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兴趣小组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做了如下实验,请将该实验补充完整。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出假设:鼠妇喜欢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3)制订计划:
①材料用具:20只鼠妇,湿润的土壤,纸盒一个,纸板,玻璃板各一块。
②实验装置: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
③方法步骤:
鼠妇放入纸盒中,两侧的中央放入数量相同的鼠妇,一侧盖上玻璃板,另一侧盖上纸板,然后______。
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黑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4)实施计划:按照上述实验方案做实验。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5)实验记录: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哪种曲线能表示较黑暗环境鼠妇的数量变化______________。

(6)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除了此变量外其他条件要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且适宜。
(7)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
(8)实验中选用多只鼠妇进行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
(9)不仅鼠妇,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_____的影响。生物与环境之间_____,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出假设:鼠妇喜欢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3)制订计划:
①材料用具:20只鼠妇,湿润的土壤,纸盒一个,纸板,玻璃板各一块。
②实验装置: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
③方法步骤:
鼠妇放入纸盒中,两侧的中央放入数量相同的鼠妇,一侧盖上玻璃板,另一侧盖上纸板,然后______。
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黑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4)实施计划:按照上述实验方案做实验。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5)实验记录: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
环境 | 2分钟 | 3分钟 | 4分钟 | 5分钟 | 6分钟 | 7分钟 | 8分钟 | 9分钟 | 10分钟 | 11分钟 |
明亮 | 9 | 11 | 10 | 8 | 7 | 9 | 5 | 6 | 3 | 1 |
黑暗 | 11 | 9 | 10 | 12 | 13 | 11 | 15 | 14 | 17 | 19 |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哪种曲线能表示较黑暗环境鼠妇的数量变化______________。

(6)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除了此变量外其他条件要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且适宜。
(7)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
(8)实验中选用多只鼠妇进行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
(9)不仅鼠妇,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_____的影响。生物与环境之间_____,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2.
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成分关系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该生态系统中的三类组成成分,A、B、C、D是乙中存在吃与被吃关系的四种生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________(填代码)是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生物部分,它直接决定了流入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多少。
(2)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______,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
(3)写出该草原生态系统中存在的食物链:______(用代码和箭头表示)。若该草原生态系统的草场被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有毒物质污染,食物链中_____(填代码)代表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的最多。
(4)山羊比绵羊好养,因为它连草根都啃食,一些牧区大量饲养山羊,造成草场被破坏。上述事实反映了生物对环境的_____。
(5)该生态系统中,当食草动物增多时,植被会遭到破坏,而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食草动物数量____,植被得以恢复,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

(1)图中的________(填代码)是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生物部分,它直接决定了流入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多少。
(2)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______,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
(3)写出该草原生态系统中存在的食物链:______(用代码和箭头表示)。若该草原生态系统的草场被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有毒物质污染,食物链中_____(填代码)代表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的最多。
(4)山羊比绵羊好养,因为它连草根都啃食,一些牧区大量饲养山羊,造成草场被破坏。上述事实反映了生物对环境的_____。
(5)该生态系统中,当食草动物增多时,植被会遭到破坏,而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食草动物数量____,植被得以恢复,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
2.单选题- (共13题)
3.
下列各选项中均是生物的一组是:( )
①会清洁的智能机器人
②憨态可掬的熊猫
③不断复制的电脑病毒
④分布广泛的细菌
⑤树萌处的青苔
⑥由小变大的珊瑚
⑦橘子上长出的青霉
①会清洁的智能机器人
②憨态可掬的熊猫
③不断复制的电脑病毒
④分布广泛的细菌
⑤树萌处的青苔
⑥由小变大的珊瑚
⑦橘子上长出的青霉
A.②④⑤⑦ | B.②④⑤⑥⑦ | C.①③⑦ | D.①②④⑤⑥⑦ |
4.
对下列诗文或谚语所蕴含的科学道理解释错误的是:( )
A.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一一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
B.唯有葵花向日倾一一生物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
D.桂实生桂,桐实生桐一一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
5.
纪录片《王朝》是由腾讯视频与BBC联合打造的创新性自然类录片,制片者们用影像以”单元剧”的形式聚焦五种动物,向人们介绍充满权力斗争、家族背坂的动物世界,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观察法 | B.实验法 | C.调査法 | D.模拟法 |
6.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分布”时,用10只生活状态正常的鼠妇作为探究材料,记录的数据如下:下列关于该小组探究中的某些说法或做法比较科学的是:( )
时间 环境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明亮 | 9 | 7 | 6 | 5 | 5 | 4 | 3 | 1 | 0 |
阴暗 | 1 | 2 | 3 | 4 | 5 | 6 | 6 | 8 | 10 |
A.提出问题是:鼠妇为什么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
B.该探究实验最成功的因素之一是设置了对照实验 |
C.探究中如果实验结果与做出的假设不一致时,可以修改实验结果 |
D.该探究实验的结论是:10分钟时,鼠妇全部在阴暗的环境中 |
7.
当一位科学家通过实验宣称在某领域获得一项重要发现时,判断这项发现是否可信的最好方法是:( )
A.该领域其他专家的意见 | B.该科学家是否为这一领域的权威 |
C.实验报告撰写的详细程度 | D.他人能否重复其实验并得到相同的结果 |
8.
有人发起”多吃素食、少吃肉食”的运动,以支援粮食短缺地区的灾民。运用生态系统相关知识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
A.多吃肉食会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率 |
B.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将消耗生态系统更多的能量 |
C.多吃肉食比多吃素食消耗的粮食总量更多 |
D.节省的肉食可以帮助灾民提高营养水平 |
9.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A 、B、C分别表示三种不同的生物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B→C可表示一条食物链 |
B.⑤⑥可表示捕食关系 |
C.A表示生产者,它能够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 |
D.C是消费者,它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促进作用 |
10.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和部分生物间的能量流动情况调查结果(字母序号表示不同的生物)。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最长的食物链是A→B→D→E→G。 |
B.除图示生物外,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还应该有非生物部分 |
C.若该生态系统被有毒物质污染,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G |
D.从A→B→C→G能量变化可以看出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 |
11.
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所蕴含的食物链:蝉→螳螂→黄雀 |
C.在草场上适度放牧,草场基本维持原状,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
D.在一条食物链中,植物积累的有毒物质含量百分比最多 |
12.
生物圈的范围是:( )
A.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
B.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上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
C.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上部和岩石圈的全部 |
D.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
13.
对如图解释错误的是:( )


A.此图反应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
B.正常情况下,草原植被数量应多于鼠类 |
C.生态系统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
D.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维持在不变的状态 |
14.
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的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


A.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 |
B.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 |
C.该生态系统中有机物最终来源于生产者 |
D.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