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2718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2/28

1.综合题(共1题)

1.
下面是某学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校的小型生态园内利用植物进行的科学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1中小烧杯内为氢氧化钠溶液,该实验装置探究的问题是______;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可信,需要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其对照实验装置中小烧杯里应盛放等量的______。
(2)探究小组的人员利用二氧化碳传感器等设备,测量了图1所示密闭装置中一昼夜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结果如图2曲线所示。则①:造成MN段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的生理过程是______,其进行的主要场所是在植物细胞内的______;②:在NP段,该装置内的氧气浓度变化是______。
(3)若图1小烧杯内为澄清的石灰水,植物换成死亡较长时间的植株,并将装置置于黑暗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小烧杯内石灰水______(填“变”或“不变”)浑浊。
(4)有的小组成员选取了健康且长势和重量相同的玉米苗15株,平均分成三等份,分别放置在温室内甲、乙、丙三组装置中进行无土栽培(具体培养条件见下表):
组别
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
培养液

0.03%
土壤浸出液

0.06%
土壤浸出液

0.06%
蒸馏水
 
在光照、温度等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玉米苗的长势和重量都发生了一定变化。你认为上述实验设计能构成______组对照实验。探究的变量分别是______。

2.单选题(共6题)

2.
对下列诗文或谚语所体现的生命现象或科学道理,解释错误的是(  )
A.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唯有葵花向日倾--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D.桂实生桂,桐实生桐--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3.
如图依次表示4个不同生态系统的有关数据或关系。①表示各营养级重金属富集后的积累量,②表示各营养级有机物含量,③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④表示能量金字塔。以下据图所绘的食物链,正确的是(  )
A.图①:丙→甲→乙→丁B.图②:丙→乙→甲→丁
C.图③:丁→甲→乙→丙D.图④:戊→乙→丙→甲→丁
4.
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适宜光照条件下温度对某种蔬菜生长的影响时,将实验结果绘制成了如图所示曲线。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温度越高,该种蔬菜的光合作用越强
B.温度为25℃-30℃时,该种蔬菜生长最快
C.在35℃时,该种蔬菜体可持续积累有机物
D.该品种蔬菜适宜在寒冷的自然环境中生长
5.
如图甲、乙分别为张华、李玉两位同学设计的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两个实验装置,有关分析科学的是(  )
A.甲装置探究的实验变量是水分B.乙装置探究的实验变量是光照
C.乙装置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D.甲装置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6.
在“验证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中,实验材料是金鱼藻。或许有同学认为金鱼藻是藻类植物,其实在植物学分类上金鱼藻属于被子植物。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金鱼藻有根、茎、叶的分化B.金鱼藻有种子
C.金鱼藻有发达的输导组织D.金鱼藻有果实
7.
2018年1月,中国科学家率先成功应用体细胞对非人灵长类动物进行克隆,获得两只 克隆猴。克隆猴性状与基地内某只母猴相同,则这只母猴为克隆猴提供的细胞结构为(   )
A.细胞膜B.细胞质C.细胞核D.线粒体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