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一种以地下茎繁殖为主的多年生野菊分别生长在海拔 10m、500m 和 1000m 的同一山体的山坡上。在秋季开花期(相同生长发育阶段),测量三个海拔处的野菊株高,发现同一 海拔的野菊株高无明显差异,但不同海拔的野菊株高随海拔的增高而显著变矮。为何海拔越 高野菊的株高会越矮?是遗传因素还是环境因素(海拔)导致的这一结果?科研人员做了如 下实验。
实验处理:春天,将海拔 500 米和 1000 米的野菊带幼芽的地下茎同时移栽在海拔10m处。收集数据:第二年秋天,在开花期分别测量移栽到10m 处的野菊的株高,以及生长在原海拔 高度的野菊的株高并记录数据。
请回答与此实验有关的问题:
(1)实验中移栽野菊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中,从海拔 500m 和 1000m 处移栽到海拔 10m 处的野菊是_________组:对照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移栽的野菊应是多株,从实验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测量野菊株高时,为使获得的数据有代表性,取样时要做到_________;处理 数据时,要将测量的数据分别计算取________。
(5)如果实验结果是:移栽到 10m 处的野菊株高则说明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如果实验结果是:移栽到10m 处的野菊株高与10m处 的野菊株高一样高则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实验结果是:移栽到 10m 处的野菊株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野菊株高的变化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
实验处理:春天,将海拔 500 米和 1000 米的野菊带幼芽的地下茎同时移栽在海拔10m处。收集数据:第二年秋天,在开花期分别测量移栽到10m 处的野菊的株高,以及生长在原海拔 高度的野菊的株高并记录数据。
请回答与此实验有关的问题:
(1)实验中移栽野菊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中,从海拔 500m 和 1000m 处移栽到海拔 10m 处的野菊是_________组:对照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移栽的野菊应是多株,从实验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测量野菊株高时,为使获得的数据有代表性,取样时要做到_________;处理 数据时,要将测量的数据分别计算取________。
(5)如果实验结果是:移栽到 10m 处的野菊株高则说明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如果实验结果是:移栽到10m 处的野菊株高与10m处 的野菊株高一样高则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实验结果是:移栽到 10m 处的野菊株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野菊株高的变化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
2.
进化树又称“系统树”“系谱树”,简明地表示了生物的进化历程和亲缘关系。此树从树根到树梢代表地质时间的延伸,主干代表各级共同祖先,大小 分支代表相互关联的各 种生物类群的进化线索。请根据如图分析回答:

(1)树根处 A 代表原始生命 ,它生活在_______中。
(2)从图中可以看出,鸟类和②由古代的①________类 生物进化而来。
(3)生物之所以能够进化,是因为自然界的生物普 遍存在着遗传和变异现象。生物进化是__________的结果。
(4)A 由于营养方式不同,进化成代表不同生物类 群的两大主干。进化树的两大主干代表的分类单位 是______。
(5)从进化树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点)

(1)树根处 A 代表原始生命 ,它生活在_______中。
(2)从图中可以看出,鸟类和②由古代的①________类 生物进化而来。
(3)生物之所以能够进化,是因为自然界的生物普 遍存在着遗传和变异现象。生物进化是__________的结果。
(4)A 由于营养方式不同,进化成代表不同生物类 群的两大主干。进化树的两大主干代表的分类单位 是______。
(5)从进化树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点)
3.
生来就惯用右手与生来就惯用左手(都不包括后天的学习和矫正)是一对相对性状。
某研究小组在人类性状遗传的调查中发现,一对生来就惯用右手的夫妇生育了一个生来就惯 用左手的男孩。请你就这一遗传实例进行分析。
(1)在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
(2)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亲代控制性状的基因以 ________为“桥梁”传递给下一代。
(3)如果用
表示染色体,字母 A、a 表示染色体上的显、隐性基因,请将这个家庭的遗传图解补充完整。____
(4)在全面开放二孩的政策实施后,这对夫妇也想生育二孩,他们生育的这个二孩是生来就惯用右手的可能性为 。
某研究小组在人类性状遗传的调查中发现,一对生来就惯用右手的夫妇生育了一个生来就惯 用左手的男孩。请你就这一遗传实例进行分析。
(1)在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
(2)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亲代控制性状的基因以 ________为“桥梁”传递给下一代。
(3)如果用


