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1.
分析下列相关实验,回答问题:
(1)下面是探究(MA)对山茶花扦插枝条生根作用最适宜浓度范围的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如下:①取生长状况相近的山茶花枝条80条,剪成5~7cm,每条芽数相同;②将插条均分为8组分别用蒸馏水和浓度为100mg/L、200mg/L、300mg/L、400mg/L、500mg/L、600mg/L、700mg/L的NAA溶液处理8~12小时;③将处理过的插条下端浸在清水中,置于相同且适宣温度条件下培养,观察并记录每组枝条的生根数,取平均值,并将相关数据绘成如图曲线。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每组取枝条生根数平均值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②从图中可以看出,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MA浓度是________mg·L-1。
③据图中数据描述NAA浓度与插条生根数的关系________。
(2)将大小、体重和活跃程度相似的三只青蛙分别编号为甲、乙、丙。把甲青蛙的皮肤表面清洗擦干,将其表面涂上一层厚约1~2毫米的凡士林油膏,注意不要堵塞鼻孔;同样将乙青蛙的皮肤表面清洗擦千,只将身体一侧的皮肤表面涂上厚约1~2毫米的凡士林油膏;丙青蛙不做任何处理。将三只青蛙同时放置在相同的环境下,观察其口腔张合的速度(即呼吸频率)。
①呼吸频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丙青蛙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三只青蛙大小、体重和活跃程度相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③通过实验,我们知道青蛙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
(1)下面是探究(MA)对山茶花扦插枝条生根作用最适宜浓度范围的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如下:①取生长状况相近的山茶花枝条80条,剪成5~7cm,每条芽数相同;②将插条均分为8组分别用蒸馏水和浓度为100mg/L、200mg/L、300mg/L、400mg/L、500mg/L、600mg/L、700mg/L的NAA溶液处理8~12小时;③将处理过的插条下端浸在清水中,置于相同且适宣温度条件下培养,观察并记录每组枝条的生根数,取平均值,并将相关数据绘成如图曲线。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每组取枝条生根数平均值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②从图中可以看出,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MA浓度是________mg·L-1。
③据图中数据描述NAA浓度与插条生根数的关系________。
(2)将大小、体重和活跃程度相似的三只青蛙分别编号为甲、乙、丙。把甲青蛙的皮肤表面清洗擦干,将其表面涂上一层厚约1~2毫米的凡士林油膏,注意不要堵塞鼻孔;同样将乙青蛙的皮肤表面清洗擦千,只将身体一侧的皮肤表面涂上厚约1~2毫米的凡士林油膏;丙青蛙不做任何处理。将三只青蛙同时放置在相同的环境下,观察其口腔张合的速度(即呼吸频率)。
①呼吸频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丙青蛙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三只青蛙大小、体重和活跃程度相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③通过实验,我们知道青蛙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
2.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部分结构模式图,ABCD表示生物体,①②表示生物体的某种生理功能。请分析回答:

