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人的手由于经常接触各种物品,是否沾有大量的细菌和真菌,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呢?针对以上问题,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如下探究活动,请分析回答。
(1)如果比较A和B,所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
(2)一名同学洗手后在培养基上按了一下,并迅速盖上培养皿盖,这种将手上少量细菌转移到培养基上的过程叫做______。
(3)培养皿高温处理的目的是______。
(4)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后的手心取样面积要相同,目的是______。
(5)设定实验温度为28oC的理由是_____。
培养皿 | A | B | C | |
实验 步骤 | ① | 将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高温处理 | ||
② |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的手心取样,轻轻涂抹在培养基上 |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后的手心取样,轻轻涂抹在培养基上 | 不作处理 | |
③ | 将A、B、C培养皿放在培养箱中培养,每天观察一次,做好记录 | |||
实验现象 | 出现许多菌落 | 出现个别菌落 | 不出现 |
(1)如果比较A和B,所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
(2)一名同学洗手后在培养基上按了一下,并迅速盖上培养皿盖,这种将手上少量细菌转移到培养基上的过程叫做______。
(3)培养皿高温处理的目的是______。
(4)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后的手心取样面积要相同,目的是______。
(5)设定实验温度为28oC的理由是_____。
2.
如图为某些微小生物的形态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病毒是图中的(填序号)。它的结构简单由_____和_____组成,且只能寄生在活细胞,离开活细胞变成_____。
(2)甲与丙比较,细胞结构上甲没有成形的_____。甲和丙的细胞里都没有_____,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3)醇母菌在环境条件好的情况下的生殖方式是_____,细菌的生殖方式是_____。
(4)夏天,受潮的衣物或食物常常发霉长毛,这是图中_____(填序号)生长繁殖的结果。
(5)图戊中2所代表的物质是_____,3所代表的物质是_____。从图中可看出细菌、真菌对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它们是作为_____参与物质循环的。

(1)病毒是图中的(填序号)。它的结构简单由_____和_____组成,且只能寄生在活细胞,离开活细胞变成_____。
(2)甲与丙比较,细胞结构上甲没有成形的_____。甲和丙的细胞里都没有_____,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3)醇母菌在环境条件好的情况下的生殖方式是_____,细菌的生殖方式是_____。
(4)夏天,受潮的衣物或食物常常发霉长毛,这是图中_____(填序号)生长繁殖的结果。
(5)图戊中2所代表的物质是_____,3所代表的物质是_____。从图中可看出细菌、真菌对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它们是作为_____参与物质循环的。
3.
为探究哺乳动物的运动原理,张同学制作了一个肌肉牵动骨运动的模型,如图所示(①为铁钉,②和④为松紧带,③和⑥为硬纸片)。请回答。

(1)图中序号③和⑤模拟_____,它在运动中起_____的作用。序号_____模拟关节,在运动中起_____的作用。
(2)如果用该模型模拟人体膝跳反射时小腿的突然抬起,小腿的运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此时,图中序号_____模拟的肌肉收缩,序号_____模拟的肌肉舒张:说明运动总是需要_____组骨骼肌的相互配合才能完成。
(3)从这个模型可以看出,人在运动时,要靠骨骼肌牵拉_____,绕_____活动。其中起调节作用的主要是_____系统。

(1)图中序号③和⑤模拟_____,它在运动中起_____的作用。序号_____模拟关节,在运动中起_____的作用。
(2)如果用该模型模拟人体膝跳反射时小腿的突然抬起,小腿的运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此时,图中序号_____模拟的肌肉收缩,序号_____模拟的肌肉舒张:说明运动总是需要_____组骨骼肌的相互配合才能完成。
(3)从这个模型可以看出,人在运动时,要靠骨骼肌牵拉_____,绕_____活动。其中起调节作用的主要是_____系统。
4.
生物分类就是依据某一标准将生物分门别类,即把具有相同特征的生物或生物结构归为一类。这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如图是将不同生物分为A、B、C、D四类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将细菌、酵母菌、衣藻、草履虫归为A类,依据是它们都是_____。
(2)将衣藻和葫芦藓、小麦、大豆归为B类,依据是它们都属于_____。将除病毒以外的其他生物都归为D类的依据是_____。
(3)如果把B类生物分为衣藻、葫芦藓和小麦、大豆两类,则分类的依据应该是_____;若进一步对小麦和大豆分类,科学的分类依据是_____。
(4)C类生物同属于动物,若依据有无脊柱可分为_____和_____两类。

