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4题)
A.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
B.王东张皇失措地地到学校,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
C.她已经精疲力竭,坐在那里休息了好长时间。 |
D.这是一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作品。 |
读古诗《古朗月行》,这首诗的作者是{#blank#}1{#/blank#}朝著名诗人{#blank#}2{#/blank#},字{#blank#}3{#/blank#},号{#blank#}4{#/blank#}。
2.文言文阅读- (共1题)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适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雌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失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夫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小题1】解释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阡陌交通( ) 便要还家( )
无论交通( ) 处处志之( )
【小题2】桃花源中的人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说说你的理解?
【小题3】翻译句子。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小题4】桃花源不过是作者虚构的一个理想社会,在当时是不可能存在的。文中有些地方已经做了暗示。请找出暗示桃花源是不存在的语句。
3.现代文阅读- (共1题)
在人类历史上,恐怕没有比日军在南京的杀人竞赛更残暴、更无人性的了。
1937年12月的《东京日日新闻》刊登了这样一幅照片:两个日本军官,各举战刀,狰狞而笑,标题是“超纪录的百人斩”。照片左侧有“百人斩竞争之两将校”的注释,津津乐道地报道了两个日本军官如何在中国南京紫金山麓进行一切杀人竞赛,如何在一大堆砍下的中国人头旁含笑论胜负。
两个杀人狂属日军第16师团富山大队,一个叫向井敏明,炮兵小队长,一个叫野田岩,副官。
1937年12月英文《日本公告》是这样报道的:
“向井敏明少尉和野田岩少尉举行杀人友谊比赛,看谁能在完全占领南京之前,首先杀死100名中国人,现在他们的比赛将要接近尾声。朝日新闻从前线发回的报道说,星期日,他们的比赛成绩如下:向井敏明少尉,杀死89人,野田岩少尉,杀死78人。目前胜负难以分清,比赛还在继续。”
1937年12月《大美晚报》接着这样报道:
“12月10日中午,两人各执已成缺口之刀,会聚一起,野田说:‘我已经杀105人,你杀了多少?’向井说:‘我都已经杀了106人。’两人相视哈哈大笑,向井多赢了一个人,但无法确定谁先杀到100人。两人相约比赛目标发展到150人。从昨日开始,他们已向杀150人的目标努力。”
经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在短短的几个月中,按比较保守的统计,侵华日军集中和分散屠杀中国南京军民34万人。
半个世纪过去了,浩浩长江依然奔腾向前,无止无息。
朋友,当我们回顾历史时,我们不能只有四大发明,文明古国,开元盛世,丝路花雨,也应该有南京大屠杀。我无需更多的议论,我只希望像我一样年轻的战友,年轻的同胞,记住这惨绝人寰的灾难,记住这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它会让我们更加明确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小题1】这篇记叙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展开记叙的?【小题2】用简要的话概述本文的主要事件。
【小题3】第2自然段中“津津乐道”一词的本义是什么?这里为什么这样用?
【小题4】怎样理解“浩浩长江依然奔腾向前,无止无息”这句话?
【小题5】阅读这篇文章后,你认为作者在告诫读者什么?
4.作文-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