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8题)
1.
为了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某生物小组取经过消毒的甲、乙、丙三个相同锥形瓶,按下表要求进行处理:
请据表分析:处理中包含了多少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什么?( )
瓶号 | 甲 | 乙 | 丙 |
加入物质 | 50毫升灭菌牛奶 | 50毫升灭菌牛奶 | 50毫升灭菌牛奶 |
瓶口处理 | 不作处理 | 不作处理 | 用消毒棉球塞住 |
温度 | 25℃ | 5℃ | 25℃ |
请据表分析:处理中包含了多少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什么?( )
A.2组,温度、细菌 | B.2组,温度、空气 |
C.2组,温度、消毒棉球 | D.3组,温度、消毒棉球、细菌 |
4.
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英国微生物学家弗莱明在培养葡萄球菌时偶然发现了青霉素的杀菌作用,后来青霉素挽救了无数人生命 |
B.袁隆平在稻田中偶然发现了几株表现出杂种优势的水稻,于是潜心研究,终于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平均亩产提高20%以上 |
C.当前,生物学研究已深入到细胞内部,从遗传物质、基因水平等方面来揭示生物的奥秘 |
D.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科学,只对生物本身有意义,对社会、生活等方面没有作用 |
5.
某小组在探究蚯蚓的运动的实验中,作出的假设是:蚯蚓在玻璃板上比在糙纸上运动速度更快,可是实验结果却相反。对此该小组应该( )
A.放弃自己的实验结果 | B.进一步查找资料并重新作出假设,重新进行实验 |
C.适当修改实验结果以保持与原有假设一致 | D.不管实验结果,直接根据假设得出结论 |
6.
在探究蚯蚓的生活与土壤疏松程度之间的关系时,在玻璃容器内放了以下几层土壤:第一层是河沙,第二层是黄土,第三层是菜园松土,第四层是稀泥土,选择几条健壮的蚯蚓放入容器中,12小时后可以看见蚯蚓处在第( )层.
A.一 | B.三 | C.二 | D.四 |
7.
以下是某同学为探究温度是否影响黄栌叶色而进行的实验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A.甲组用弱光照射,乙组用强光照射 |
B.甲组光照时间长,乙组光照时间短 |
C.甲组置于低温环境中,乙组置于高温环境中 |
D.甲组土壤保持湿润,乙组土壤保持干燥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