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练习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2807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19

1.综合题(共1题)

1.
下图是某兴趣小组为研究鼠妇分布的影响因素而设计的实验装置。请回答问题:

(1)该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是为了研究___________对鼠妇分布的影响,A区和B区的光照处理应____________(填“一半遮光,一半不遮光”或“保持一致”)。
(2)通气孔开在A区和B区的中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隔周,该小组同学再次进行实验,发现有1只鼠妇总停留在B区,实验结束后用解剖针轻触,它可以自由活动。该情况应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舍弃该数据”或“如实记录”)。

2.资料分析题(共1题)

2.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人类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胚胎的过程如图所示。受精卵发育的最初几天,组成胚胎的细胞尚未成熟,它们的形态、结构、功能完全相同,其中每一个细胞都可以发育为胎儿体内所有类型的细胞。这类未成热的细胞被称为多功能干细胞, 随着胚胎的发育,多功能的干细胞进一步分裂、分化形成神经细胞、肌肉细胞、肝脏细胞等人体所有类型的细胞。这些经过分化后形成的成熟细胞,分别行使不同的功能,它们分工合作、各司其职,保证了人体的生命活动正常进行。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普遍认为细胞分化的过程是单向、不可逆的,即分化成熟的细胞不能再回到未成熟、多功能的状态。

英国发育生物学家约翰・格登却提出假设:成热、已分化的细胞可以返回到未成熟、多功能的阶段。1962 年,他用蛙做了细胞核移植实验,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 19 所示。约翰・格登通过这个实验及其后续的一系列细胞核移植实验,证实了自己的假设。1997 年,通过“核移植”技术诞生的小羊多利,进一步证明了约输·格登的假设。人们也将通过“核移植”技术进行繁殖的过程称为“克隆”。

(1)图中,A、B、C 过程主要是通过细胞的______实现的。D、E 过程中, 细胞的形态、结构、_____发生了变化,这一过程称作细胞分化。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______→个体。
(2)约翰・格登的蛙细胞核移植实验中得到的青蛙Ⅲ,更像青蛙Ⅱ,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3)约翰・格登进行的细胞核移植实验结果说明:_____。

3.单选题(共7题)

3.
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①衣藻②煮熟的鱼③珊瑚④钟乳石⑤冬眠的蛇⑥恐龙化石⑦酵母菌⑧眼虫
A.①⑤⑦⑧B.①③④⑧C.②③④⑥D.②⑤⑥⑦
4.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
A.生物需要营养B.生物能繁殖C.生物能呼吸D.生物能生长
5.
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一些能动的绿色颗粒。可用来判断该小颗粒是生物的是(  )
A.能移动B.呈球形C.体小且呈绿色D.有细胞结构
6.
下列关于科学观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既可肉眼观察,也可借助工具B.观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
C.有些观察结果可以制成图表D.不符合常规的观察结果不记录
7.
在科学探究中,当实验结果不支持假设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进一步查找资料B.作出新的假设C.重新进行实验D.修改实验数据
8.
小组同学设置了“有光”和“无光”两种环境条件,探究“光是否会影响鼠妇的分布?”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模拟法
9.
生物既能影响环境,又能适应环境。下列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是
A.夏天的大树下比较凉快B.绿色植物能够更新空气
C.地衣能使岩石形成土壤D.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资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