(1)据图判断①②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图一中的A代表_______________。
(2)在此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根据图二中生物体内能量总量与生物种类的关系可知,甲乙丙分别代表图一中的_______________生物。
(3)若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灭绝,该生态系统的其他生物也会发生变化,最终会处于另一个平衡状态,这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请你判断图一所示的生态系统这种能力________(填“大”或“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1)据图判断①②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图一中的A代表_______________。
(2)在此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根据图二中生物体内能量总量与生物种类的关系可知,甲乙丙分别代表图一中的_______________生物。
(3)若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灭绝,该生态系统的其他生物也会发生变化,最终会处于另一个平衡状态,这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请你判断图一所示的生态系统这种能力________(填“大”或“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
地球上的动物种类繁多,它们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和行为扩大了其活动范围,便于更好地生存和繁衍。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运动和行为的问题:
(1)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具有不同的运动特点。如:鱼类生活在水中,主要依靠________游泳;鸟类善于空中飞翔,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前肢进化成了________,其表面生有大型羽。毛,并且胸骨上生有发达的________,能收缩产生强大的动力,自由翱翔。
(2)人体各种不同的运动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协调作用的结果。如屈肘、伸肘动作,就是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肌肉伸缩或舒张,牵拉相关的骨绕着________进行的活动。在上述活动中,所需要的能量有赖于________________等系统的配合。
(3)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例如,幼狮天生的利爪能够帮助它本能的突袭那些引起它注意的目标。然而,想完全掌握狩猎技巧,还需要不断实践以积累经验。这说明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学习行为的优越性在于使动物能够________________。
(1)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具有不同的运动特点。如:鱼类生活在水中,主要依靠________游泳;鸟类善于空中飞翔,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前肢进化成了________,其表面生有大型羽。毛,并且胸骨上生有发达的________,能收缩产生强大的动力,自由翱翔。
(2)人体各种不同的运动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协调作用的结果。如屈肘、伸肘动作,就是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肌肉伸缩或舒张,牵拉相关的骨绕着________进行的活动。在上述活动中,所需要的能量有赖于________________等系统的配合。
(3)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例如,幼狮天生的利爪能够帮助它本能的突袭那些引起它注意的目标。然而,想完全掌握狩猎技巧,还需要不断实践以积累经验。这说明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学习行为的优越性在于使动物能够________________。
4.
多种多样的生物是大自然的宝贵财富,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结合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上的生命在进化过程中,由真核生物进化成了两个分支,划分这两个分支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
(2)经对比研究发现,图中A、B、C三种生物类群有共同的生殖方式,该生殖方式是________。
(3)分析左侧进化分支,发现从扁形动物开始,动物的体形明显与腔肠动物不同,该体形呈________,这种体形能使动物的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
(4)图示左侧生物进化过程中,在D处进化成了两个分支,分类的依据是________。
(5)生物种类E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是________,此生殖发育过程可用以下流程图概括,该流程图中的①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结构3的发育场所是________。

(1)地球上的生命在进化过程中,由真核生物进化成了两个分支,划分这两个分支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
(2)经对比研究发现,图中A、B、C三种生物类群有共同的生殖方式,该生殖方式是________。
(3)分析左侧进化分支,发现从扁形动物开始,动物的体形明显与腔肠动物不同,该体形呈________,这种体形能使动物的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
(4)图示左侧生物进化过程中,在D处进化成了两个分支,分类的依据是________。
(5)生物种类E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是________,此生殖发育过程可用以下流程图概括,该流程图中的①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结构3的发育场所是________。

