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为了探究蚂蚁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①利用一个较大的玻璃槽器具,放入干湿适当的土壤,上面再覆盖一些蚁穴土壤。
②捕捉20只正常的蚂蚁置于玻璃槽内,在玻璃槽口盖上两层纱布.将上述实验装置放于适宜蚂蚁生活的环境中,进行饥饿处理1﹣2天。
③取两个大小、形状相同的小培养皿,培养皿内分别放入等量碾成粉末状的白糖和食盐,摆放到玻璃槽内。
④3天后,称量培养皿中剩余食物的质量并记录,比较哪种食物减少的量多。
分析实验,请回答:
(1)你认为生物兴趣小组做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实验的变量是_____。
(3)实验中选用20只蚂蚁,而不是1只,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天后称量培养皿中剩余食物的质量,若白糖减少的量多,则说明蚂蚁喜欢吃____________。
(5)为了要获得准确的结果,往往要做多次实验。这种做法称为_____。
①利用一个较大的玻璃槽器具,放入干湿适当的土壤,上面再覆盖一些蚁穴土壤。
②捕捉20只正常的蚂蚁置于玻璃槽内,在玻璃槽口盖上两层纱布.将上述实验装置放于适宜蚂蚁生活的环境中,进行饥饿处理1﹣2天。
③取两个大小、形状相同的小培养皿,培养皿内分别放入等量碾成粉末状的白糖和食盐,摆放到玻璃槽内。
④3天后,称量培养皿中剩余食物的质量并记录,比较哪种食物减少的量多。
分析实验,请回答:
(1)你认为生物兴趣小组做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实验的变量是_____。
(3)实验中选用20只蚂蚁,而不是1只,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天后称量培养皿中剩余食物的质量,若白糖减少的量多,则说明蚂蚁喜欢吃____________。
(5)为了要获得准确的结果,往往要做多次实验。这种做法称为_____。
A.设置重复组 | B.求平均值 | C.设置对照组 | D.排除无关变量 |
2.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如图所示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请据图作答:

(1)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_____作用固定在植物体内,同时植物体内的有机物通过_____作用被分解释放出来.
(2)从图中不难看出,野兔生活的草原是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所占的比例维持在一个相对_____的状态下.但近年来,野味搬上了人们的餐桌,开始大量捕杀野兔,长此以往会导致牧草的变化是_____.由此可以得出:人们不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因为动物在维持_____中起着重要作用.

(1)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_____作用固定在植物体内,同时植物体内的有机物通过_____作用被分解释放出来.
(2)从图中不难看出,野兔生活的草原是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所占的比例维持在一个相对_____的状态下.但近年来,野味搬上了人们的餐桌,开始大量捕杀野兔,长此以往会导致牧草的变化是_____.由此可以得出:人们不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因为动物在维持_____中起着重要作用.
2.资料分析题- (共2题)
3.
生物分类就是依据某一标准将生物分门别类,即把具有相同特征的生物或生物结构归为一类。这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如图是将不同生物分为A、B、C、D四类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将细菌、酵母菌、衣藻、草履虫归为A类,依据是它们都是______________。
(2)将衣藻和葫芦藓、小麦、大豆归为B类,依据是它们都属于____________。将除病毒以外的其他生物都归为D类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把B类生物分为衣藻、葫芦藓和小麦、大豆两类,则分类的依据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若进一步对小麦和大豆分类,科学的分类依据是______________。
(4)C类生物同属于动物,若依据体温是否恒定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类。
(5)上述资料说明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____的多样性。
(6)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

(1)图中将细菌、酵母菌、衣藻、草履虫归为A类,依据是它们都是______________。
(2)将衣藻和葫芦藓、小麦、大豆归为B类,依据是它们都属于____________。将除病毒以外的其他生物都归为D类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把B类生物分为衣藻、葫芦藓和小麦、大豆两类,则分类的依据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若进一步对小麦和大豆分类,科学的分类依据是______________。
(4)C类生物同属于动物,若依据体温是否恒定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类。
(5)上述资料说明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____的多样性。
(6)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
4.
根据资料,回答问题:昆明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高原湖泊、全国第六大淡水湖,滇池流域是保护淡水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
20世纪60年代以前滇池主要水生植物有16种,水生动物68种,后来由于凤眼莲生物入侵和富营养化的双重作用,原来生活在湖泊中的大部分水生植物相继消亡,同时导致滇池金线鲃、昆明裂腹鱼等土著鱼类、云南闭壳龟、滇池蝾螈、背角无齿蚌等特有物种的灭绝和濒危。
(1)资料体现了滇池中的生物____多样性遭到了破坏。主要原因和资料中提到的____密切相关。随着生物物种的灭绝和濒危,滇池淡水生态系统的 能力将大大降低,从而破坏生态平衡。
(2)影响滇池中水生动物的能量的最终来源是____
(3)保护滇池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20世纪60年代以前滇池主要水生植物有16种,水生动物68种,后来由于凤眼莲生物入侵和富营养化的双重作用,原来生活在湖泊中的大部分水生植物相继消亡,同时导致滇池金线鲃、昆明裂腹鱼等土著鱼类、云南闭壳龟、滇池蝾螈、背角无齿蚌等特有物种的灭绝和濒危。
(1)资料体现了滇池中的生物____多样性遭到了破坏。主要原因和资料中提到的____密切相关。随着生物物种的灭绝和濒危,滇池淡水生态系统的 能力将大大降低,从而破坏生态平衡。
(2)影响滇池中水生动物的能量的最终来源是____
(3)保护滇池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3.单选题- (共8题)
8.
如图表示关节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结构③中的滑液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
B.骨与骨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 |
C.结构②的主要组织是上皮组织 |
D.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 |
4.填空题- (共2题)
13.
在五个相同的瓶子中分别装入等量的相应物质(如表),并搅拌均匀,在瓶口处套上一个挤瘪的气球。把五个瓶子同时放在不通风的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了表中的现象。请据此回答问题:
(1)试管①有气泡产生的原因是酵母菌分解白砂糖产生了_____,除此之外还会产生_____。
(2)①②作为对照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
(3)如果探究白砂糖是酵母菌所需的营养物质,可以选择试管_____为一组。
(4)如果选择①④或①⑤作为对照实验,可以探究酵母菌的生活需要_____。
装置 | 物质 | 温度 | 现象 |
① | 水+白砂糖+酵母菌 | 22~30℃ | 有气泡产生,气球胀大了 |
② | 水+白砂糖 | 22~30℃ |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
③ | 水+酵母菌 | 22~30℃ |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
④ | 水+白砂糖+酵母菌 | 0℃ |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
⑤ | 水+白砂糖+酵母菌 | 100℃ |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
(1)试管①有气泡产生的原因是酵母菌分解白砂糖产生了_____,除此之外还会产生_____。
(2)①②作为对照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
(3)如果探究白砂糖是酵母菌所需的营养物质,可以选择试管_____为一组。
(4)如果选择①④或①⑤作为对照实验,可以探究酵母菌的生活需要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资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8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