有助于减少飞行阻力的有 ____________,有助于减轻体重的有___________,有助于为飞行提供动力的有____________。
①身体呈流线型
②两翼发达
③骨骼轻、薄,有些骨内部中空
④体色和环境颜色近似
⑤借助气囊进行双重呼吸
⑥口内没有牙齿
⑦直肠短,随时排出粪便
⑧胸肌发达
⑨心跳频率快
(3)红腹滨鹬非常偏爱渤海湾滩涂中盛产的美食——小小的河蓝蛤。从外形观察可知,红腹滨鹬的趾间无蹼、__________较长,便于涉水捕食河蓝蛤,由此可见,生物的__________与生活习性是相适应的。
(4)红腹滨鹬栖息的潮间滩涂蕴含着大量的蛤类、螺类、沙蚕等底栖动物,还有虾、蟹、海藻等,体现了生物____________的多样性。然而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渤海湾内进行了大量的围海造地项目,使得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威胁。请你提出一条保护红腹滨鹬等生物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


(1)研究动物的行为,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确定红腹滨鹬的迁徙时间和路线,主要使用________法,研究环境因素对红腹滨鹬迁徙行为的影响主要使用________法。
(2)红腹滨鹬的身体就像一个完美的飞行器,它的许多结构及生理特点都有助于长途飞行。下面方框内所列举的特征中,有助于减少飞行阻力的有 ____________,有助于减轻体重的有___________,有助于为飞行提供动力的有____________。
①身体呈流线型
②两翼发达
③骨骼轻、薄,有些骨内部中空
④体色和环境颜色近似
⑤借助气囊进行双重呼吸
⑥口内没有牙齿
⑦直肠短,随时排出粪便
⑧胸肌发达
⑨心跳频率快
(3)红腹滨鹬非常偏爱渤海湾滩涂中盛产的美食——小小的河蓝蛤。从外形观察可知,红腹滨鹬的趾间无蹼、__________较长,便于涉水捕食河蓝蛤,由此可见,生物的__________与生活习性是相适应的。
(4)红腹滨鹬栖息的潮间滩涂蕴含着大量的蛤类、螺类、沙蚕等底栖动物,还有虾、蟹、海藻等,体现了生物____________的多样性。然而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渤海湾内进行了大量的围海造地项目,使得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威胁。请你提出一条保护红腹滨鹬等生物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肌肉附着在__(填“相同”或“不同”)的骨上。
(2)肘部弯曲时,图1中的肱二头肌__,肱三头肌__,牵动相应的骨绕着__运动。
(3)图2为青少年多发的脱臼现象,表现为__从__里滑脱出来,造成肘部损伤,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剧烈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可以减少此类现象的发生。

(1)图1中的肌肉附着在__(填“相同”或“不同”)的骨上。
(2)肘部弯曲时,图1中的肱二头肌__,肱三头肌__,牵动相应的骨绕着__运动。
(3)图2为青少年多发的脱臼现象,表现为__从__里滑脱出来,造成肘部损伤,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剧烈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可以减少此类现象的发生。
2.资料分析题- (共1题)
3.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相关问题。
龟纹瓢虫的定向搜索行为研究龟纹瓢虫是蚜虫的重要天敌。当棉田生态系统的棉蚜大爆发时,可以大规模释放龟纹瓢虫来防控棉蚜.研究发现,龟纹瓢虫能依靠多种信号找到棉蚜,除了凭借棉蚜本身的信号外,还会依靠被棉蚜危害植物所释放出的气味(对瓢虫而言是一种嗅觉信号)和棉蚜危害植物的形状(对瓢虫而言是一种视觉信号)进行定向搜索。
研究者对嗅觉和视觉信号在龟纹瓢虫定向搜索中的作用,以及瓢虫有无捕食经验对该过程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者将野外采集的龟纹瓢虫放入人工饲养箱培养,待瓢虫产卵、孵化成幼虫后,取若干幼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幼虫用人工饲料继续饲养,直到幼虫变为成虫。另一组幼虫放在带棉蚜的棉花植株上,直到幼虫变为成虫。
