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兴城市红崖子满族乡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2816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12

1.单选题(共26题)

1.
在Ⅰ、Ⅱ、Ⅲ三个培养皿中,加入不同成分的培养基,分别接种等量的大肠杆菌,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各培养皿中的菌落数(见下表)。
培养皿
培养基成分
培养皿中菌落数

琼脂、糖类
35

琼脂、糖类和维生素
250

琼脂、维生素
0
 
实验结果能说明大肠杆菌生长需要糖类的是(   )
A.培养皿ⅠB.培养皿ⅡC.培养皿Ⅰ和ⅡD.培养皿Ⅱ和Ⅲ
2.
下列各特征中,属于真菌特征的是(   )
①原核生物  ②真核生物  ③分裂生殖  ④大多孢子生殖  ⑤自养  ⑥异养
A.①③⑥B.②④⑥C.①④⑤D.②③⑤
3.
下列有关细菌、真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酿酒离不开酵母菌和曲霉B.甲烷细菌是生产沼气不可缺少的一类细菌
C.和真菌相比,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D.细菌都是分裂生殖,真菌都是孢子生殖
4.
以下关于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细菌和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B.细菌和真菌通过与动植物共生而使其患病
C.细菌和真菌必须生活在有氧环境中D.细菌和真菌主要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5.
下图所示的培养基上有两处菌斑:A处较小且表面光滑黏稠,B处为黑色呈绒毛状,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B处可能是某种真菌的菌落B.A处可能是某种细菌的菌落
C.A处可能是细菌或真菌的个体D.B处可能是由一种霉菌形成的
6.
日常生活中对微生物的应用非常普遍,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酿酒时要常开盖,保证酵母菌的活性,有利于酒精的形成
B.利用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形成醋酸来制作醋
C.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能杀死细菌,因此可以对患者大量使用
D.腌肉长时间不易腐烂,是由于盐分多会抑制细菌的生长
7.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微生物作用的是
A.帮助植物传粉受精B.使动植物和人患病
C.引起食物腐败D.产生抗生素
8.
观察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肌肉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
B.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
C.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
D.肌腱属于肌肉组织
9.
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大山雀喝牛奶
B.蚯蚓学走迷宫
C.小鸟喂鱼
D.黑猩猩钓取食物
10.
下列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中,属于实验法的是(   )
A.用摄像机拍摄猎豹的运动,研究猎豹追击猎物的方法
B.用望远镜观察鸟类繁殖期的活动
C.动物园用闭路电视研究大熊猫生育幼仔的过程
D.用声波干扰在深海中活动的鲸,观察到鲸对声波反应敏感
11.
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维持群体生活的重要条件是(   )
A.贮食行为、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防御行为
B.繁殖行为、通讯行为、取食行为、学习行为
C.防御行为、繁殖行为
D.社会行为、通讯行为、分工合作
12.
在狒狒群体的社会行为中(   )
A.个体彼此平等,不分贵贱
B.存在明显的等级制度
C.个体形态上没有任何差异,彼此十分相似
D.多数个体是最占优势者
13.
下列关于先天性为与学习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的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B.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C.“老马识途”是一种先天性行为
D.刚出生的婴儿就会吃奶,这属于学习行为
14.
杜鹃不筑巢、不孵卵也不育雏,这些行为全由义父母代劳。如图为苇莺在精心喂食杜鹃的雏鸟,对苇莺的这种行为解释正确的是(  )

①先天性行为  ②由环境因素决定   ③学习行为   ④由遗传物质决定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5.
如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某个概念或器官,下列不能构成图中关系的是()
A.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节肢动物
B.变温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
C.狼的牙齿、门齿、犬齿
D.运动的器官、足、翅
16.
下列有关人体运动器官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骨骼肌、骨和关节三者的协调配合,就能完成一个动作
B.骨骼肌具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C.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头、关节囊和关节腔
D.人在伸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17.
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
B.一个动作的完成是多块肌肉协调合作的结果
C.骨骼肌一般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
D.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肌腱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18.
下图表示关节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结构③中的滑液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B.骨与骨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
C.结构②是骨骼肌
D.肌健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
19.
从地震废墟中被救出的某女孩不能完成伸肘和屈肘动作,其原因不会是
A.皮肤破损B.肱二头肌拉伤
C.肱骨骨折D.肘关节脱臼
20.
有些蛾类初羽化时,只靠味觉来寻找食物,因此不能找到无味的花。但当它采过无味的花后,就建立了视觉和食物之间的联系,以后就能采无味的花了。这种行为称为
A.后天学习行为B.取食行为
C.先天性行为D.遗传行为
21.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信息交流的是(  )
A.母鸡咯咯的召唤小鸡
B.蜜蜂的各种舞蹈
C.蚊子飞行发出嗡嗡声
D.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个体前来交尾
22.
生活在海洋中的灰鲸以胎生的方式生育小灰鲸,用乳汁哺育小灰鲸,因此下列哪种动物与它最相近(   )
A.企鹅B.蚯蚓C.鲫鱼D.老鼠
23.
蝗虫和蜈蚣都属于节肢动物的主要依据是(  )
A.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B. 身体呈两侧对称,运动器官发达
C. 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D. 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感觉器官发达
24.
有一种兰花蜂,在繁殖季节,雄蜂专门采集兰花的香味物质,然后,许多雄蜂聚集在一起,同时将香气释放出来,吸引雌蜂前来交尾。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兰花蜂的这种行为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兰花的香味物质减少,会导致兰花蜂的数量减少
C.兰花的香味物质不是兰花蜂分泌的性外激素
D.兰花与兰花蜂之间为捕食关系
25.
青蛙有“农田卫士”之誉,下列关于青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幼体用鳃呼吸B.皮肤裸露,有粘液,能辅助呼吸
C.体温恒定D.成体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
26.
将图中的①﹣⑤五种动物按低等到高等的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是( )
A.⑤③④①② B.①②③④⑤C.③④⑤①② D.⑤④③②①

2.选择题(共4题)

27.—{#blank#}1{#/blank#}
—Yes.
28.说说下图中哪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29.说说下图中哪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30.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6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