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依据如图所示的几种生物形态结构示意图,回答:

(1)上述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______,属于原核生物的是______,属于多细胞的是_____、____。(本小题要求填字母)
(2)由于没有叶绿体,上述生物的营养方式均为______。在外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B、D两种生物的繁殖方式分别是_______生殖、_____生殖。

(1)上述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______,属于原核生物的是______,属于多细胞的是_____、____。(本小题要求填字母)
(2)由于没有叶绿体,上述生物的营养方式均为______。在外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B、D两种生物的繁殖方式分别是_______生殖、_____生殖。
2.
观察下列分类图示,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包含生物种类最多的分类单位是__________;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__________。
(2)图中的脊椎动物亚门的动物中,结构最简单,进化地位最低等的是__________。
(3)图中共同特征最多的两种动物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其中与马的亲缘关系最远的是__________。
(4)生物学家按照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对生物进行分类,可以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__________关系,更好地研究各种生物。
马 斑马 驴 犀牛 羊 狗 虎 猪 蛇 龟 蛙 鱼 蚯蚓 马 斑马 驴 犀牛 羊 狗 虎 猪 蛇 龟 蛙 鱼 马 斑马 驴 犀牛 羊 狗 虎 猪 马 斑马 驴 犀牛 马 斑马 驴 马 斑马 马 | 动物界 脊椎动物亚门 哺乳纲 奇蹄目 马科 马属 马种 |
(1)图中包含生物种类最多的分类单位是__________;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__________。
(2)图中的脊椎动物亚门的动物中,结构最简单,进化地位最低等的是__________。
(3)图中共同特征最多的两种动物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其中与马的亲缘关系最远的是__________。
(4)生物学家按照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对生物进行分类,可以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__________关系,更好地研究各种生物。
2.单选题- (共19题)
3.
“微生物之父”、提出双名法对生物进行分类、发现滤过性病毒的科学家分别是
A.巴斯德、林奈、伊万诺夫斯基 |
B.弗莱明、林奈、列文·虎克 |
C.巴斯德、列文·虎克、林奈 |
D.巴斯德、林奈、弗莱明 |
5.
地衣是真菌与藻类共同生活在一起形成的,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供给藻类水和无机盐。下列关于地衣中真菌和藻类的描述正确的是它们
A.是寄生关系 |
B.是共生关系 |
C.细胞都有叶绿体 |
D.营养方式都是自养 |
9.
如图是关节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①②⑤三部分 |
B.结构①及其内外韧带能使关节更加牢固 |
C.结构④可在运动时减少摩擦与减轻震荡 |
D.结构①分泌的滑液进入③内可使关节更加灵活 |
10.
下列关于动物运动和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
B.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和肌肉组成 |
C.动物强大的运动能力,有利于提高其存活和繁殖的机会 |
D.动物群体间的信息交流只发生在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个体之间 |
12.
下图是某同学建立的生物分类图,其中①~④各代表生物种生物。下列不能用该图分类的一组生物是


A.①蘑菇、②银杏、③葫芦藓、④水绵 |
B.①珊瑚虫、②侧柏、③墙藓、④衣藻 |
C.①酵母菌、②油松、③肾蕨、④水绵 |
D.①家鸽、②水杉、③玉米、④根瘤菌 |
14.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说法错误的是
A.每一个生物物种都是一个基因库 |
B.生物多样性包含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
C.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
D.在自然状态下,生物种类越丰富生态系统会越稳定 |
16.
青藏铁路被称为“天路”,是因为修建海拔高,难度大。在穿过可可西里、楚马尔河、加索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上采取了绕避、设置通道等措施,这样做
①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②能减少青藏铁路的建设投资③有利于保护野生动植物④体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①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②能减少青藏铁路的建设投资③有利于保护野生动植物④体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17.
白头叶猴曾是最濒危灵长类动物之一,在国家的大力保护下,白头叶猴数量稳步提升。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曾是导致白头叶猴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白头叶猴的最有效的措施 |
C.将白头叶猴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是保护白头叶猴的根本措施 |
D.《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法规对保护生物多样性起了保障作用 |
19.
两千多年前,我国森林覆盖率达50%,而现在仅为21.63%,这种变化导致的结果是
A.对动物的影响不大 |
B.野生动物有了更大的生活空间 |
C.少量的以植物为食的野生动物数量减少 |
D.大量的野生动物因栖息地丧失或食物减少而灭绝或濒临灭绝 |
20.
孙同学根据某一分类标准已对7种动物中的6种进行了简单的分类(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其分类标准是胎生还是卵生
B. 其分类标准是体温是否恒定
C. 应该将鲫鱼划分到类别1中
D. 应该将鲫鱼划分到类别2中
待区分的生物 | 大雁、野兔、蝗虫、青蛙、蚯蚓、蜘蛛、鲫鱼 |
类别1 | 青蛙、大雁、野兔 |
类别2 | 蝗虫、蚯蚓、蜘蛛 |
A. 其分类标准是胎生还是卵生
B. 其分类标准是体温是否恒定
C. 应该将鲫鱼划分到类别1中
D. 应该将鲫鱼划分到类别2中
3.填空题- (共1题)
22.
将下列生物对应的“生态地位和所属保护区”及“主要特征”对应的序号填在括号内。(示例1:生物——生态地位或所属保护区;示例2:生物——生态地位或所属保护区——主要特征)
①——(_____) ②——A——(_____)③——(_____) 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 ⑥——(_____)
生物 | 生态地位或所属保护区 | 主要特征 | ||||||
①金丝燕 ②扬子鳄 ③珙桐 ④红树林 ⑤海南坡鹿 ⑥黑冠长臂猿 |
| a. 棵子植物,种子外无果皮包被 b. 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c. 体表被毛,胎生,哺乳 d. 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 e. 体表有角质麟片,卵有坚韧的卵壳 |
①——(_____) ②——A——(_____)③——(_____) 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 ⑥——(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9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