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2739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6

1.综合题(共3题)

1.
某同学在学习了《生物学的探究方法》之后,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表格所示),据此回答:
 
1号瓶
2号瓶
3号瓶
4号瓶
处理
方式
1.瓶内放置20粒种子
2.撒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湿润
3.拧紧瓶盖
1.瓶内放置20粒种子
2.不洒水
3.拧紧瓶盖
1.瓶内放置20粒种子
2.倒入较多的清水,使种子淹没
3.拧紧瓶盖
1.瓶内放置20粒种子
2.撒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湿润
3.拧紧瓶盖
放置环境
25℃
25℃
25℃
0℃
实验结果
20粒萌发
种子不萌发
种子不萌发
种子不萌发
 
(1)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
(2)如表的实验设计共包含了___组对照实验。
(3)本实验中,1号瓶在实验中起___作用。
(4)在实验过程中,需放置20粒或更多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的目的是________。
(5)通过实验可知,种子萌发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燃烧的蜡烛用燃烧匙放入______号瓶内,蜡烛会熄灭,其原因是_______,请用简单的文字反应式表示这一生理过程_______。
2.
如图为四种微生物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营寄生生活的生物是[_____]______,其生物体结构组成是_______,依靠_____方式进行增殖。
(2)甲和乙相比较,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________。
(3)酿酒、做面包、蒸馒头时离不开的是[_____]______。
(4)图丁所示生物依靠散发出来的成熟[A]______进行繁殖。
3.
下图是常见的植物、动物照片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分类等级,______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某兴趣小组将上述动物划分为两类,其中蝗虫、蚯蚓为一类,家兔、鲫鱼、青蛙、海龟为一类,你认为这样划分的分类标准是______。
(2)图中无器官分化的植物是_____,仅具有茎、叶分化的是_____,能够利用种子繁殖的植物是_____,请将图中家兔、鲫鱼、青蛙、海龟按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排列次序依次为:_____(用字母表示)。
(3)在对被子植物进行分类时,除根据其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理特性等作为重要依据外,还往往把____作为其分类的重要依据。
(4)气体进出蝗虫的结构是_____,该结构在蝗虫身体分部的分布位置是______。
(5)真正能够摆脱对水的依赖而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有_______。
(6)家兔后代的成活率高,这主要与其具有______的特征有关。

2.单选题(共6题)

4.
“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句话描述了小草的生命现象,体现了生物的哪种特征(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C.生物能进行呼吸D.生物能生长
5.
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更有生存优势的原因在于(  )
A.恒温动物需要的食物少
B.恒温动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更强
C.恒温动物需要的能量少
D.恒温动物耗氧少
6.
下列关于关节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关节由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组成
B.关节由关节囊、关节面、关节腔组成
C.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头、关节窝组成
D.关节由关节囊、关节面、关节软骨组成
7.
当你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①骨绕关节转动 ②相应的骨受到牵引 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 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A.③④②①B.②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④①②③
8.
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动物的行为从其获得途径上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B.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C.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
D.动物的学习行为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9.
用性引诱剂诱杀农业害虫是利用昆虫的
A.取食行为B.学习行为
C.迁徙行为D.昆虫之间的通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