(4)在全面开放二孩的政策实施后,这对夫妇也想生育二孩,他们生育的这个二孩是生来就惯用右手的可能性为 。
4.
菜粉蝶是一种危害蔬菜的害虫,下列是它发育过程形态图.

(1)菜粉蝶的发育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虫。与菜粉蝶相比,蝗虫不经过的发育时期是_____。
(2)菜粉蝶和蝗虫都是农业害虫,在它们的发育过程中,你认为消灭这些害虫的最佳时期是_____。
(3)菜粉蝶、蝗虫、青蛙的生殖发育有以下共同点:①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________,它们的生殖方式都属于 _____填:无性生殖或有性生殖);②发育过程中幼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等方面与成体都有明显的差异,都属于________发育。

(1)菜粉蝶的发育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虫。与菜粉蝶相比,蝗虫不经过的发育时期是_____。
(2)菜粉蝶和蝗虫都是农业害虫,在它们的发育过程中,你认为消灭这些害虫的最佳时期是_____。
(3)菜粉蝶、蝗虫、青蛙的生殖发育有以下共同点:①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________,它们的生殖方式都属于 _____填:无性生殖或有性生殖);②发育过程中幼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等方面与成体都有明显的差异,都属于________发育。
2.单选题- (共31题)
5.
张宁同学观察到一块腐烂的肉上有一些蛆(苍蝇幼虫),他产生了疑问“蛆是从哪儿来的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蛆是由腐烂的肉变来的 |
B.蛆是由蝇产在腐肉上的卵发育成的 |
C.蛆是由空气中的微生物变来的 |
D.蛆的由来可用自然发生论解释 |
6.
下列哪个实例不能说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受环境的影响()
A.大旱之年易闹蝗灾 |
B.低洼多水的地区容易流行疟疾(一种由蚊传播的疾病) |
C.把美国出现畸形蛙的地区的水取来,用非洲爪蟾做实验,结果爪蟾在发育过程中出发生畸形 |
D.青蛙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 |
7.
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①人的直发与人的卷发
②猫的白毛与猫的蓝眼
③狗的长毛与狗的短毛
④水稻 的抗稻瘟病与小麦的抗锈病
⑤豌豆的高茎与豌豆的矮茎
⑥番茄的黄果与月季的黄花
①人的直发与人的卷发
②猫的白毛与猫的蓝眼
③狗的长毛与狗的短毛
④水稻 的抗稻瘟病与小麦的抗锈病
⑤豌豆的高茎与豌豆的矮茎
⑥番茄的黄果与月季的黄花
A.①②⑤ | B.③④⑥ | C.①③⑤ | D.②④⑥ |
9.
玉米体细胞中有 20 条染色体,则其卵细胞、受精卵、叶肉细胞中染色体数分别是( )
A.10 条、10 条、10 条 | B.5 对、10 对、20 对 |
C.10 条、20 条、20 条 | D.20 条、10 条、10 条 |
10.
下列有关获得转基因超级鼠的实验,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鼠的个体大小 |
B.在实验中,注入小鼠受精卵的是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
C.在生物传宗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性状 |
D.该实验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
12.
假设在三个不同的地层中发现许多化石,甲地层有始祖鸟、恐龙蛋;乙地层有象牙、马;丙地层有珊瑚、三叶虫。则地层按地质年代由古老到近代的排列顺序是( )
A.甲、乙、丙 | B.丙、甲、乙 |
C.丙、乙、甲 | D.甲、丙、乙 |
16.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中标号①指的是砧木,标号②指的是接穗 |
B.新形成的植物体将表现出②的性状 |
C.要确保该繁殖方法成功,须把①和②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在一起 |
D.这种繁殖方式叫嫁接,属于有性生殖 |
17.
多肉植物宝石花叶片肉质厚实,6、7 月间开花,8 月结出长圆形的果实。在家庭种植中,可将宝石花的成熟叶片平铺在潮润的沙土上,一段时间后即可成为新植株.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决定宝石花果实形状的遗传物质是染色体 |
B.用宝石花结的果实中的种子繁殖属于无性生殖 |
C.用成熟叶片产生新个体不仅保持亲本的原有性状且繁殖速度快 |
D.加快宝石花细胞生长速率只与细胞生长有关 |
19.
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压条、组织培养、动物克隆、试管婴儿等都属于无性生殖 |
B.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
C.雌雄蛙的抱对现象是为了提高青蛙的受精率 |
D.一般是鸟卵越大,孵化所需要的时间就越长 |
22.
从昆虫学的角度分析“春蚕到死丝方尽”,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能吐丝的时期是蚕的整个幼虫期 |
B.吐丝做茧只是完成了生命的幼虫阶段 |
C.吐完丝意味着新生命就要开始 |
D.吐完丝后蚕的生命就结束了 |
28.
人口专家预测,随着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我国男女比例失衡问题会更加严峻.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你不认同的是( )
A.人的性别是在胎儿发育后期才决定的 | B.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
C.自然状况下,第二胎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 | D.人的性别取决于哪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 |
29.
如图为果蝇细胞内染色体组成示意图(E、e表示基因),分析错误的是( )