5.
如图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用A、a表示)的遗传谱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________ (填“显性”或“隐性”)性状,6号个体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其为杂合体的概率是________。若6号为杂合体,和7号个体婚配,其后代9号个体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概率是________。
(2)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呈镰刀状,容易破裂导致贫血。如果7号个体通过输血使贫血症状消失,她与6号个体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与9号个体患病的概率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分析遗传图谱可知,3号和4号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1)由图可知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________ (填“显性”或“隐性”)性状,6号个体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其为杂合体的概率是________。若6号为杂合体,和7号个体婚配,其后代9号个体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概率是________。
(2)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呈镰刀状,容易破裂导致贫血。如果7号个体通过输血使贫血症状消失,她与6号个体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与9号个体患病的概率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分析遗传图谱可知,3号和4号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3题)
6.
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是非生物因素 |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
D.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
7.
下列表格中对三种哺乳动物进行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目 | 鲸目 | 食肉目 | 食肉目 |
科 | 须鲸科 | 鼬科 | 犬科 |
属 | 鲳鲸属 | 鼬属 | 犬属 |
种 | 蓝鲸 | 雪貂 | 家狗 |
A.对比三种动物,雪貂与家狗亲缘关系最近 |
B.生物分类单位中最大单位是目,最小单位是种 |
C.三种动物中蓝鲸和雪貂的共同特征最多 |
D.主要是依据它们的生理功能不同将这三种动物的分类 |
8.
如果用下图表示各种概念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选项 | 1 | 2 | 3 | 4 |
A | 动物 | 无脊椎动物 | 节肢动物 | 昆虫 |
B | 生物圈 | 生态系统 | 绿色植物 | 生产者 |
C | 被子植物 | 裸子植物 | 双子叶植物 | 单子叶植物 |
D | 纲 | 科 | 目 | 种 |
A.A | B.B | C.C | D.D |
9.
农民用某种杀虫剂消灭棉铃虫,开始使用时效果不错,但长期使用效果越来越差。造成这种情况最可能的原因是 ( )
A.该杀虫剂的药效不稳定 | B.棉铃虫经过长期努力,适应了有该杀虫剂的环境 |
C.少数抗药性强的棉铃虫存活下来并大量繁殖 | D.杀虫剂使棉铃虫的基因产生了变异 |
10.
人类的直发和卷发(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是一对相对性状,下表是3个家庭遗传的情况,叙述错误的是:
| 父亲 | 母亲 | 子代 |
家庭1 | 直发 | 直发 | 儿子直发、女儿卷发 |
家庭2 | 卷发 | 卷发 | 女儿卷发 |
家庭3 | 直发 | 卷发 | 儿子卷发、女儿直发 |
A.这对相对性状中的直发是显性性状 |
B.如果家庭2再生育一个孩子,生直发男孩的可能性是50% |
C.家庭3子代中,卷发的基因组成是aa,直发的基因组成是Aa |
D.家庭1出现卷发孩子的可能性是25% |
11.
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精作用完成后,孩子的性别就已经确定了 |
B.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精子或卵细胞中 |
C.一对夫妇已经生了两个女孩,再生一个孩子是男孩的可能性明显大于50% |
D.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与基因无关 |
12.
下列有关动、植物生殖发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受精的鸟卵的胚盘略大而色浓是因为在母体内已经开始胚胎发育 |
B.植物的扦插、嫁接和组织培养都属于无性生殖 |
C.试管婴儿是通过有性生殖的方式获得的 |
D.真正的卵细胞包括卵黄膜、卵黄、胎盘 |
13.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活动的操作步骤与其相应的目的,不正确的是:( )
| 实验活动 | 操作步骤 | 操作目的 |
A | 观察叶片的结构 | 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 | 保证切片更薄 |
B | 用酒精脱去叶绿素 | 隔水加热 | 脱色快 |
C | 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 | 向棉絮上滴清水保持湿润 | 维持小鱼呼吸 |
D | 观察鸡卵结构 | 从鸡卵的钝端敲破卵壳 | 便于观察到气室 |
A.A | B.B | C.C | D.D |
14.
下列各选项中四个术语分别表示图中的甲、乙、丙、丁,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


A.血管、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
B.神经系统、脑、脊髓、神经 |
C.消化液、胃液、胆汁、胰液 |
D.染色体、蛋白质、DNA、基因 |
15.
下列有关生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试管婴儿”技术的关键是体外受精,形成的早期胚胎移入女方子宫 |
B.青蛙的受精方式是体内受精,发育在水中完成,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
C.菜粉蝶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
D.鸟卵的气室为胚胎发育提供气体,胚盘是将来孵化成雏鸟的重要结构 |
16.
在芽接过程中,砧木的基因组成为aa(所结果实为酸果),接穗的基因组成为AA(所结果实为甜果),若接穗和砧木均能长出新的枝条,都能开花结果,则该植株所结果实的味道及种子中胚的基因组成是( )

A. 既有酸果又有甜果,胚的基因组成有AA、Aa、aa
B. 既有酸果又有甜果,胚的基因组成有AA、aa
C. 只有甜果,胚的基因组成有AA、Aa、aa
D. 只有甜果,胚的基因组成有AA、aa

A. 既有酸果又有甜果,胚的基因组成有AA、Aa、aa
B. 既有酸果又有甜果,胚的基因组成有AA、aa
C. 只有甜果,胚的基因组成有AA、Aa、aa
D. 只有甜果,胚的基因组成有AA、aa
17.
人的有耳垂与无耳垂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某家族该性状的表现如表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第一代 | 第二代 | 第三代 | ||
家族成员 | 祖父 | 祖母 | 父亲 | 母亲 | 儿子 |
性状 | 有耳垂 | 有耳垂 | 有耳垂 | 有耳垂 | 无耳垂 |
A.祖父和祖母的基因组成一定相同 |
B.父亲和母亲的基因组成不一定相同 |
C.儿子的基因组成可以确定 |
D.父母亲的第二个孩子有耳垂和无耳垂的几率相等 |
18.
关于变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遗传物质发生变化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
B.变异在生物界中是一种个别现象 |
C.为生物进化提供材料的变异主要是指可遗传的变异 |
D.变异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主要用来育种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