实验中运用昆虫行为测试仪(如图A所示)研究瓢虫成虫的定向搜索行为。整个装置使用两个透明密闭的玻璃箱,与中部的观察区相连。测试仪左侧放入被棉蚜危害的棉花植株,右侧为空玻璃箱(作为对照)。实验过程保证从观察区两侧进出的气流速度相同。

将图A左侧箱子替换为嗅觉信号箱(图B),在靠近观察区的一侧用遮光板挡住,此时,瓢虫只能感知来自棉花的嗅觉信号,右侧为空白对照箱,该装置用于测试瓢虫在嗅觉信号与空白之间的选择行为。如果替换成视觉信号箱(图C),瓢虫只能感知来自棉花的视觉信号,这样可以测试瓢虫在视觉信号与空白之间的选择行为。如果左侧使用视觉信号箱、右侧使用嗅觉信号箱,可以测试测试瓢虫在视觉信号与嗅觉信号之间的选择行为。
研究者进行了三组实验,分别是嗅觉信号对空白对照,视觉信号对空白对照,视觉信号对嗅觉信号。每一组实验的做法为:在实验前,将无捕食经验的瓢虫饲养在干净空气中,并在实验前12小时,对所有瓢虫进行饥饿处理。分别选取40只无捕食经验和有捕食经验的瓢虫,从测试仪中部放虫口逐一放入昆虫行为测试仪(见图A),2分钟内观察瓢虫的反应,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统计。
实验数据显示,无捕食经验和有捕食经验的瓢虫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反应。在视觉信号的测试中,有捕食经验的瓢虫明显地趋向视觉信号,无捕食经验瓢虫无选择差异。在嗅觉信号的测试中,两类瓢虫均趋向嗅觉信号。在视觉信号对嗅觉信号的测试中,两类瓢虫更多地选择了嗅觉信号。
本研究结果表明,龟纹瓢虫虽有先天识别受害棉花与空白的能力,但获得捕食经验后的瓢虫对于嗅觉信号和视觉信号的响应更敏感、更快捷,可以明显提高其定向搜索能力和效率。
(1)龟纹瓢虫属于节肢动物门____纲的动物。
(2)研究者实验用的龟纹瓢虫,要从卵开始饲养,且其中一组幼虫用人工饲料饲养是为了获得___的瓢虫.在实验前12小时,对所有瓢虫进行饥饿处理,目的是让龟纹瓢虫对刺激信号更____,从而提高实验的_____。
(3)进行视觉信号对空白测试时,气流必须绕过视觉信号箱,否则,对瓢虫而言会形成____信号。
(4)从行为的获得途径考虑,龟纹瓢虫定向搜索行为是很复杂的,没有捕食经验的龟纹瓢虫,可以通过嗅觉信号识别受害棉花,这是____行为;而视觉信号的测试的结果则说明这种行为也有____行为的成分。
(5)根据上述资料进行的推理分析,不合理的是_____。
(6)该实验结果为治理棉田生态系统蚜虫大爆发提供的指导或启示是_____。
龟纹瓢虫的定向搜索行为研究龟纹瓢虫是蚜虫的重要天敌。当棉田生态系统的棉蚜大爆发时,可以大规模释放龟纹瓢虫来防控棉蚜.研究发现,龟纹瓢虫能依靠多种信号找到棉蚜,除了凭借棉蚜本身的信号外,还会依靠被棉蚜危害植物所释放出的气味(对瓢虫而言是一种嗅觉信号)和棉蚜危害植物的形状(对瓢虫而言是一种视觉信号)进行定向搜索。
研究者对嗅觉和视觉信号在龟纹瓢虫定向搜索中的作用,以及瓢虫有无捕食经验对该过程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者将野外采集的龟纹瓢虫放入人工饲养箱培养,待瓢虫产卵、孵化成幼虫后,取若干幼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幼虫用人工饲料继续饲养,直到幼虫变为成虫。另一组幼虫放在带棉蚜的棉花植株上,直到幼虫变为成虫。
实验中运用昆虫行为测试仪(如图A所示)研究瓢虫成虫的定向搜索行为。整个装置使用两个透明密闭的玻璃箱,与中部的观察区相连。测试仪左侧放入被棉蚜危害的棉花植株,右侧为空玻璃箱(作为对照)。实验过程保证从观察区两侧进出的气流速度相同。

将图A左侧箱子替换为嗅觉信号箱(图B),在靠近观察区的一侧用遮光板挡住,此时,瓢虫只能感知来自棉花的嗅觉信号,右侧为空白对照箱,该装置用于测试瓢虫在嗅觉信号与空白之间的选择行为。如果替换成视觉信号箱(图C),瓢虫只能感知来自棉花的视觉信号,这样可以测试瓢虫在视觉信号与空白之间的选择行为。如果左侧使用视觉信号箱、右侧使用嗅觉信号箱,可以测试测试瓢虫在视觉信号与嗅觉信号之间的选择行为。
研究者进行了三组实验,分别是嗅觉信号对空白对照,视觉信号对空白对照,视觉信号对嗅觉信号。每一组实验的做法为:在实验前,将无捕食经验的瓢虫饲养在干净空气中,并在实验前12小时,对所有瓢虫进行饥饿处理。分别选取40只无捕食经验和有捕食经验的瓢虫,从测试仪中部放虫口逐一放入昆虫行为测试仪(见图A),2分钟内观察瓢虫的反应,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统计。
实验数据显示,无捕食经验和有捕食经验的瓢虫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反应。在视觉信号的测试中,有捕食经验的瓢虫明显地趋向视觉信号,无捕食经验瓢虫无选择差异。在嗅觉信号的测试中,两类瓢虫均趋向嗅觉信号。在视觉信号对嗅觉信号的测试中,两类瓢虫更多地选择了嗅觉信号。
