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2864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29

1.综合题(共2题)

1.
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发芽玉米的提取液、淀粉液等材料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为此设计了如图所示三组探究活动。

温馨提示:
A.发芽玉米的提取液中含有淀粉酶;
B.斐林试剂在加热条件下遇淀粉的消化产物(麦芽糖)会产生砖红色沉淀。 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如表所示操作。
 
甲组
乙组
丙组
左试管加入淀粉液
2毫升
2毫升
2毫升
右试管加入提取液
1毫升
1毫升
1毫升
水浴温度
20℃
40℃
100℃
水浴时间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步骤二:把提取液分别倒入同一烧杯的左试管中,摇匀后在原温度下再维持5分钟。
步骤三:分别向各试管加入1毫升斐林试剂,置于50~65℃水浴中维持1分钟,观察现象。
实验结果:甲组和乙组都出现了砖红色沉淀,且乙组比甲组的颜色更明显,丙组无砖红色沉淀出现。
(1)分析实验结果后可得出的结论:_____。
(2)出现乙组现象的原因是:淀粉液在_____的作用下变成了麦芽糖。
(3)若在完成“步骤一”后,将丙组实验中的温度由100℃调到40℃,再继续完成“步骤二”和“步骤三”,其实验现象为_____。
2.
如图1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2为其中四种鱼(甲、乙、丙、丁)的营养结构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1中过程①表示的生理过程主要是_____,图2中的生物对应图I中哪些成分_____(用字母表示)。
(2)丙鱼不会获得浮游动物的全部能量,从能量传递的角度来看,浮游动物的能量较大一部分由于_____散失。
(5)如果甲、乙、丙是经济性鱼类,丁是鱼塘中不慎混入的少量肉食性鱼,在人工养殖中,要及时清除鱼塘中的丁,其目的是_____。

2.单选题(共1题)

3.
用你所学的科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之一是前者产生CO2,后者不产生CO2
B.ABO血型是由红细胞膜上的凝集素种类决定的
C.白化病、色盲、血友病都是由于近亲结婚而引起的遗传病,所以国家要禁止近亲结婚
D.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