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2771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22

1.单选题(共14题)

1.
某同学拟探究“土壤湿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中错误的是(  )
A.在甲容器中铺适量湿润土壤,在乙容器中铺适量干燥土壤
B.在甲乙容器中放入大小及生活状况比较相似的蚯蚓10条
C.将甲容器放在明亮处,将乙容器放在阴暗处
D.实验结束要将蚯蚓放回大自然
2.
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  )
①观察法  ②实验法  ③观察法和实验法相结合
A.①②③B.①C.②D.①②
3.
关于动物运动的相关知识,下列正确的是(  )
A.所有动物体内都有骨骼
B.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的
C.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动物就能正常运动
D.骨骼肌包括中间的肌腱和两端的肌腹两部分
4.
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喜鹊筑巢B.蜜蜂采蜜C.蜘蛛结网D.黄牛耕地
5.
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控制这种行为的是(  )
A.生活经验B.学习因素C.环境因素D.遗传因素
6.
袋鼠的前肢短、后肢长,与它的身体结构相适应的运动方式是(  )
A.行走B.跳跃C.爬行D.奔跑
7.
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B.从其获得的途径大致上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C.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衍后代
D.学习行为可以让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8.
动物间可以通过动作、声音和气味等传递信息,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动物群体内信息传递方式的是
A.蜻蜓点水
B.蜜蜂通过舞蹈告知同伴蜜源的方位
C.蚂蚁根据同伴留下的“气味”找到食物
D.雌性美国白蛾通过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前来交尾
9.
某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种类的动物进行“探究动物绕道取食”的实验得到如下结果:
下列对表中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学习行为
B.乙的学习能力最强
C.动物的行为与遗传物质有关
D.三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可能是:乙→甲→丙
10.
关于社会行为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所有的节肢动物都有社会行为
B.有社会行为的群体,可通过“语言”传递信息
C.社会行为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衍
D.具有社会行为的群体成员间有明确分工
11.
人体双手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所处的状况应是( )
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
C.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D.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
12.
下列关于动物运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不利于寻觅食物和躲避敌害
B.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C.有利于动物自身的生存和繁殖后代
D.有利于动物争夺栖息地
13.
关节是能活动的骨连结,在运动中起支点的作用。如图是关节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
B.与骨连接的肌肉至少是由两组肌肉互相配合活动的
C.②内的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D.③和⑤共同围成②
14.
下表显示两栖动物在生物圈中经历了由盛到衰的发展过程,其主要的自身原因是
距今大概年数
两栖动物发展状况
环境条件
3.45亿至2.25亿年
种类多,两栖动物繁盛
气候温暖潮湿,水域密布
2.25亿年至今
种类减少,两栖动物走向衰退
气候干燥,水域减少
 
A.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必须在水中B.两栖动物的繁殖能力差
C.两栖动物产生了不利变异D.两栖动物的神经系统不发达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