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下面是霏霏同学进行的某项科学探究活动的实验设计:
材料用具:一截劈开的竹筒(长15cm)、1 只蚂蚁、1杯浓糖水、1杯清水、1个放大镜、2个滴管
实验步骤:①在竹筒的两端,分别用两支滴管各滴上一滴 浓糖水和一滴清水,将1只蚂蚁等距离放在两滴液体之间(如图)

②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蚂蚁的取食情况请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请为此探究活动提出一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变量是:_______。
(3)对实验结果的预测与分析:
预测一: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清水一端并停留或停留在原处不动或不定向爬动,则不能说明蚂蚁喜欢甜食。
预测二: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一 端取食并停留,则说明_______。
(4)本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后,霏霏应如何处理蚂蚁?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用具:一截劈开的竹筒(长15cm)、1 只蚂蚁、1杯浓糖水、1杯清水、1个放大镜、2个滴管
实验步骤:①在竹筒的两端,分别用两支滴管各滴上一滴 浓糖水和一滴清水,将1只蚂蚁等距离放在两滴液体之间(如图)

②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蚂蚁的取食情况请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请为此探究活动提出一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变量是:_______。
(3)对实验结果的预测与分析:
预测一: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清水一端并停留或停留在原处不动或不定向爬动,则不能说明蚂蚁喜欢甜食。
预测二: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一 端取食并停留,则说明_______。
(4)本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后,霏霏应如何处理蚂蚁?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8题)
2.
很多诗句都与生物学知识有关联。诗句“穿花峡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有可能让你想到相应的动物活动的画面,请判断其中写到的动物行为,分别属于( )
A.取食行为、繁殖行为 | B.防御行为、迁徙行为 |
C.防御行为、取食行为 | D.迁徙行为、繁殖行为 |
3.
从2015年5月1日起,在我国盲人可带导盲犬乘火车。下列对“导盲犬导盲”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属于学习行为 |
B.要走盲道,因此任何人不得破坏和占用盲道 |
C.是简单反射 |
D.说明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 |
4.
下列关于动物的信息交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 |
B.群体中的信息交流,在群体觅食、御敌和繁衍后代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C.只有动物的动作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
D.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 |
6.
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动物体在内外刺激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叫动物的行为 |
B.动物行为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对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有重要作用 |
C.低等动物只有生来就具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控制的先天性行为 |
D.动物行为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 |
7.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这句诗描述了和尚在月光下轻轻推开寺门美妙情景。该和尚在推门的过程中,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所发生的变化分别是( )
A.收缩→舒张,收缩→舒张 | B.舒张→收缩,收缩→舒张 |
C.收缩→舒张,舒张→收缩 | D.舒张→收缩,舒张→收缩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