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和县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11月)八年级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285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14

1.选择题(共7题)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阴晦(huì)    (chǐ)笑    嶙峋(xún)   相得益彰(zhāng)
B.栅(zhà)栏    轩榭(xuān)    譬如(pì)    俯(fū)仰生姿
C.磐石(pán)    伺(sì)候 恬(tián)美   奇花异葩(pā)
D.摇曳(yè)    枯萎(wēi) 迄(qì)今    风驰电掣(chè)
2.
下列选项中词语确切的一项是..............................(    )
这里有一座高塔,攀登本身没有任何困难,而在每一级上,从塔上的嘹望乳望见的景致都足够_________。每一件事物都是新的。_________近处或远处的事物都会使你_________,但越往上走,攀登越_________,所以我们要学会坚持。
A.扣人心弦 只要 依恋流连 快乐
B.扣人心弦 既然 望而生畏 困难
C.赏心悦目 无论 依恋流连 困难
D.赏心悦目 如果 望而生畏 快乐
3.
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届艺术节办的栩栩如生,全校师生交口称赞。
B.执法部门要善于虚张声势,使假冒伪劣产品无藏身之地。
C.老师的几句点评使我茅塞顿开:“啊,这篇文章原来还有这么深刻的内涵.”
D.我们每年都在家乡植树,现在,那里的树已是鳞次栉比,鸟儿也回来了。
4.
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一项是...........................(   )
A.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B.我们吟咏着***的《沁园春·雪》,怎能不激起豪迈之情?将自己火红的青春投入到现实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去呢?
C.麻城的杜鹃花海,织就了大地斑斓的锦嶂,黄海的戏曲,婉转了世间动人的情感,武穴的酥糖,甜蜜了心头美丽的梦想。
D.“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叮嘱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要求,答题要完整。”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B.徜徉在护城河边,能使人看到清澈的河水,婀娜的垂柳。
C.这次研讨会,大家对如何提高学习效率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D.各级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防止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6.
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千岛湖畔的油茶树,生就了一副怪脾气。   。冷寂的秋天在油茶花的映衬下,多了好些妩媚。同在秋天开放的菊花,古往今来,受到多少人的歌吟和追捧。而油茶花却安贫乐道,不慕虚华,更有君子气。

① 这花,如秋叶般静美,不慌不忙,从从容容绽放。
② 放眼望去,像一层薄薄的初雪覆压,又如一场浓霜骤然降临。
③ 她不羡慕春的热闹、夏的灿烂,却选择在落木萧萧的秋,开出甜蜜淡雅的花。
④ 白色的花瓣,黄色的花蕊,你挨我,我挨你,层层缀满枝头。
A.③①④②B.④①②③C.③④①②D.④②③①
7.

你想介绍自己的朋友给别人,可以说:

2.字词书写(共1题)

8.
下面词语中有3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
恬美  愕然 废墟  娴静  戳穿  部暑   
萤火虫 风骚 尘嚣  灌概  黝黑  儒动
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3.诗歌鉴赏(共1题)

9.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友人
李 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小题1】给下面诗句划出节奏(每句只停顿一次)。
此 地 一 为 别,孤 蓬 万 里 征。
【小题2】诗的首联是两句对仗极工整的写景佳句。试对其进行赏析。
【小题3】尾联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10.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小题1】本文是按________顺序叙述故事的。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缘溪行    缘:__________
②便要还家  要:__________
③不足为外人道也    足:__________
④诣太守,说如此    诣:__________
【小题3】下列各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便舍船——屋舍俨然B.鸡犬相闻——闻有此人
C.寻向所志——寻病终D.咸来问讯——悉如外人
【小题4】翻译句子。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小题5】桃花源是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黑暗现实相对立的理想世界?

5.现代文阅读(共2题)

11.
三角梅
刘成章
①那年春天,我们陆续给小院栽了一些花木,其中包括一棵三角梅。我们知道三角梅可以开出很繁盛很灿烂的花,所以对它怀着极为美好的憧憬,特意把它栽在房屋山墙边极为显眼的地方,希望无论是谁来到我家门前,一眼就能看见。
②不料遇到了令人非常沮丧的事情。栽的时候,都一样认真,一样施足了底肥浇足了水,栽好之后,管理也没有偏三向四,可是别的花木都长得欢欢势势,到抽条时抽条,到开花时开花,一年下来,都长得很像个样子了,唯独那棵三角梅老是婴儿似的趴在那儿,停滞在那儿,好像完全忘了自己应该长长了。
③第二年,那棵三角梅仍然毫无变化。
④第三年,满院子的花木都长得青春勃发,高大喜人,那棵三角梅的叶片却比当初栽下时还少了好多,病恹恹的,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我和老伴感伤地想,它总有一天会死去的。但自己亲手种下的,还曾怀有那样美好的憧憬,心中仍存那么一丝丝的期盼。
⑤去年是栽下它的第四个年头了。春天,当别的花木都在泛绿、发芽时,那三角梅依然毫无生机,一点要拥抱春天的意思都没有。我和老伴多次站在它面前皱眉,叹息,甚至责备。我们说,干脆把它拔了吧,省得它还占着一块地方,还要天天浪费几勺水。我的女儿和女婿,也是这样的观点。至此,全家的意见都一致了,欲除之而后快。
⑥然而,事情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就在我们说这话后的不长时间,我们惊喜地看见,三角梅可怜兮兮的枝叶间,居然抽出了一枝表皮有着细致纹路的新条,而且长得很快,不久就长到二尺长了,接着又在那新条上旁逸斜出,生出了好几条侧枝。我们高兴极了。可为什么会突然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也许是我们要挖掉它的议论被它听懂了吧!如果是,对它来说,那可是个性命攸关的大事啊,于是它就拼命一搏,终于把生命的力量给搏出来了。好像每天太阳一出来,它就死盯着周围的花木,与它们比赛着成长。它身上透露出来的生机,非常生动地展现在蓝天之下,是那么醒目耐看。这时候与其他花木相比,它毫无逊色之处。它像沉默了好几年的毛毛虫,蓄满力量,开始向着花蝴蝶的方向蜕变了。
⑦又过了一个多月,我出门要干什么去,忽见山墙边露出一段红色的花枝,仔细一看,才发现竟然是三角梅开了一嘟噜火红的花。它静静地趴靠在墙边,正好长了一人高。我急忙叫来老伴,让她也高兴高兴。老伴的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
⑧又是一个春天来临了,此时的三角梅已长成一棵枝茂花繁的大树,比房檐都高,它的红色花瓣就像红金子捶成的薄片,只要轻轻撞击就能发出动人的声音。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风儿一吹,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急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⑨生命,在坚韧中真是蕴藏了无法言说的奥秘和潜能的!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小题1】在栽种后的四年里,三角梅的生长经历是怎样的?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梳理。
生长阶段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生长状态
(1)
(2)
(3)
由毫无生机到开始抽枝,生长,开花
 