A.该果蝇为雄性果蝇 |
B.该细胞是果蝇的体细胞 |
C.基因E、e控制一对相对性状 |
D.正常情况下,在该果蝇的一个生殖细胞中可同时找到E、e基因 |
30.
我国法律禁止近亲结婚的理由是( )
A.近亲结婚会造成后代不育 | B.近亲结婚使其后代获得相同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大 |
C.近亲结婚生育的孩子都不健康 | D.近亲结婚造成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出现的频率高 |
31.
当一个婴儿体细胞中第13对染色体多了一条时,就会导致先天性唇裂.在下列生殖细胞中,哪两种生殖细胞的结合会产生先天性唇裂的男性患儿(A表示常染色体)?( )
①23A﹢X ②22A﹢X ③21A﹢Y ④22A﹢Y
①23A﹢X ②22A﹢X ③21A﹢Y ④22A﹢Y
A.①和③ | B.②和③ | C.①和④ | D.②和④ |
32.
下列关于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都是显性性状 ![]() | B.出现频率高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
C.相对性状存在显性和隐性之分 ![]() | D.隐性性状只有在子二代中才能表现出来 |
33.
下列实例中属于不遗传的变异是()
A.普通甜椒的种子经过太空漫游后,培育出大而甜的“太空椒” |
B.高产易倒伏小麦与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培育出高产抗倒伏小麦 |
C.在毛色均表现正常的虎群中,出生了一只白色的幼虎 |
D.干旱环境中异常矮小的玉米植株 |
34.
在“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活动中,需要对大小不同的花生果实进行取样,你认为取样方法最佳的是()
A.在大花生中取30粒较大的,在小花生中取30粒较小的 |
B.在大花生中取1粒最大的,在小花生中取1粒最小的 |
C.在大、小两种花生中分别随机取1粒 |
D.在大、小两种花生中分别随机取30粒 |
35.
一个人长期服用同一种抗生素,到后期治疗效果大大降低甚至无效.这是因为( )
A.病原菌不断产生各种变异(包含了各种抗药性的差异),抗生素起了选择作用,淘汰了敏感菌,留下抗药菌 |
B.抗生素长期作用于病原体,诱发它发生抗药性突变而抗药 |
C.病原菌长期接触同种抗生素,产生适应性突变而抗药 |
D.上述三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31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24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