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果都镇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2748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5

1.综合题(共3题)

1.
红萍是太空舱中常用于提供氧气、吸收二氧化碳的一种水生植物。我国科研人员为了研究与人共存情况下红萍的供氧能力,建立了受控密闭实验舱,并在其中放置了18.9平方米的红萍立体培养装置,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后进行多次地面模拟试验。密闭舱全天保持稳定充足的光照强度,其他条件适宜。2名志愿者进入密闭舱中生活,每隔1小时测定一次舱内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结果如图所示,请据此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红萍是一种生长于水田或池塘中的小型浮水蕨类植物,亦称满江红。与水生藻类相比较,这类植物的结构特点是_____。
(2)根据图示结果可知,实验组的密闭舱内生活着2名志愿者和18.9平方米红萍,对照组的密闭舱内仅生活着_____。
(3)根据图示结果判断,实验组密闭舱内红萍产生的氧气能否满足2名志愿者的呼吸消耗?_____;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_____。
(4)如果实验组密闭舱光照系统因故障而停止工作,舱内一片漆黑。这时实验组密封舱内氧气浓度的变化是_____;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是_____。
(5)在载人航天应用中,太空舱可以看作一个相对独立的密闭生态系统。若要进行长期的载人飞行,从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考虑,太空舱应实现_____循环利用。
2.
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2表示图1中某条食物链中各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3表示图1所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和能量流动情况。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的生物能否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________?试分析说明_____。
(2)图2中的甲对应的图1中的生物是_____,此生物与鹰的关系是____ 。
(3)图3中的A在生态系统中表示的组成成分是_____,它通过生理过程_____(填序号)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不断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有效地维持了生物圈中的_____平衡。
(4)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开发和利用,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增强,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为减轻温室效应,你应该怎么做?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3.
洋葱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材料。它的叶分为管状叶和鳞片叶两种,管状叶伸展于空中,进行光合作用;鳞片叶层层包裹形成鳞茎,富含营养物质。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洋葱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不断进化,形成了管状和鳞片状两种不同形态、不同功能的叶,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_____;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管状叶的叶肉细胞中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
(2)图乙是图甲中管状叶的显微结构示意,图中[    ]_____是叶片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它由成对的_____构成;图中[    ] ____主要由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构成,内含输送水分、无机盐、有机物的管道。
(3)为了观察到图乙所示的图像,需要制作洋葱管状叶徒手切片。在制作过程中,要用手捏紧并排的__迅速切割叶片,并且多切几次,选其中最_____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

2.单选题(共2题)

4.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某项探究活动,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该实验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该实验说明非生物因素会影响生物生长
C.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植物生长是不是需要水分
D.该实验的变量是幼苗左右两侧土壤含水量不同
5.
中华诗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展现了自然万物的奇妙瑰丽。下列诗句能反映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D.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