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以种子的萌发为研究对象,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一:将六粒饱满完整、具有萌发力的种子,处于不同的外界条件下(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理论上判断,六粒种子中能萌发的是_____号。
(2)比较2和5,其变量是_____;1和3能形成对照吗?_____,理由是_____。
(3)这个实验的信度较小,容易出现偶然现象,原因是_____。
二:为了验证某溶液X对种子萌发的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40粒种子、4张餐巾纸溶液X、清水、培养皿、记号笔。
实验步骤:
①取两个培养皿,各放入2张餐巾纸,并撒上20粒种子,标记为甲、乙;
②向甲中喷洒一定量的_____,向乙中喷洒等量清水使纸变得潮湿;
③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小段时间;
④统计各组种子萌发的数量。
(4)步骤②向甲喷洒的是_____,为了减少误差使实验更准确更具说服力,兴趣小组的同学应该_____。
(5)根据最后统计两组种子萌发情况,说明实验结论:
若种子萌发数量甲组远大于乙组,则说明溶液X对种子萌发具有_____作用;
若种子萌发数量甲组远小于乙组,则说明溶液X对种子萌发具有_____作用
若种子萌发数量甲组约等于乙组,则说明溶液X对种子萌发_____作用;

一:将六粒饱满完整、具有萌发力的种子,处于不同的外界条件下(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理论上判断,六粒种子中能萌发的是_____号。
(2)比较2和5,其变量是_____;1和3能形成对照吗?_____,理由是_____。
(3)这个实验的信度较小,容易出现偶然现象,原因是_____。
二:为了验证某溶液X对种子萌发的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40粒种子、4张餐巾纸溶液X、清水、培养皿、记号笔。
实验步骤:
①取两个培养皿,各放入2张餐巾纸,并撒上20粒种子,标记为甲、乙;
②向甲中喷洒一定量的_____,向乙中喷洒等量清水使纸变得潮湿;
③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小段时间;
④统计各组种子萌发的数量。
(4)步骤②向甲喷洒的是_____,为了减少误差使实验更准确更具说服力,兴趣小组的同学应该_____。
(5)根据最后统计两组种子萌发情况,说明实验结论:
若种子萌发数量甲组远大于乙组,则说明溶液X对种子萌发具有_____作用;
若种子萌发数量甲组远小于乙组,则说明溶液X对种子萌发具有_____作用
若种子萌发数量甲组约等于乙组,则说明溶液X对种子萌发_____作用;
2.
油菜和玉米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图一和图二分别是油菜花和果实结构图,图三是玉米种子及其萌发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
(2)图一中的花要能结出果实和种子,必须要经历[4]_____中的花粉落到雌蕊的[5]_____上的传粉过程。图二中的果实是由图一的[_____]发育而成的。图二中的种子是由_____发育而来。
(3)图三中,玉米种子萌发时所需营养物质由[_____]_____提供。发育成玉米幼苗茎和叶的结构是[_____]_____。玉米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_____]_____。
(4)玉米种子和大豆种子结构在子叶上的区别是:玉米种子:_____;大豆种子:_____。

(1)“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
(2)图一中的花要能结出果实和种子,必须要经历[4]_____中的花粉落到雌蕊的[5]_____上的传粉过程。图二中的果实是由图一的[_____]发育而成的。图二中的种子是由_____发育而来。
(3)图三中,玉米种子萌发时所需营养物质由[_____]_____提供。发育成玉米幼苗茎和叶的结构是[_____]_____。玉米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_____]_____。
(4)玉米种子和大豆种子结构在子叶上的区别是:玉米种子:_____;大豆种子:_____。
2.单选题- (共5题)
7.
下列是关于影响生物的生态因素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
B.成群的梅花鹿能逃避敌害,雄鹿也会争夺配偶说明同种生物之间只有斗争关系 |
C.斑马食草属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 |
D.山顶和山脚的植物形态差别很大,主要是由于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
3.填空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5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