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2692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12

1.综合题(共4题)

1.
下表是某同学做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种子所处的环境
最后萌发的种子数

20粒完整的菜豆种子  光照  潮湿   20℃
19

20粒完整的菜豆种子  光照  干燥   20℃
0

20粒完整的菜豆种子  黑暗  潮湿   20℃
18

20粒完整的菜豆种子  黑暗  干燥   20℃
0
 
(1)分析实验记录,种子萌发所必需的环境条件是____,除此之外,适宜的温度和____也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2)若要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可选用上表中的组别是____。
(3)分析实验记录,甲组和丙组中都有个别种子没有萌发,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
2.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选取生长正常的某株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植物暗处理一昼夜;
步骤二:叶片甲进行遮光处理,叶片乙切断主叶脉(如图);
步骤三:把处理后的植物移至光下;
步骤四:数小时后将甲、乙两片叶取下,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分别滴加碘液。
观察叶片颜色变化,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推测实验现象,图中①、②、③、④中变蓝色的是____。
(2)根据实验步骤二中对叶片甲的处理,该组同学想探究的问题是____
(3)根据叶片乙的③、④两部分颜色变化,推测出____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
(4)若将这株植物罩上透明塑料袋,放到光下3~4小时,会观察到塑料袋内壁出现了水珠,这是叶片进行____作用的结果。
3.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据图回答问题。

(1)该食物网中有____条食物链,写出其中含有“食草昆虫”的一条最短的食物链____。
(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看,图中没有标出的生物部分是____。
(3)如果大量捕杀蛇,短时间内鼠的数量会____。
(4)该生态系统中,含能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青蛙和蜘蛛的关系是____。
(5)如果草场上放养的牲畜太多,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生态系统就会遭到严重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的____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丹东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丹东鸭绿江口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7年,199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9年7月加入“东亚—澳大利亚迁徙涉禽保护网络”。2004年与新西兰米兰达自然保护基金会缔结为姊妹保护区,2014年被湿地国际授予“鸻鹬鸟最佳驿站”。
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丹东的东港市境内,沿东港市境内海岸线由东向西呈带状分布。保护区由陆地、芦苇沼泽、滩涂和浅海海域四大主要部分组成,为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类型与海洋和海岸生态类型的复合生态系统。既具有北半球原始滨海湿地的完整性,又保持了东北区和华北区生物种类的交汇区特性,同时又保存了东北滨海湿地野生生物的遗传性。保护区以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动植物为主要保护对象,区内芦苇繁茂,潮滩盐沼、碱蓬盐沼面积广表,一望无尽,保护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保护区内有维管束植物83科234属365种,包括湿地植物、水生植物、盐生植物、中生植物四种主要类型。保护区动物资源丰富,现有动物518种,其中脊椎动物347种,无脊椎动物171种,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生物多样性基地。
鸭绿江口湿地自然保护区是东北亚大陆候鸟南北迁徙的主要通道之一,是栖息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的鹬类水鸟飞往俄罗斯远东地区和美国阿拉斯加繁殖地的最后停歇地。
(1)为什么说鸭绿江口湿地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 ______
(2)鸭绿江口湿地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什么?_________ 
(3)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每到候鸟迁徙的季节,捡拾鸟卵、打鸟、捕鸟等成了一些沿途村民的主业。针对这一行为,写出你认为可行的解决措施___________(不少于三点)。
(4)沿海渔民在养殖海产品或保护区周围农户在种植庄稼时,如果滥用农药,会对保护区内的动植物产生影响。请分析在保护区以外滥用农药会对保护区内的动植物产生影响的原因。_________

2.单选题(共7题)

5.
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A.落叶B.生石花C.木耳D.珊瑚虫
6.
下列关于生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植物可以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气体
C.能够运动的物体一定是生物
D.“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这句话描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
7.
下表为某生物小组探究“光对蚯蚓生活影响”的实验设计,但不够完善,对其修改正确的是
位置
蚯蚓
光照
温度
湿度
纸盒左半侧
10只
明亮
25℃
湿土
纸盒右半侧
10只
阴暗
25℃
干土
 
A.左半侧“10只”改为“20只”B.右半侧“干土”改为“湿土”
C.左半侧“明亮”改为“阴暗”D.右半侧“25℃”改为“0℃”
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的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B.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
C.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和水D.生物既受环境影响,也能影响环境
9.
下列叙述能体现出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骆驼能生活在干旱缺水的荒漠中B.很多植物种子具有休眠特性
C.海豹有很厚的皮下脂肪D.森林能保持水土
10.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森林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高
B.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的主要标志是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绝对稳定
C.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
D.生产者、消费者和非生物部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11.
某小组在调查活动中,将鲤鱼、带鱼、水草、荷花、水鸭、虾归为一类,将松、银杏、蜜蜂、玫瑰、喜鹊归为一类,他们的归类方法是
A.按照生物的数量B.按照生物的用途
C.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D.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