本研究结果表明,龟纹瓢虫虽有先天识别受害棉花与空白的能力,但获得捕食经验后的瓢虫对于嗅觉信号和视觉信号的响应更敏感、更快捷,可以明显提高其定向搜索能力和效率。
(1)龟纹瓢虫属于节肢动物门____纲的动物。
(2)研究者实验用的龟纹瓢虫,要从卵开始饲养,且其中一组幼虫用人工饲料饲养是为了获得___的瓢虫.在实验前12小时,对所有瓢虫进行饥饿处理,目的是让龟纹瓢虫对刺激信号更____,从而提高实验的_____。
(3)进行视觉信号对空白测试时,气流必须绕过视觉信号箱,否则,对瓢虫而言会形成____信号。
(4)从行为的获得途径考虑,龟纹瓢虫定向搜索行为是很复杂的,没有捕食经验的龟纹瓢虫,可以通过嗅觉信号识别受害棉花,这是____行为;而视觉信号的测试的结果则说明这种行为也有____行为的成分。
(5)根据上述资料进行的推理分析,不合理的是_____。
A.嗅觉信号对于龟纹瓢虫捕食比视觉信号更有效 |
B.捕食经验可以让瓢虫更有效地找到不易察觉的害虫 |
C.龟纹瓢虫的这种捕食经验可以遗传给它们的后代 |
D.龟纹瓢虫的定向搜索行为受多种信号的影响 |
3.单选题- (共13题)
6.
夏天,放在桌上的一杯牛奶很快就变质了,根本原因是( )
A.空气中的大量灰尘落到牛奶里,使牛奶变质 |
B.夏天气温高,使牛奶变质 |
C.放置时间过长,使牛奶变质 |
D.细菌和真菌落到牛奶里并大量生长和繁殖,使牛奶变质 |
7.
人体完成一个动作不仅依靠运动系统,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完成一个动作的正常生理活动顺序是( )
①骨骼肌收缩 ②肌肉附着的骨受到牵拉产生动作 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
①骨骼肌收缩 ②肌肉附着的骨受到牵拉产生动作 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
A.③①② | B.②③① | C.①②③ | D.②①③ |
9.
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A.一群飞蛾扑向灯火 |
B.麻雀成群飞向刚割完的麦田,集体觅食 |
C.繁殖季节,大马哈鱼集结成群,沿黑龙江逆流而上,到固定区域去产卵 |
D.领头羊带领羊群在草原上前进 |
10.
“尝试与错误”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的学习理论.他通过对动物大量的观察和实验,发现动物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常要经过多次尝试,逐渐淘汰错误的反应,发现并保留正确的反应,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下列对动物“试错”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试错”是常见的动物学习行为 |
B.“试错”次数与动物所处环境复杂程度有关 |
C.“试错”是动物生来就有的 |
D.动物越高等,形成某行为的“试错”次数越少 |
11.
根据你平时的观察及下表提供的内容.不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
动物 | 运动方式 | 适应的环境 | 运动器官 | 是否需要能量 |
鹰 | 飞行 | 空中 | 翼 | 需要 |
鲫鱼 | 游泳 | 水中 | 鳍 | 需要 |
猎豹 | 奔跑或行走 | 陆地 | 四肢 | 需要 |
A.运动速度最快的是陆生动物 |
B.动物的运动方式与运动器官相适应 |
C.所有动物的运动都需要能量 |
D.动物的运动器官和运动方式与环境相适应 |
12.
在被子植物中,与根茎叶相比,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对此最好的解释是( )
A.其特征能决定植物繁殖能力的强弱,从而决定着植物的分布 |
B.是被子植物比较重要的特征,可以确定植物间亲缘关系 |
C.其特征比较容易观察,分类便于操作,结果也易于被人接受 |
D.存在的时间比较短,受环境影响比较小,形态结构较稳定,确定植物间亲缘关系比较可靠 |
13.
观察如图的食肉目部分动物的分类图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猫与虎的相同特征最多 |
B.虎和豹的共同点比虎和猫的共同点多 |
C.猫与豹的亲缘关系比猫与狗的亲缘关系近 |
D.种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资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