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图中字母A~G分别表示不同种类生物,据图回答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中有多少条食物链?______;请写出最长的一条:________________。
(3)从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可以看出,植食动物有________,杂食动物有________,肉食动物有________。它们都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
(4)若大量捕杀生态系统中的B,E的数量将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_。

(1)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中有多少条食物链?______;请写出最长的一条:________________。
(3)从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可以看出,植食动物有________,杂食动物有________,肉食动物有________。它们都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
(4)若大量捕杀生态系统中的B,E的数量将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_。
2.
下图是一位同学用两片长方形的木板(1、2)、两条松紧带(3、4)和一颗螺丝钉(5)制作的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请识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1]、[2]相当于两块________,[3]、[4]相当于________,[5]相当于________。
(2)根据图中虚线箭头判断,此时[4]应处于_______的过程,[3]应该处于_______状态。如果[5]表示肘关节,则此过程表示_______动作。
(3)图中[3]、[4]两条松紧带的两端是分别连在[1]、[2]两块木板上,这表示______两端的_______绕过关节附着在不同的骨上。
(4)从这个模型可以看出,人在运动时要靠______牵拉______,绕________转动而完成动作。

(1)图中[1]、[2]相当于两块________,[3]、[4]相当于________,[5]相当于________。
(2)根据图中虚线箭头判断,此时[4]应处于_______的过程,[3]应该处于_______状态。如果[5]表示肘关节,则此过程表示_______动作。
(3)图中[3]、[4]两条松紧带的两端是分别连在[1]、[2]两块木板上,这表示______两端的_______绕过关节附着在不同的骨上。
(4)从这个模型可以看出,人在运动时要靠______牵拉______,绕________转动而完成动作。
2.单选题- (共13题)
3.
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是实验法和观察法,其最本质的区别是( )
A.研究者是否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
B.研究者是否对被研究的动物施加人为影响 |
C.研究者是否直接观察被研究的对象 |
D.单纯的观察法可以没有实验,实验法中也可以不用观察 |
5.
有经验的农民往往在比较贫瘠的土地上种植豆类,能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这是因为( )
A.豆科植物的光合作用旺盛 |
B.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固氮的根瘤菌 |
C.豆科植物的根瘤有杀菌作用 |
D.豆科植物的根瘤能制造有机物 |
9.
动物行为对于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雄鸟占领巢区、营建鸟巢是防御行为 |
B.紧急情况下蜥蜴自动断尾是攻击行为 |
C.公鸡报晓、大雁南飞都属于节律行为 |
D.只有脊椎动物才具有才具有学习行为 |
14.
让老鼠走迷宫的曲径,它边走边嗅,最终找到迷宫中的食物。以后再让它进入迷宫,它就能很快地找到食物,这说明老鼠( )
A.是走迷宫的天才 |
B.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
C.能远距离的看到食物 |
D.不会学习 |
3.填空题- (共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3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