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生物综合实践课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理活动,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1)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_______。
(2)将甲、乙装置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从甲装置和乙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______装置中的叶片。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3)将乙装置中的清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要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效果更明显,可将乙装置放在_____环境中,其目的是防止植物进行_______。
(4)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罩内壁出现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______,水分是通过叶片上的_______散失的。

(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1)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_______。
(2)将甲、乙装置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从甲装置和乙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______装置中的叶片。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3)将乙装置中的清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要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效果更明显,可将乙装置放在_____环境中,其目的是防止植物进行_______。
(4)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罩内壁出现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______,水分是通过叶片上的_______散失的。
2.
阅读下列《蛇与庄稼》的故事,然后回答问题。
某沿海曾经发生了一次海啸,许多农田被海水淹没了。洪水过后,那儿的水稻几年都得不到好收成。后来,老农们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托人去外地买了一批蛇回来,放到田里。说也奇怪,那一年水稻获得了丰收。原来那场洪水把深藏在洞里的蛇给淹死了,田鼠却游到树上和山坡上,保住了性命。等洪水退了,田鼠又回到田里糟蹋水稻。现在田里有了蛇,大量的田鼠让蛇给吃掉了,因而水稻又得到了好收成。
(1)故事中的农田是一个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有______。
(2)请写出故事中的食物链:(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在一般情况下,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_______和所占______,总是维持在________的状态,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干扰因素超过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将受到_________。
某沿海曾经发生了一次海啸,许多农田被海水淹没了。洪水过后,那儿的水稻几年都得不到好收成。后来,老农们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托人去外地买了一批蛇回来,放到田里。说也奇怪,那一年水稻获得了丰收。原来那场洪水把深藏在洞里的蛇给淹死了,田鼠却游到树上和山坡上,保住了性命。等洪水退了,田鼠又回到田里糟蹋水稻。现在田里有了蛇,大量的田鼠让蛇给吃掉了,因而水稻又得到了好收成。
(1)故事中的农田是一个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有______。
(2)请写出故事中的食物链:(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在一般情况下,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_______和所占______,总是维持在________的状态,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干扰因素超过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将受到_________。
2.单选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