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2823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12

1.综合题(共2题)

1.
某同学以桑叶和其他植物叶为实验材料,通过让隔离饲养的家蚕进行食物选择,探究“家蚕取食叶是否属于先天性行为”。请帮他解决实验中的相关问题。
(1)该实验要求所选取的其他植物叶子最好和桑叶的颜色、形状相似,原因是____________。 
(2)为排除学习行为对实验的影响,研究小组最好选择第____组家蚕为实验对象。 
①租来的体形较大的蚕 ②租来的体形较小的蚕 ③自己用受精卵孵化的蚕
(3)实验过程中,应以______为变量设计实验环境,让隔离饲养的家蚕进行选择。 
(4)下图是该同学对剪成相同形状的桑叶和芹菜叶以及家蚕在玻璃上放置方式的设计,你认为相对合理的是____。 
2.
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同学观察了黄蜂的繁殖:当黄蜂交尾后,雌黄蜂在沙土中挖一个穴道,穴道末端扩展成小室。然后,雌黄蜂飞出去猎获毛虫或蜘蛛,用其尾部的刺将猎获物麻醉后带回穴道内的小室。随后雌黄蜂在每个巢室内产下一枚卵,并将穴口用沙土封闭后飞走,由卵孵化出的幼虫即以亲代储存的猎获物为食,直至发育成成虫后,才挖开洞口,从穴道中爬出来。子代黄蜂虽然从未见过其亲代是如何完成这些程序的,但它发育到一定时候却能重复亲代所完成的同样程序。
(1)黄蜂的繁殖行为是 (填“先天性行为”或“学习行为”),判断的依据是  
(2)小明还观察了一窝蜜蜂,发现蜜蜂有明确的分工,有一只蜂王、少量雄蜂和大量的工蜂,这说明蜜蜂是具有    行为的昆虫;小明还发现,当一只工蜂找到了蜜源后,会跳起“8”字舞招来伙伴,这说明蜜蜂群体中存在着
(3)小明研究黄蜂和蜜蜂行为的方法,属于 法。

2.单选题(共9题)

3.
动物的体态与周围物体相似的现象叫拟态,如枯叶蝶、竹节虫等,拟态是动物是一种( )
A.防御行为B.攻击行为C.繁殖行为D.社会行为
4.
楚汉时期,汉王刘帮派谋士在项王必经之地“召集”蚂蚁,写出“项王死于此地”几个字, 项以此认为是天意安排,遂拨剑自戕,此事件中,汉王谋士主要利用了蚂蚁的什么行为(   )
A.社会行为B.生殖行为C.学习行为D.防御行为
5.
根据法国养蜂业联合会的资料,近年来杀虫剂的使用让法国每年都有大量蜂群灭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有些植物将不能充分传粉
B.短期内生态平衡受影响
C.蜜蜂有外骨骼可以防止水分散失
D.蜜蜂不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6.
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骨与骨之间多以关节相连
B.骨骼肌的两端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C.一个动作的完成需多块骨骼肌协调
D.骨骼肌收缩需消耗能量
7.
小林同学仔细观察山地野猴和动物园的猴子,发现了猴子一系列有趣的行为。这些行为属于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是()
A.野猴看到陌生人时逃走B.动物园的猴子向人“行礼”
C.野猴爬到树顶摘桃子D.动物园的小猴子向游客索要桃子
8.
手臂处于下列哪种姿势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处于舒张状态(  )
A.提水B.举重物C.投篮D.自然下垂
9.
下列各种动物行为语言中,能在同种个体间交流信息的是()
A.壁虎断尾B.乌贼释放墨汁
C.蜥蜴变色D.蜜蜂跳圆形舞
10.
某生物学习小组利用甲乙丙三种动物探究,动物甲、乙、丙完成绕道取食前尝试的次数分别是165次、32次、5次,分析数据可知,三种动物的学习能力从低到高的顺序是(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甲→乙
D.甲→丙→乙
11.
动物学家在南美发现过一种被称为“树懒”的动物。这种动物行动非常缓慢,身上长有长毛,靠肺呼吸、胎生哺乳。根据这些特征树懒应归类为(  )
A.哺乳类B.昆虫C.鱼类D.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