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分析题- (共1题)
1.
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利用桑蚕探究家蚕的取食行为
背景资料:家蚕总是取食桑叶,而不取食樟树等非桑树的叶,这是由于桑叶中有家蚕喜欢的某种物质。
提出问题:家蚕总是取食桑叶,这一表现是先天性行为吗?
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定计划:
(1)实验用的家蚕应该选择(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长大的家蚕 B、家蚕的卵,等待刚孵出的家蚕 C、蚕蛾
(2)你认为这个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你会选择哪两种植物的叶片进行对照实验呢? a:__________ 的叶片 b:________ 的叶片.
(3)实验时,每一组家蚕的数量最好是(_____) A、1只 B、10只
(4)得出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相吻合,那么你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5)蛹期家蚕“作茧自缚”,家蚕的这种行为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属于___________ 行为,由体内___________ 决定的。
背景资料:家蚕总是取食桑叶,而不取食樟树等非桑树的叶,这是由于桑叶中有家蚕喜欢的某种物质。
提出问题:家蚕总是取食桑叶,这一表现是先天性行为吗?
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定计划:
(1)实验用的家蚕应该选择(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长大的家蚕 B、家蚕的卵,等待刚孵出的家蚕 C、蚕蛾
(2)你认为这个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你会选择哪两种植物的叶片进行对照实验呢? a:__________ 的叶片 b:________ 的叶片.
(3)实验时,每一组家蚕的数量最好是(_____) A、1只 B、10只
(4)得出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相吻合,那么你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5)蛹期家蚕“作茧自缚”,家蚕的这种行为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属于___________ 行为,由体内___________ 决定的。
2.综合题- (共1题)
2.
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江北水域”积极推进“生态城市”的建议,生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每到冬季来临之前,东昌湖又见野鸭归来。誉有“喜鹊之乡”的东阿县雀巢星罗密布,鹊声悦耳动听,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材料二:蚕农发现,雌雄蛾从茧中钻出来,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交配,否则,因寿命短暂会失去传种接代的机会。雌雄蛾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完全是靠它们之间释放的“气味”和闻到“气味”实现的。
材料三:随着人类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对动物行为研究工作的深入,人们发现很多野生动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一些重要行为的丢失,如野马只会在水槽中饮水。为了恢复野马在野生条件下饮水能力,把原先导水入槽的橡胶管拉向水坑,一步步诱导野马去水坑饮水,从而恢复野马的野外生存能力。
(1)材料一中列举了2种生物的不同行为,从动物性为获得途径看,它们应属于_________行为,这种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________决定的。
(2)材料二中的雌雄蛾依靠“气味”爬到一起,这种“气味”在生物学上叫做_________,这一实例表明了动物个体之间能够进行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的人类对野马进行野外饮水训练,野马所形成的水坑饮水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_________和_________获得的行为。
(4)野马的学习能力比上述材料中的野鸭和喜鹊强,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一:随着“江北水域”积极推进“生态城市”的建议,生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每到冬季来临之前,东昌湖又见野鸭归来。誉有“喜鹊之乡”的东阿县雀巢星罗密布,鹊声悦耳动听,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材料二:蚕农发现,雌雄蛾从茧中钻出来,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交配,否则,因寿命短暂会失去传种接代的机会。雌雄蛾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完全是靠它们之间释放的“气味”和闻到“气味”实现的。
材料三:随着人类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对动物行为研究工作的深入,人们发现很多野生动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一些重要行为的丢失,如野马只会在水槽中饮水。为了恢复野马在野生条件下饮水能力,把原先导水入槽的橡胶管拉向水坑,一步步诱导野马去水坑饮水,从而恢复野马的野外生存能力。
(1)材料一中列举了2种生物的不同行为,从动物性为获得途径看,它们应属于_________行为,这种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________决定的。
(2)材料二中的雌雄蛾依靠“气味”爬到一起,这种“气味”在生物学上叫做_________,这一实例表明了动物个体之间能够进行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的人类对野马进行野外饮水训练,野马所形成的水坑饮水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_________和_________获得的行为。
(4)野马的学习能力比上述材料中的野鸭和喜鹊强,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单选题- (共12题)
3.
李明同学为了探究鲫鱼“浮头”的原因,取来两只相同的鱼缸甲、乙,并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试选出最合理的一种
A. 取大小、活力相当的两条鲫鱼,分别放入盛有等量河水的鱼缸甲、乙中,甲中泵入空气,乙不做处理,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B. 取一大一小活力相当的两条鲫鱼,分别放入盛有等量河水的鱼缸甲、乙中,甲用玻璃封闭,乙不做处理,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C. 取大小、活力相当的两条鲫鱼,分别放入甲、乙中,甲中加适量河水,乙中加等量煮沸后冷却的河水,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D. 取大小、活力相当的六条鲫鱼,平均投放于甲、乙中,甲中加适量河水,乙中加等量煮沸后冷却的河水,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A. 取大小、活力相当的两条鲫鱼,分别放入盛有等量河水的鱼缸甲、乙中,甲中泵入空气,乙不做处理,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B. 取一大一小活力相当的两条鲫鱼,分别放入盛有等量河水的鱼缸甲、乙中,甲用玻璃封闭,乙不做处理,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C. 取大小、活力相当的两条鲫鱼,分别放入甲、乙中,甲中加适量河水,乙中加等量煮沸后冷却的河水,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D. 取大小、活力相当的六条鲫鱼,平均投放于甲、乙中,甲中加适量河水,乙中加等量煮沸后冷却的河水,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7.
孑孓是蚊子的幼虫,孑孓一旦发育成蚊子,就会吸食植物的汁液或动物的血液,这 种行为是( )
①是先天性行为②是后天性行为③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④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①是先天性行为②是后天性行为③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④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9.
铅球运动员手握铅球放在肩上,准备投掷时,手臂肌肉所处的状态是( )
A.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 |
B.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
C.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 |
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
11.
举手、转头等任何一个随意的动作都包括:①关节囊受牵拉②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等步骤.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① |
C.③④②① | D.④③①② |
14.
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点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兔的牙齿分化为门齿、臼齿,盲肠发达,与其吃植物的习性相适应 |
B.蝉、螳螂体内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都是气门 |
C.用鳃呼吸是鱼类的主要特征之一,用鳃呼吸的动物都属于鱼类 |
D.鸟食量大,消化能力强,呼吸旺盛,产生的热量较多 |
4.选择题- (共4题)
16.
看拼音写词语。
lǜ tǎn | róu měi | huí wèi | sǎ tuō | yū huí |
{#blank#}1{#/blank#} | {#blank#}2{#/blank#} | {#blank#}3{#/blank#} | {#blank#}4{#/blank#} | {#blank#}5{#/blank#} |
17.
看拼音写词语。
lǜ tǎn | róu měi | huí wèi | sǎ tuō | yū huí |
{#blank#}1{#/blank#} | {#blank#}2{#/blank#} | {#blank#}3{#/blank#} | {#blank#}4{#/blank#} | {#blank#}5{#/blank#} |
18.
看拼音写词语。
lǜ tǎn | róu měi | huí wèi | sǎ tuō | yū huí |
{#blank#}1{#/blank#} | {#blank#}2{#/blank#} | {#blank#}3{#/blank#} | {#blank#}4{#/blank#} | {#blank#}5{#/blank#} |
5.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资料分析题:(1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4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