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八下济南版期中卷2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2842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5

1.综合题(共3题)

1.
运用你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一组填空:
(1)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其中____ 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等多种因素。
(2)瑞典科学家______ 创立了生物命名法,被称为生物分类学之父,在他的基础上科学家们将生物分类系统进一步细化按照大小从属关系可排列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3)种内关系是指同种生物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的关系,既有互助,也有________。
(4)生物的特征表现为应激性、_______、繁殖、_______等。
2.
某人做了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工业污染区和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回收,计算其数目,结果如下表:
地区
浅色桦尺蛾
深色桦尺蛾
释放数
回收数
释放数
回收数
工业污染区
154
16
154
82
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
393
158
393
19
 
(1)桦尺蛾的体色有深色和浅色在遗传学上叫做_____。
(2)在工业污染区,桦尺蛾的回收率高的是_____色的桦尺蛾,在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_____桦尺蛾的回收率比较高是色的桦尺蛾,这说明生物的生存受_____影响,环境的定向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_____。
3.
研究生物进化常用的方法是_____。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_____。如图每一行代表一个地层,地层形成的时间顺序如箭头所示。如果在某地区找到三种化石:①郑氏始孔子鸟化石、②古鱼类化石、③恐龙化石,按照它们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自下而上排序是_____。(填序号)

2.单选题(共9题)

4.
下列哪一项不能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  )
A.食品放在冰箱里不易变质
B.蚯蚓能改良土壤
C.森林净化空气
D.蝗虫啃食庄稼
5.
下列有关生命起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B.米勒实验说明在原始的地球上原始大气可以形成原始生命
C.原始大气成分中不含氧气
D.原始生命诞生的重要标志是能实现原始的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
6.
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理论认为,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原始大气中不含有(  )
A.水蒸气
B.氧气
C.甲烷
7.
下列关于化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石主要是由生物遗体的坚硬部分形成的
B.生物的遗物或生活痕迹也可能形成化石
C.化石是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D.有昆虫化石的地层一定都比有鸟类化石的地层更加古老
8.
在进化过程中,猎豹和斑马的奔跑速度都越来越快,其原因最可能是()
A.相互捕食的结果B.相互选择的结果C.大量繁殖的结果D.非生物因素影响的结果
9.
自然界中现存的生物,都是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下面有关进化的论述中,不科学的是(   )
A.生物进化的研究,涉及到许多研究方法,最需要的方法之一是比较
B.郑氏始孔子鸟化石证明了鸟类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而来的
C.按照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枯叶蝶产生了体色随环境变化的定向变异
D.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10.
在没有被破坏的地层中,下列有关化石分布情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新近地层中的生物化石复杂、高等
B.古老地层中的生物化石简单、低等
C.化石与地层的先后顺序没有直接关系
D.不同地层中埋藏的化石差异很大
11.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蝌蚪变成青蛙是生物的进化
B.生物的变异对于个体来说,有的是有利的,有的是不利的
C.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D.地质学、化石记录、解剖学等从不同方面为进化理论提供了证据
12.
下列最早出现的物种是()
A.种子植物B.苔藓植物C.藻类植物D.蕨类植物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