(1)图中将细菌、酵母菌、衣藻、草履虫归为A类,依据是它们都是_____。
(2)将衣藻和葫芦藓、小麦、大豆归为B类,依据是它们都属于_____。将除病毒以外的其他生物都归为D类的依据是_____。
(3)如果把B类生物分为衣藻、葫芦藓和小麦、大豆两类,则分类的依据应该是_____;若进一步对小麦和大豆分类,科学的分类依据是_____。
(4)C类生物同属于动物,若依据有无脊柱可分为_____和_____两类。
2.资料分析题- (共2题)
5.
2010年4月,位于墨西哥湾的油井发生重大原油泄漏事件。浮游植物被原油污染后,其中的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进入小鱼、小虾等动物体内,并最终影响到大型鱼类鲨鱼及抹香鯨等海洋动物,浮在海面觅食的棕颈等鸟类因羽毛被油污覆盖,无法起飞而死亡。
(1)鲨鱼生活在海洋中,它的呼吸器官是_____,它通过躯干部和_____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以及_____的协调作用游泳。
(2)资料中提到的下列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_____。
(3)抹香鯨和棕颈鹭的体内都有脊椎骨,因此同属于_____动物。抹香鯨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_____。
(4)鸟类的主要飞行器官是_____,所以棕颈鹭等鸟类的羽毛被油污覆盖后,就无法飞行了。
(5)抹香鯨的牙齿有门齿、犬齿和_____的分化,生殖方式为_____。
(1)鲨鱼生活在海洋中,它的呼吸器官是_____,它通过躯干部和_____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以及_____的协调作用游泳。
(2)资料中提到的下列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_____。
A.抹香鯨 | B.小鱼 | C.小虾 | D.浮游植物 |
(4)鸟类的主要飞行器官是_____,所以棕颈鹭等鸟类的羽毛被油污覆盖后,就无法飞行了。
(5)抹香鯨的牙齿有门齿、犬齿和_____的分化,生殖方式为_____。
6.
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一)“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到这里。”这句大家非常熟悉的歌词反映的是燕子的迁徒行为。
(二)小白鼠活动的区域一般只限于隐蔽处,一旦进入空旷的地方就会设法寻找隐身处,表现出特殊的“寻墙行为”。将小白鼠放入迷宫中,小白鼠经过多次“走错路”,终于找到出口。用大量小白鼠研究后发现:有的小白鼠可以很快找到出口,而有的小白鼠却要经过多次失败后才能找到出口。
(三)狼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狼群以核心家庭的形式组成,包括一对配偶及其子女,狼般为团队作战,这样可以更有效地保护后代不受其他捕食者的侵扰,而且狼的行动迅速,善于合作攻击对手的弱点,狼在遇到危险,迫不得已时会通过装死来逃避敌害,这一般是独自的狼脱离了狼群或者失散之后遇到强敌的反应。在狼群中,雄性会为了争夺配偶而打斗,它们会大声吼叫以吓退情敌,争夺雌狼的好感,胜者可以与雌狼进行交配。
(1)从行为的发生(获得途径)来说,燕子的迁徙行为属于_____行为,小白鼠的“寻墙行为”属于_____行为。
(2)实验表明小白鼠的学习能力存在个体差异,这是由_____决定的。
(3)燕子和小白鼠这两种动物中,学习能力较强的动物是_____。
(4)从动物行为的类型来看,材料三中,狼群以核心家庭的形式组成属于动物行为中的_____行为:狼在遇到危险,迫不得已时会通过装死来逃避敌害,这一行为属于_____行为:在狼群中,雄性会为了争夺配偶而打斗的行为属于_____行为。
(一)“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到这里。”这句大家非常熟悉的歌词反映的是燕子的迁徒行为。
(二)小白鼠活动的区域一般只限于隐蔽处,一旦进入空旷的地方就会设法寻找隐身处,表现出特殊的“寻墙行为”。将小白鼠放入迷宫中,小白鼠经过多次“走错路”,终于找到出口。用大量小白鼠研究后发现:有的小白鼠可以很快找到出口,而有的小白鼠却要经过多次失败后才能找到出口。
(三)狼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狼群以核心家庭的形式组成,包括一对配偶及其子女,狼般为团队作战,这样可以更有效地保护后代不受其他捕食者的侵扰,而且狼的行动迅速,善于合作攻击对手的弱点,狼在遇到危险,迫不得已时会通过装死来逃避敌害,这一般是独自的狼脱离了狼群或者失散之后遇到强敌的反应。在狼群中,雄性会为了争夺配偶而打斗,它们会大声吼叫以吓退情敌,争夺雌狼的好感,胜者可以与雌狼进行交配。
(1)从行为的发生(获得途径)来说,燕子的迁徙行为属于_____行为,小白鼠的“寻墙行为”属于_____行为。
(2)实验表明小白鼠的学习能力存在个体差异,这是由_____决定的。
(3)燕子和小白鼠这两种动物中,学习能力较强的动物是_____。
(4)从动物行为的类型来看,材料三中,狼群以核心家庭的形式组成属于动物行为中的_____行为:狼在遇到危险,迫不得已时会通过装死来逃避敌害,这一行为属于_____行为:在狼群中,雄性会为了争夺配偶而打斗的行为属于_____行为。
3.单选题- (共6题)
7.
进行群体生活的动物,他们间的信息交流是指( )
A.由群体中的最占优势者“发号施令” |
B.有雌性个体的分泌物质来联系 |
C.通过动物的动作、声音、气味等来传递信息 |
D.群体中的各成员明确分工和密切配合 |
9.
下列有关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生物的分类单位中,最大和最小的分类单位分别是界、种 |
B.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似程度,反映了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
C.分类单位越小,包括的生物种类越多 |
D.分类单位越小,其中所包括的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多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资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