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下面的资料并分析回答:
资料一: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内浮到水面的金鱼喂食,就像喂养自已的雏鸟一样,一连持续了好几个星期。
资料二: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碰巧打开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盖偷喝了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
(1)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资料中美国红雀喂金鱼的行为属于__________行为,其他大山雀偷喝牛奶的行为属于__________行为。
(2)美国红雀喂金鱼的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_________物质决定的行为,其他大山雀偷喝牛奶的行为是在此基础上,通过___________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3)根据资料二,请再举出一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实例__________。
资料一: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内浮到水面的金鱼喂食,就像喂养自已的雏鸟一样,一连持续了好几个星期。
资料二: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碰巧打开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盖偷喝了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
(1)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资料中美国红雀喂金鱼的行为属于__________行为,其他大山雀偷喝牛奶的行为属于__________行为。
(2)美国红雀喂金鱼的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_________物质决定的行为,其他大山雀偷喝牛奶的行为是在此基础上,通过___________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3)根据资料二,请再举出一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实例__________。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地球上自从35亿年前出现生命以来,已有5亿种生物存在,如今绝大多数已经消失。地质年代物种灭绝的速度极为缓慢,鸟类平均300年灭绝1种,兽类平均8000年灭绝1种,到1600年至1700年,每10年灭绝1种动物;从1850年到1950年,鸟兽的平均灭绝速度为每年一种.
资料二:一项研究显示了哺乳类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原因如下表所示:
(1)阅读材料一后,可知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为物种灭绝速度_________(填加快或减慢)。
(2)由材料二分析可知,哺乳类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______________。
(3)请根据所学知识和结合生活经验,谈谈我们如何参与保护野生动物_________
资料一:地球上自从35亿年前出现生命以来,已有5亿种生物存在,如今绝大多数已经消失。地质年代物种灭绝的速度极为缓慢,鸟类平均300年灭绝1种,兽类平均8000年灭绝1种,到1600年至1700年,每10年灭绝1种动物;从1850年到1950年,鸟兽的平均灭绝速度为每年一种.
资料二:一项研究显示了哺乳类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原因如下表所示:
原因 | 偷猎 | 栖息地丧失 | 外来物种影响 | 其他原因 |
鸟类 | 20% | 60% | 12% | 8% |
哺乳类 | 31% | 32% | 17% | 20% |
(1)阅读材料一后,可知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为物种灭绝速度_________(填加快或减慢)。
(2)由材料二分析可知,哺乳类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______________。
(3)请根据所学知识和结合生活经验,谈谈我们如何参与保护野生动物_________
2.单选题- (共8题)
4.
枯枝落叶可被细菌和真菌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它们可以再被植物利用。这可以说明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具有哪项重要作用
A.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 B.引起动植物患病 |
C.与动植物共生 | D.有利于减少动植物的数量 |
5.
关于狒狒群体中首领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优先选择栖息场所 |
B.其他成员对它表示顺从,对它的攻击不敢反击 |
C.对群体不承担任何责任 |
D.在群体中个体最大、力量最强、也最凶猛 |
6.
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
A.蚊子飞行时发出“嗡嗡”声 |
B.蜜蜂发现蜜源跳圆形舞 |
C.蝶蛾类昆虫的雌虫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虫 |
D.长尾猴发现蛇时会发出叫声 |
7.
当你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①骨绕关节转动 ②相应的骨受到牵引 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 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A.③④②① | B.②①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④①②③ |
8.
下列有关生物分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种”是生物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
B.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生物的生活环境 |
C.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密切 |
D.对生物进行分类,有利于认识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
3.选择题- (共1题)
4.填空题- (共1题)
12.
下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请回答:

(1)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 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 进入瓶内。
(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
(3)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为此,巴斯德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 法。
(4)在生态系统中,细菌和真菌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参与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

(1)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 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 进入瓶内。
(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
A.瓶子的大小 | B.细菌的有无 | C.肉汤的多少 |
(4)在生态系统中,细菌和真菌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参与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资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