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为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某小组用自制的实验装置完成了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1:在上述实验装置中央放入10只鼠妇,静置5分钟后,分别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
步骤2:再按步骤1的方法重复操作4次。
步骤3:…

(1)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_____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2)实验结果应取“步骤1、2”各重复组的_____值,以减小实验误差。
(3)实验结果表明,鼠妇喜欢生活在_____的环境。
(4)科学的对照实验,必须遵循_____原则。
(5)关爱生命,从我做起。做完实验后,将鼠妇放回_____中。
步骤1:在上述实验装置中央放入10只鼠妇,静置5分钟后,分别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
步骤2:再按步骤1的方法重复操作4次。
步骤3:…

(1)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_____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2)实验结果应取“步骤1、2”各重复组的_____值,以减小实验误差。
(3)实验结果表明,鼠妇喜欢生活在_____的环境。
(4)科学的对照实验,必须遵循_____原则。
(5)关爱生命,从我做起。做完实验后,将鼠妇放回_____中。
2.
下图分别为一片麦田和收获的麦粒,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万物生长靠太阳”,阳光是影响小麦生活的_____因素。一片麦田,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中,杂草与小麦是_____关系。他们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释放_____。
(2)生长季节,小麦植株吸收的绝大部分水都通过_____作用散失掉了。小麦根尖结构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_____区。
(3)收获季节如遇阴雨天气,可将小麦堆放起来,并用塑料布遮盖。一段时间后,发现麦垛内部的温度较高,这是因为小麦进行_____作用。

(1)“万物生长靠太阳”,阳光是影响小麦生活的_____因素。一片麦田,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中,杂草与小麦是_____关系。他们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释放_____。
(2)生长季节,小麦植株吸收的绝大部分水都通过_____作用散失掉了。小麦根尖结构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_____区。
(3)收获季节如遇阴雨天气,可将小麦堆放起来,并用塑料布遮盖。一段时间后,发现麦垛内部的温度较高,这是因为小麦进行_____作用。
2.单选题- (共5题)
3.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校园的生物,发现有麻雀、鼠妇、蝴蝶以及各种树木花草。下面是同学们对这些生物共同特征的概述,其中错误的是
A.都能进行呼吸 |
B.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
C.都能生长繁殖 |
D.都能自己制造营养物项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