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化学试剂 BTB(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颜色变化可反映出水中二氧化碳含量 变化,原理如图 1 所示。生物小组的同学利用黑藻和 BTB 溶液设计实验,探究“光合作用是否吸收二氧化碳”。请回答问题:

(1)实验前,同学们向蓝绿色的 BTB 水溶液中吹入气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 氧化碳,因而 BTB 水溶液颜色变为__________。随后,将黑藻放入装有等量该溶 液的试管中。
(2)两组同学,分别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如图 2 所示)。如果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 碳,一段时间后,两组中 1 号试管内溶液颜色的变化是__________。2 号试管颜色 不发生变化,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在_____(填“有光”或“无光”)的条件下 进行。
(3)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第二组实验设计更加严谨。因为:1 号和__________ 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以排除__________影响。

(1)实验前,同学们向蓝绿色的 BTB 水溶液中吹入气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 氧化碳,因而 BTB 水溶液颜色变为__________。随后,将黑藻放入装有等量该溶 液的试管中。
(2)两组同学,分别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如图 2 所示)。如果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 碳,一段时间后,两组中 1 号试管内溶液颜色的变化是__________。2 号试管颜色 不发生变化,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在_____(填“有光”或“无光”)的条件下 进行。
(3)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第二组实验设计更加严谨。因为:1 号和__________ 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以排除__________影响。
2.
毛乌素曾经水草丰美,由于不合理开垦,植被破坏严重,土壤沙化,形成沙 漠。从上个世纪 50 年代开始,当地通过种植沙棘、沙柳、甘草等沙漠植物,将林木覆盖率由 0.9%提高到 42.9%,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请回答问题:
(1)曾经水草丰美的毛乌素,由于不合理开垦逐渐沙漠化,这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能力是有限的。
(2)如今毛乌素沙漠已恢复成草原,下图为恢复后的毛乌素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

①种植沙棘可以改善土壤,还可以为其他植物的生长提供养分,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_____(填“适应”或“影响”)。
②在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沙棘属于_____。除了图中所示生物外,该生态系统中还应该具有的成分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请你写出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其中,春尺蠖与白眉天蛾之间的 关系是________。
(3)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从毛乌素沙漠变绿洲的实例中, 请你提出一条保护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
(1)曾经水草丰美的毛乌素,由于不合理开垦逐渐沙漠化,这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能力是有限的。
(2)如今毛乌素沙漠已恢复成草原,下图为恢复后的毛乌素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

①种植沙棘可以改善土壤,还可以为其他植物的生长提供养分,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_____(填“适应”或“影响”)。
②在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沙棘属于_____。除了图中所示生物外,该生态系统中还应该具有的成分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请你写出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其中,春尺蠖与白眉天蛾之间的 关系是________。
(3)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从毛乌素沙漠变绿洲的实例中, 请你提出一条保护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请阅读下面科普文章,回答问题。
挪威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储存着来自全球各地数十万份植物种子的“备份”,以防人 类赖以生存的农作物因灾难而绝种。中国也有这样一座“末日种子库”——中国西南野 生生物种质资源库,肩负着保存植物种子、植物活体幼苗等生物材料的重要责任。
资源库收集植物资源遵循 3E 标准,即濒危、特有和经济价值重要性。目前已抢救性收集和保存植物种子资源 9484 种 71232 份,占到中国种子植物种类的 32%。 种子库保存种子的秘密主要是温度和湿度。在资源库地下一层,有 5 个零下 20℃、湿度为 15%、总面积达 220 平方米的冷库。
采集种子有很多讲究,一般要求每种植物采集最少 2500 粒,最佳为 20000 粒左右。但是要保证采集量不超过原产地种子的 20%,避免破坏植物的多样性。 为了保证入库种子数达标,采集回的种子首先要进行计数,之后工作人员会对种子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处理,使种子进入“休眠期”,达到在种子库存放的要求。在这里,种 子可以存活几十年甚至上千年。每隔 5 年或 10 年,工作人员还会进行一次萌发实验,以 确保种子的活力。
(1)按照植物资源收集遵循的 3E 标准,以下植物应优先被收集的是__________。

(2)为了保证入库种子长期处于“休眠期”,种子库的温度和湿度要求是_____。
A.低温度、高湿度 B.高温度、低湿度
C.低温度、低湿度 D.高温度、高湿度
(3)每隔 5 年或 10 年,进行种子萌发实验时所必需的外界条件是_____
A.适宜的温度 B.一定的水分 C.充足的阳光 D.肥沃的土壤
(4)请你谈谈建造种质资源库的意义:_____
挪威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储存着来自全球各地数十万份植物种子的“备份”,以防人 类赖以生存的农作物因灾难而绝种。中国也有这样一座“末日种子库”——中国西南野 生生物种质资源库,肩负着保存植物种子、植物活体幼苗等生物材料的重要责任。
资源库收集植物资源遵循 3E 标准,即濒危、特有和经济价值重要性。目前已抢救性收集和保存植物种子资源 9484 种 71232 份,占到中国种子植物种类的 32%。 种子库保存种子的秘密主要是温度和湿度。在资源库地下一层,有 5 个零下 20℃、湿度为 15%、总面积达 220 平方米的冷库。
采集种子有很多讲究,一般要求每种植物采集最少 2500 粒,最佳为 20000 粒左右。但是要保证采集量不超过原产地种子的 20%,避免破坏植物的多样性。 为了保证入库种子数达标,采集回的种子首先要进行计数,之后工作人员会对种子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处理,使种子进入“休眠期”,达到在种子库存放的要求。在这里,种 子可以存活几十年甚至上千年。每隔 5 年或 10 年,工作人员还会进行一次萌发实验,以 确保种子的活力。
(1)按照植物资源收集遵循的 3E 标准,以下植物应优先被收集的是__________。

(2)为了保证入库种子长期处于“休眠期”,种子库的温度和湿度要求是_____。
A.低温度、高湿度 B.高温度、低湿度
C.低温度、低湿度 D.高温度、高湿度
(3)每隔 5 年或 10 年,进行种子萌发实验时所必需的外界条件是_____
A.适宜的温度 B.一定的水分 C.充足的阳光 D.肥沃的土壤
A.充足的空气 |
2.单选题- (共8题)
4.
人口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为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人口普查采用的方法是
A.观察法 | B.实验法 | C.调查法 | D.文献法 |
5.
将两株生长情况基本相同的玉米苗,分别放在盛有等量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的试管中进行培养,结果如图所示(①号为土壤浸出液,②号为蒸馏水)。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变量是水 |
B.该实验需在暗处进行 |
C.土壤浸出液更适于植株生长 |
D.实验说明植物生长需要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
6.
为了研究阳光对大豆萌发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在甲、乙两个花盆中种上大豆,并对阳光、温度和水加以控制(如下表所示)。另一同学对此设计提出了下列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花盆 | 阳光 | 湿度 | 水 |
甲 | 向阳处 | 20°C | 充足 |
乙 | 黑暗处 | 20°C | 不充足 |
A.两个花盆都应放在向阳处 | B.两个花盆温度都应维持在 0℃ |
C.两个花盆都应放在黑暗处 | D.两个花盆都应保证充足的水分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