【小题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8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
“风儿一吹,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急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小题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这篇文章按照时间线索,记录了三角梅从种植后了无生机到繁华怒放的生长经历。
B.第①自然段交待作者栽种三角梅的原因,只是希望每一个经过他家门前的人,都能香到小院中的花。
C.第④自然段描写三角梅“病恹恹”“要死不活”的样子,凸显了它后面的“枝茂花繁”,前后形成对比。
D.因为看到三角梅终于长出旁逸斜出的枝杈,老伴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
E. 文章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并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小题4】文章第⑨自然段,作者发出了“生命,在坚韧中真是蕴藏了无法言说的奥秘和潜能”的慨叹。请简要分析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12.
光污染
①一百多年前,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创造了一个光明的奇迹。但爱迪生不会想到,电灯让人类走出对黑夜的恐惧的同时,却让人类失去了本来拥有的美丽纯净的夜空。研究表明世界上将近2/3的人口生活在光污染的夜空环境之下。 现代文明程度越高的地区,光污染也就越严重。在一些完全被现代文明覆盖的地区,几乎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黑夜。对居住在那里的人们而言,璀璨星空只是一个遥远而又浪漫的幻想。
②日益严重的光污染成了天文学家的噩梦。天文台的仪 器只能“看见”比背景更亮的东西,当地球上空被人工灯光浸泡时,一些暗淡的星体就消失在视线里了,这给观察太空造成了许多困难。更为严重的是,来自数十亿光年之外的光子在穿越宇宙的漫长岁月后竟然在最后的几千分之一秒里被地球的光淹没,无法到达望远镜的镜头上。 
③受困扰的不仅是天文学家,光污染也扰乱了许多昼伏夜出的野生动物的生理节奏,干扰了它们的常态行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小型食肉动物和啮齿类动,20%的灵长类动物以及80%的有袋动物,都是夜间活动的动物,它们很多都成为光污染的直接或者间接受害者。比如有一种喜欢在晚上鸣叫的树蛙,如果周围有强烈的灯光,它们就不再出声。雄蛙如果不叫就无法吸引雌蛙繁殖后代。长此下去,势必影响到树蛙的生存。生态学家指出,光污染对动物的危害,不亚于栖息地的缩小、含有化学物质的垃圾倾倒等其他环境问题。 
④光污染给夜间飞翔的鸟儿带来的灾难更是让人触目惊心。夜间飞翔的鸟儿依靠星光和月光导航,建筑物上炫目的灯光会令它们迷失方向,特别是在雾、雨天的后半夜。北美洲有450多种夜间迁移的鸟都发生过与高楼相撞的惨剧,其中还包括一些濒危物种。1954年在美国佐治亚州,曾发生过接连两个晚上5万只小鸟死于空军基地的惨剧,它们为灯光所吸引直冲地面。1981年,另有1万只鸟接连撞上一个被探照灯照得通明的发电厂的大烟囱。 
⑤光污染也威胁到人类的健康。研究人员对生物钟节律进行研究后发现,大多数生命都只能在黑暗的环境下分泌一 种叫做褪黑激素的荷尔蒙。对老鼠进行试验后发现,夜间少量的光照也会减少褪黑激素的产生,导致肿瘤的生长。虽然人类对于夜间灯光的敏感程度比老鼠和其他低等动物要低得多,但持续的夜间照明灯光也会扰乱人体生物钟,影响到人体的健康。光污染还是导致近视高发的一个原因。据一项 调查研究表明,两岁前在开着灯的房间里睡觉的孩子,近视率约为55%;而习惯熄灯睡觉的孩子,近视率只有10%左右。 因为当我们闭上眼睛睡觉时,灯光会透过我们的眼皮,使得本来应休息的眼睛不得不继续工作。 
⑥昼夜交替是一种自然规律。从根本上说,黑暗是无害的。现代生活少不了照明但是我们可以将光限制在需要的地方,尽可能减少光污染,还地球一个纯净 的夜空。
【小题1】本文依次从5个方面说明了光污染的危害,请用简练的语句概括后四个方面的内容。 
①光污染让人类失去了本来拥有的美丽纯净的夜空。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本文多处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请任选一句在原文上用“整齐标出,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小题3】第③段“光污染也扰乱了许多昼伏夜出的野生动物的生理节奏,干扰了它们的常态行为”一句中“昼伏夜出”一词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6.作文(共1题)

13.
题目:_________的力量
要求:①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横线上。②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及校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