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微生物无处不在,小芳在学习了“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的内容后,与家人进行了交流,妈妈提出疑问:“我们每天盖的被罩上有细菌和真菌吗?清洗后的被罩与清洗前相比,细菌和真菌数量真的会变化吗?”小芳与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就这个问题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方案:
几天后,他们观察到三个培养皿的菌落数目平均值如下:
请针对小芳与同学的探究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组实验中,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____组。
(2)实验中步骤②中,要将所有培养基进行__________处理。接种微生物是在以上实验步骤中的第__________步完成。
(3)实验步骤①中提到,小芳和兴趣小组的每位同学都准备了三个培养皿来进行这个探究实验,小明同学对此提出疑问,他觉得这样有点浪费,只要一位同学做这个实验就可以了。你是否同意小明的观点?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
(4)针对实验得到的数据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第一次实验后发现实验结果与假设不一致,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_____
A.否定原来的假设,直接得出与假设相反的结论
B.按照原来的实验方案重复多次,检验实验结果是否一致
C.反思实验过程,检查实验操作中是否存在失误
D.检查实验装置,是否符合实验方案
组别/步骤 | A | B | C | |
① | 每位同学准备三个培养皿,在其中配制相同的培养基,分别标记A、B、C; | |||
② | 将所有培养基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 | |||
③ | 打开培养基,放在清洗前的被罩下,静置15分钟后,立即盖盖密封; | 打开培养基,放在清洗前的被罩下,静置15分钟后,立即盖盖密封; | 不作任何处理; | |
④ | 将所有培养基放于30℃的恒温箱中培养; | |||
⑤ | 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菌落数目,并记录; | |||
几天后,他们观察到三个培养皿的菌落数目平均值如下:
A | B | C |
27 | 8 | 0 |
请针对小芳与同学的探究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组实验中,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____组。
(2)实验中步骤②中,要将所有培养基进行__________处理。接种微生物是在以上实验步骤中的第__________步完成。
(3)实验步骤①中提到,小芳和兴趣小组的每位同学都准备了三个培养皿来进行这个探究实验,小明同学对此提出疑问,他觉得这样有点浪费,只要一位同学做这个实验就可以了。你是否同意小明的观点?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
(4)针对实验得到的数据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第一次实验后发现实验结果与假设不一致,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_____
A.否定原来的假设,直接得出与假设相反的结论
B.按照原来的实验方案重复多次,检验实验结果是否一致
C.反思实验过程,检查实验操作中是否存在失误
D.检查实验装置,是否符合实验方案
2.
下面是与动物运动有关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中,甲的运动器官是______;图乙中,家鸽的两翼运动的动力来自______。
(2)图丙是人的关节及屈时动作模式图,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的结构有[______]______和③______中的滑液。屈肘动作的产生是当[______]______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就会收缩,牵动骨绕着⑨活动。
(3)图丁是某同学绘制的人体骨,关节,骨骼肌关系模式图,正确的是______,

(1)图甲中,甲的运动器官是______;图乙中,家鸽的两翼运动的动力来自______。
(2)图丙是人的关节及屈时动作模式图,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的结构有[______]______和③______中的滑液。屈肘动作的产生是当[______]______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就会收缩,牵动骨绕着⑨活动。
(3)图丁是某同学绘制的人体骨,关节,骨骼肌关系模式图,正确的是______,
3.
生物分类就是依据某一标准将生物分门别类,即把具有相同特征的生物或生物结构归为一类。这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如图是将不同生物分为A、B、C、D四类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将细菌、酵母菌、衣藻、草履虫归为A类,依据是它们都是_____。
(2)将衣藻和葫芦藓、小麦、大豆归为B类,依据是它们都属于_____。将除病毒以外的其他生物都归为D类的依据是_____。
(3)如果把B类生物分为衣藻、葫芦藓和小麦、大豆两类,则分类的依据应该是_____;若进一步对小麦和大豆分类,科学的分类依据是_____。
(4)C类生物同属于动物,若依据有无脊柱可分为_____和_____两类。

(1)图中将细菌、酵母菌、衣藻、草履虫归为A类,依据是它们都是_____。
(2)将衣藻和葫芦藓、小麦、大豆归为B类,依据是它们都属于_____。将除病毒以外的其他生物都归为D类的依据是_____。
(3)如果把B类生物分为衣藻、葫芦藓和小麦、大豆两类,则分类的依据应该是_____;若进一步对小麦和大豆分类,科学的分类依据是_____。
(4)C类生物同属于动物,若依据有无脊柱可分为_____和_____两类。
4.
下列动物类的好朋友,请据图回答:

(1)终生生活在水中的动物是[_____];身体分节的动物是[________]。
(2)①和②的幼体用_______呼吸;④有________辅助肺呼吸;⑤的呼吸器官是____,该器官位于⑤身体的____部。
(3)图中动物可分为①②④和③⑤两类,其分类的依据是___________;将图中五种动物的所属类群按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是[ _______________ ]。
(4)上列动物中第____动物所在类群是脊椎动物中第二大类群(添序号)。

(1)终生生活在水中的动物是[_____];身体分节的动物是[________]。
(2)①和②的幼体用_______呼吸;④有________辅助肺呼吸;⑤的呼吸器官是____,该器官位于⑤身体的____部。
(3)图中动物可分为①②④和③⑤两类,其分类的依据是___________;将图中五种动物的所属类群按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是[ _______________ ]。
(4)上列动物中第____动物所在类群是脊椎动物中第二大类群(添序号)。
2.单选题- (共11题)
5.
乳酸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且与人类关系密切,以下有关乳酸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单细胞个体,有细胞核,是真核生物 | B.用其制作泡菜,要是泡菜坛内缺氧 |
C.乳酸菌主要通过产生芽孢来繁殖后代 | D.乳酸菌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乳酸 |
8.
有些鸟类在迁徒途中休息时,总会留一些鸟“站岗放哨”,当它们发现敌害时或大声鸣叫,或用力扇动翼做起飞状,使鸟群迅速作出防御准备或逃生。对于这种行为的分析正确是( )
A.这种行为的获得与遗传物质无关 |
B.这种行为不利于鸟类适应多变的环境 |
C.这种行为属于社会行为 |
D.鸟群各成员间通过性外激素传递信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