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3题)
1.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管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黄发垂髫的孩童,都被这盛大的场面吸引了。 |
B.由于观点的分歧、性情的差异,两人慢慢疏离了,最后分道扬镳,一个去了上海,一个去了北京,各奔自己的前程。 |
C.桂林的画山绣水,巧夺天工,吸引着无数游客去观赏 |
D.我早就期望着能去长城游览了。今年暑假,我终于如愿以偿地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如果考生考前吃得太饱或者太油腻,就会延长消化时间,降低复习效率和考试状态 |
B.能不能获得模范班级旗帜,关键在于大家对跑操的重视。 |
C.只要你悉心认读汉字,品读汉字,就会发现它的神奇之处。 |
D.大型文化传承节目《中国成语大会》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掀起了一股追捧传统文化的热潮。 |
3.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却道“山不在名,有泉则灵。” |
B.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
C.从吆喝来说,我更喜欢卖包子的:声音厚实,词儿朴素,就一声“卖——包子”,光宣布卖的是什么,一点也不吹嘘什么。 |
D.日本军国主义能不能复活,“二战”之后的国际秩序会不会被打破?这一切都引起人们深深地思考? |
2.句子默写- (共1题)
4.
默写。
(1)晓战随金鼓,_______________。 (李白《塞下曲》)
(2)__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3)_______________,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 《惠崇<春江晚景>》)
(4)月黑雁飞高,___________________。 (卢纶《塞下曲》)
(5)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陈涉世家》)
(1)晓战随金鼓,_______________。 (李白《塞下曲》)
(2)__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3)_______________,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 《惠崇<春江晚景>》)
(4)月黑雁飞高,___________________。 (卢纶《塞下曲》)
(5)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陈涉世家》)
3.- (共1题)
5.
文言阅读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选自《桃花源记》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确实。④浣:洗衣。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阡陌交通() ②悉如外人()
③其丈夫方担粪灌园() ④自恨不如远甚也()
【小题2】下列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固以怪之矣
B.余顾而慕之马之千里者
C.见四野禾苗油油然然足下卜之鬼乎
D.甫②行数里卒数万人【小题3】(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③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小题4】(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选自《桃花源记》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确实。④浣:洗衣。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阡陌交通() ②悉如外人()
③其丈夫方担粪灌园() ④自恨不如远甚也()
【小题2】下列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固以怪之矣
B.余顾而慕之马之千里者
C.见四野禾苗油油然然足下卜之鬼乎
D.甫②行数里卒数万人【小题3】(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③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小题4】(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句子默写:(1道)
:(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