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2771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22

1.单选题(共35题)

1.
下列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中不属于观察法的是(   )
A.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搬运食物
B.用照相机拍摄孔雀开屏
C.用超声波干扰夜晚飞行的蝙蝠,测定蝙蝠的回声定位本领
D.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运动
2.
英国开学家珍妮在野外研究黑猩猩时发现,黑猩猩群体中有首领,群体内分工合作,有等级现象.黑猩猩的这种行为类型和珍妮的研究方法分别是(   )
A.社会行为观察法B.社会行为实验法
C.防御行为观察法D.繁殖行为实验法
3.
下列对病毒、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细菌是单细胞生物B.病毒是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C.病毒具有成形的细胞核D.真菌主要进行分裂生殖
4.
微生物是一类结构简单、一般小于0.1毫米的微小生物的统称,它们种类繁多,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都有细胞结构
B. ②以自我复制的方式进行繁殖
C. ③由蛋白质外壳与遗传物质内核组成
D. ①在有氧情况下,将有机物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5.
图阴影部分表示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共同特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都是生来就有 B. 都要生活经验
C. 都与遗传物质有关 D. 都由环境因素决定
6.
如图表示关节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结构③中的滑液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B. 骨与骨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
C. 结构②是骨骼肌
D. 脱臼是 ①从④脱出来,②使关节更加牢固
7.
菜青虫总是取食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的植物,对菜青虫这种行为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是先天性行为   ②是学习行为   ③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④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8.
某生物学习小组利用甲、乙、丙三种动物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动物甲、乙、丙完成绕道取食前的尝试次数分别是165次、32次、5次。三种动物的学习能力从低到高的顺序是(  )
A.甲、乙、丙B.乙、甲、丙C.丙、乙、甲D.甲、丙、乙
9.
小明体育课上不小心骨折了,医生治理骨折时,应该重点保护哪里?( )
A.骨密质B.骨膜C.软骨层细胞D.骨松质
10.
在公共汽车上,年轻人应主动给老年人让座,这是关爱老人的一种美德,这样做可以防止老年人跌倒骨折,因为老年人的骨(    )
A.无机物多于2/3,弹性大,易变形B.无机物多于2/3,弹性小,易骨折
C.有机物多于1/3,硬度小,易骨折D.有机物少于1/3,硬度大,易变形
11.
如图是人体完成屈肘动作的示意图,关于人的伸肘和屈肘运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人的伸肘和屈肘运动要受神经系统的协调和控制
B. ①肌腹,由肌肉组织构成
C. 完成这个屈肘动作时,相关的关节起杠杆的作用
D. 人屈肘运动要消耗能量,能量来自于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12.
下列有关哺乳动物的骨、肌肉和关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骨骼肌的两端分别附着在同一块骨上B.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
C.骨骼肌受到刺激,牵动骨绕关节活动D.一个运动由多块骨骼肌协调完成
13.
与人体运动密切相关的运动系统,其组成包括(  )
A.骨、关节、肌肉B.骨、骨骼、关节
C.骨、骨连结、关节D.骨、骨连结、骨骼肌
14.
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
A.有利于避敌B.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C.有利于觅食D.以上三项都对
15.
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后天学习行为的是(  )
A.蜜蜂筑巢B.老马识途C.孔雀开屏D.大雁南飞
16.
取一块动物的长骨,观察它的结构,我们发现由外向内依次包括(  )
A.骨膜、骨松质、骨髓B.骨膜、骨密质、骨髓
C.骨膜、骨髓、骨质D.骨膜、骨质、骨髓
17.
根据你所学知识及下列动物的运动记录,不可能得出结论是( )
动物
运动方式
适应环境
运动器官
是否需要能量

奔跑或行走
陆地
四肢
需要
鲫鱼
游泳
水中

需要

飞行
空中

需要
 
A.运动速度最快的是陆生动物
B.动物的动物方式与运动器官有关
C.所有动物都需要能量
D.动物的运动器官和运动方式是与环境相适应的
18.
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B.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C.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D.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
19.
2018年5月,第54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团体赛中国男女队双双获得金牌。赛场上每个运动员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收到牵引  ②骨绕关节转动  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  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④①②D.③①②④
20.
黄鼬在遇到敌害追击时会释放一种“臭气”,利用这种气体将敌害“击退”或“击晕”。该行为属于(  )
A.先天性、攻击行为B.先天性、防御行为
C.后天性、攻击行为D.后天性、防御行为
21.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做过许多次推门的动作。下列将关这个动作的分析正确的是
A.推门动作很简单,无需神经系统的协调
B.推门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C.完成这个动作时,相关的骨和关节都起杠杆的作用
D.完成这个动作所需能量依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等的配合
22.
下列选项中全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①蚯蚓走迷宫   ②蜘蛛结网   ③小猴做算术   ④蜻蜓点水
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④
23.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
A.鸟类迁徙B.青蛙冬眠C.消化道吸收养分D.鱼类洄游
24.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这句话中包括了动物哪两种运动方式?(  )
A.飞行、游泳B.跳跃、奔跑C.飞行、爬行D.爬行、游泳
25.
“人有人言,兽有兽欲”,动物能利用“行为语言”传递信息。下列不属于动物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是 (    )
A.昆虫释放性外激素B.蜜蜂跳“8”字舞
C.猫头鹰晚上出来抓老鼠D.老母鸡“咯咯”的召唤小鸡
26.
关于长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骨膜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有关。
B.骺端软骨层的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
C.幼年时骨髓腔内的为红骨髓,有造血功能。
D.成年后骨松质的腔隙内为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
27.
同学们绘制的骨、关节和肌肉关系的结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
A.B.C.D.
28.
下列昆虫中,有社群行为的是(  )
A.蜻蜓、蝴蝶
B.蝗虫、蟋蟀
C.蜜蜂、白蚁
D.苍蝇、蚊子
29.
下列属于攻击行为的是(  )
A.豹捕杀羚羊
B.鹬蚌相争
C.两只羚羊争斗
D.黄鼬释放臭气
30.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两诗句分别描述了两种昆虫的行为,它们分别是(  )
A.防御行为、取食行为B.防御行为、迁徙行为
C.取食行为、繁殖行为D.迁徙行为、繁殖行为
31.
下列保护环境的措施中,错误的一项是(  )
A.保护有益动物,彻底消灭有害动物B.退耕还林还草
C.植树造林D.建立相关法律
32.
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就地保护B.易地保护
C.法制教育和管理D.保护森林
33.
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等鸟类,繁育中心保护,对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以上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分别属于(  )
A.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管理B.易地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C.自然保护、易地保护、法制管理D.就地保护、自然保护、法制管理
34.
为保护大熊猫,我国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是(    )
A.卧龙、王郎自然保护区B.洋县保护区
C.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D.神农架自然保护区
35.
我国特有的珍稀的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分别是(  )
A.藏羚羊、大熊猫B.大熊猫、朱鹦
C.朱鹦、扬子鳄D.扬子鳄、大熊猫

2.选择题(共2题)

36.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37.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5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